<p class="ql-block"> 久居城市,每日面对喧闹的人群、拥挤的车流、林立的高楼,白天面对灰蒙蒙的天空,夜间是闪烁刺眼的霓虹灯,让人不免怀念曾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城生活和宁静悠远的乡村日子,往日生活的画面不时闪现在我脑海。</p> <p class="ql-block"> 幼时家居县城,那是一种城乡结合,大自然与人水乳交融的环境,一条小河穿城而过,河流的北岸是不大的县城,南岸是成片的稻田。那时没有自来水,周末,如果天气晴好,父母亲就会带着我们兄妹几个挑着一家人的衣服到河边的堰坎洗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秋日的阳光暖暖的、丝丝云彩在蓝天上缓缓地飘过,空中有一两只老鹰在盘旋滑翔,还发出长长的哨叫,有时向河面急速俯冲刁起一条小鱼。清澈的河水哗哗地流淌,河边的大水车慢悠悠地转着,水车上的竹筒有节奏的往水槽里灌水,水车的转轴发出一阵阵“吱……”的叫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爸爸妈妈在堰坎上选一块临水的光滑石头,用锤衣棒捶打着衣服在河对岸会传来有节律的“砰、砰”的回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要么跑到河边的卵石滩上晒太阳,要么跑到金色的稻田中嬉戏,用拴着马尾的竹竿套蜻蜓。或者玩耍似的帮爸爸妈妈清洗衣物。水流清洗的是衣服,大自然清洗的是我们。直到夕阳西下,映着漫天红霞,一家人才踏上归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高中毕业后,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到了离县城15公里的龙坝公社茶场。名为茶场,实则只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山岭。我们把山开出来,挖成环山的梯土种上茶苗,然后又在土里种上旱谷和油菜,其实这些东西在贫瘠的山地里都很难长好,但总得去做,所以常常需要往山上送肥。</span></p> <p class="ql-block"> 背上一百来斤的灰肥沿着弯弯的山路爬一个小时送到高高的尖峰岭下,卸下肥料,累的只想躺在坡上,眼光出神地望着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多次,我为眼前的画面所迷醉。一条大河从山脚流过,转过一个急弯沿着山的走向流去远方,抬眼展望,二十来里路大大小小的山峦尽收眼底,近则青翠欲滴,可见树丛随风摇曳,远则苍然如黛,看见薄雾飘然其间,镶嵌在蔚蓝的天幕上,层层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至山腰,山中的小溪悄无声息地往下流淌。仿佛一幅巨大的淡彩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空气犹如水洗过一般透明、宁静。合上眼睛,我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微风拂过,你会闻到山间花草的馨香。可听见厥叶在风中的刷刷声,夹杂着秋虫若隐若现的鸣叫,树木间有时会窜出一两只野鸡或松鼠,一下子又窜回到树林中。卸下重担后的轻松,加上凉风的轻拂,阳光的抚慰,给我一种置身世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活中总有一些记忆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此短文大约写于1995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