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蒲松龄

敲历史之钟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蒲松龄</p><p class="ql-block">马庆洲/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p><p class="ql-block">蒲松龄是“童星”一枚,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p><p class="ql-block">就在蒲松龄志高意满,踌躇满志,满庄都是庆贺的标语条幅之时,上帝给你开了一扇窗之后,不仅是把你的门关上,还把你门口的路挖的尽是坷通!</p><p class="ql-block">国考每三年一次,蒲先生考了四十多年,一次也没考上。屡试不第,并没有能磨灭他的“上进心”,直至71岁时,还浑身颤抖着走进考场,连考官都看不下去了,可能怕他惨死在考场里吧,也可能是对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考官连忙召开皇帝闪阁紧急会议,并通过特别渠道上报皇帝,不让蒲松龄考试了,“送”给他一个岁贡生,终于圆了他高考一生的大梦!也圆了他挤进“公务员”系列的一生追求!</p><p class="ql-block">为了应付国考,蒲先生穷困潦倒,精神上更是受到灭顶之灾的打击,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p><p class="ql-block">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span style="color: rgb(73, 143, 209);">郭沫若</span>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代表作《聊斋志异》《狼》《<span style="color: rgb(73, 143, 209);">山市</span>》等。</p><p class="ql-block">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山楂是给猪吃的,猴子一吃就到牙!在享受“皇恩浩荡”刚刚开始,1715年正月蒲松龄病逝,时年76岁。</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考生,蒲松龄失败了一生的精力;作为一名作家,蒲松龄站在中国文学史的巅峰!</p><p class="ql-block">那么,问题来了,敲桌子,划重点:蒲松龄究竟是人才,还是庸才呢?</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各种考试都是籍口以“选拨人才”,但考试真能选择出人才吗?可能是吧,也可能不一定是。从表面上看,考试是最公平的竞争手段,似乎是没有第二。但谁是考官?考的什么?这个是极有讲究的。就如用茶叶杯去套选苹果,选出来的苹果可能一样大小,但这与人才一毛钱关系都没有。</p><p class="ql-block">再说那些考题,都是在俗不可耐已经有固定答案标准的题目中选一些考生不常玩的题,来让考生压宝。这样的考生,被固化了思维,几乎不见创造力、创新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考生们小心翼翼地往考官预先设定好的杯口里钻,少有偏差,就只能落选!</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考官、这样的考题、这样的考生,能获得诺贝尔大奖吗?能成为人才吗?</p><p class="ql-block">历史,不止一次性的给我们鼓响希望的钟,可我们仍然在装聋作哑的路上狂奔!</p><p class="ql-block">从洋钉、洋火到洋车子;从汽车、飞机到宇宙飞船;从电影、电视到手机……每年近千万名高等学府毕业的“人才”,究竟我们是发明了几样?我们所谓的人才,不是在模仿就是在模仿的路上!</p><p class="ql-block">考生的创新精神、独立精神、求知精神,被高考磨灭!我们只会模仿,我们只会顺从,我们只会在“规矩”里行走……</p><p class="ql-block">对门老王,看不起咱们,绝对不是仅仅因为咱贫穷!倘若他身上穿的、手上用的、行走坐卧的玩艺等都是咱家发明的,他敢瞧不起咱?不一巴掌忽不死他?就是朝他的腚,派他两脚,他也不敢咂吭!</p><p class="ql-block">现如今咱再怎么说自己牛逼可拉丝,人家也不相信哪!</p><p class="ql-block">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九州生气恃风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万马齐喑究可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劝天公重抖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拘一格降人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蒲松龄是国之人才,还应该是位奇才,这种人失败了一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朝代的悲哀,整个历史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蒲松龄又是幸运的,他凭一部《聊斋志异》,使自己成为了历史上那颗明亮的星辰。而他那个时代中举的众多“才子佳人”,早已被历史的烟尘所吞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时代把你当作垃圾,历史却把你奉为巨星!这就是历史的伟大之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一种标语口号,我们也喊成了历史,至于哪一天能当真,真的是不可知之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仍然憨不拉识的,站在这孤独的历史天空之上,敲响“希望之钟”,至于有没有人能听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依然在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