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加多:拯救人类,才是最重要的摄影项目

李宁

<p class="ql-block">他被称之为「21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师」</p><p class="ql-block">他的名字,就是「纪实摄影」的同义词</p><p class="ql-block">从经济学的视角关注镜头世界中的民生</p><p class="ql-block">让劳动者的华丽画面竖起卑微者的尊严。</p> <p class="ql-block">他说:最重要的摄影项目应该是解救人类杜绝战争饥荒,甚至改变世界规则</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他就是1944年2月8日生于巴西艾莫雷斯</p><p class="ql-block">摄影师塞 •&nbsp;萨尔加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法国能源和环境部长塞戈莱纳&nbsp;•&nbsp;罗亚尔向他授予了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以表彰他为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记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尤其是那些在绝望的环境中寻找希望</p><p class="ql-block">美和力量的故事,总是给人带来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1986年</b></p><p class="ql-block"><b>巴西淘金矿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6年,萨尔加多赴巴西萨拉佩拉达金矿(Serra Pelada)进行拍摄。</p><p class="ql-block">他看到了这样一幕:偌大的矿中密密麻麻挤着五万名淘金者,他们背着一袋袋沉重的矿土,一天内要在简易的木梯上爬五六十个来回,随时都面临摔死或被他人撞伤的危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劳动者并不都是贫困背景出身,而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p><p class="ql-block">萨尔加多看到了人性深处对于财富的贪婪:「真正奴役人们的是背上的袋子,里面可能只是土,也可能是金子 —— 那一刻决定你是否赢得独立和自由。一旦踏上淘金路的人,便再也不会回头。</p><p class="ql-block"><br></p> <h3>▼</h3></br><h3><strong>1991年</strong></h3></br><h3><strong>科威特油田大火</strong></h3></br><h3> <p class="ql-block">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从科威特撤退时,故意放火点燃石油井。</p><p class="ql-block">500个矿井一齐燃烧,将沙漠变成一片巨大的火海,浓烟滚滚,分不清白昼还是黑夜。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石油资源灾难,在各国援救下,耗时八个月才将其扑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萨尔加多带着相机来到了第一线,激烈的爆炸声一度导致他耳聋。尽管如此,他仍数次推迟本应离开的时间,每天跟随消防队员冲锋陷阵,只为将这些震人心魄的画面揭示给世人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片土地曾有着风光美妙的科威特皇家花园,萨尔加多感叹道:「这就像人们打开了地狱之门,当人们再次回到这里时,会发现,昔日的天堂已沦为地狱」。</p><p class="ql-block"><br></p> <h3>▼</h3></br><h3><strong>1994年</strong></h3></br><h3><strong>卢旺达种族大屠杀难民营</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1994年的非洲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和媒体的支持。(欢迎关注 映 像 志,ID:image1839)</h3></br><h3>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共造成近100万人死亡,占当时该国总人口20%以上。</h3></br><h3> <h3>这场发生在20世纪末,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屠杀,赤裸地展现了人性的凶残。</h3></br><h3>萨尔加多奔赴难民营,霍乱等疾病相继爆发。他看到人的生命如蝼蚁般卑贱,死亡变成了每天都会经历的日常景象。</h3></br><h3> <h3>萨尔加多说:「<strong>所有人都应该看看这些画面,看看我们同类的遭遇。世间有一种凶残至极的野兽,名叫人类。</strong>」</h3></br><h3>离开卢旺达,他也一度陷于精神奔溃的状态:「<strong>我看见了太多黑暗,当我离开这里,我病得很严重。我并未被传染任何疾病,只是我的心,和我的灵魂都病了。</strong>」</h3></br><h3><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h3></br><h3>你知道这次</h3></br><h3>你会上哪儿去</h3></br><h3>但你不知道这次</h3></br><h3>你会带回来一些什么</h3></br><h3> <h3>塞巴斯提奥 • 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1944年生于巴西东南部 Aimorés 小镇的一个农场,童年在大自然中度过。</h3></br><h3>青年时期的他,选择了经济学并颇有建树,1969年移居巴黎,先后在国际咖啡协会和世界银行任职经济学家。萨尔加多从未正式学习过摄影或艺术,直到他在70年代一次出差时第一次拿起相机 —— 当他尝试从取景框去看这个世界的瞬间,便爱上了摄影。</h3></br><h3> <p class="ql-block">1973年,他决定放弃经济学家的工作,顺遂心意做一名摄影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曾摸索过各种摄影门类,最终找到了他所热爱的纪实摄影,作品以记录贫困地区的底层人士生活状况而闻名。1979年,萨尔加多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1994年,他和妻子莉莉娅在巴黎成立了自己的图片社 Amazonas Images。</p><p class="ql-block"><br></p> <h3>作为纪实摄影师,萨尔加多坚持用黑白照片记录深刻的事实,怀着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创作。看过他照片之后,观者好像被现实重重一击 —— 那些难以置信却又极其真实的画面,让人们开始质疑对这个世界的原有认知。</h3></br><h3> <h3>▼</h3></br><h3>与才貌兼得的妻子相伴一生</h3></br><h3>俩人互相扶持走向人生巅峰</h3></br><h3> <h3>萨尔加多在圣保罗大学就读期间,与时年17岁的莉莉娅一见钟情,不久之后两人便步入婚姻殿堂。60年代的巴西正处在独裁统治时期,惶惶不可终日,1969年,夫妻两人决定移居巴黎。</h3></br><h3> <p class="ql-block">转自/纪实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