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航天精神,筑科技强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一周年

飞扬五班 徐婧莹

<p class="ql-block">  从古人万户的自制飞椅,到后来的嫦娥探月工程,再至如今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纵观古今,中国人民始终怀揣着飞天的梦想,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诗无疑是对中国航天精神最好的诠释。是啊,航天梦就如那闪闪亮的星光照耀着每一位航天工作者的内心,经过时间的打磨,这星光已悄然汇聚起来,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促使他们永不停下探索的步伐,从而将宇宙广阔的不为人知的面貌一点点地揭示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一年前的今天,我们都沉浸于无比的喜悦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被送入了太空。从前,我们只能从其他国家的手中看到火星地貌的照片,那时,我们是羡慕、不甘的;如今,无需再依赖别国,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的”火星地貌照片,此时,我们是骄傲、自豪的!</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一位特别的人物出现在镜头前,成为了这一期《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的讲述人。他就是——“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的副总指挥,一年前的这个日子,他身在海南文昌,见证了中国人探测火星伟大旅程的开启。</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为亲身经历过,他的讲解似乎也像被灌注了情感一般,极其吸引人,将到动情处,我的内心也被深深的触动,似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p> <p class="ql-block">  随着讲解的深入,屏幕上再一次出现了一年前那扣人心弦的场面。只听得视频中的指挥员喊道:“三、二、一,点火!”屏幕中不远处便腾起了巨大的“白色蘑菇云”,“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其中缓缓升上天空,火箭发射了2000多秒后,成功地将其搭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到了地火转移轨道,开启了探测器奔向火星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从2016年起,我国就批准了火星探测任务,任务名称“天问”。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火星探测的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当时我国在这一方面更是面临着许多的难关,可是研制队伍毫不松懈、坚定意志,经过四年时间的艰苦攻关,终于有了2020年7月23日那震撼人心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天,航天工作者们所有的努力、汗水都有了令人欣喜的回报。是他们,一直以来发扬着高度的航天精神,默默地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默默地为科技强国的建设助力。他们是,我们应该敬佩的人,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人!</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机遇,前人已经给我们创造了太多的机遇,愿我们在如今强大的航天背景下携起手来,传承航天精神,用科技强盛国家!</p> <p class="ql-block">摄影:徐婧莹</p><p class="ql-block">编辑:徐婧莹</p><p class="ql-block">校对:曾婷</p><p class="ql-block">审核:吉志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