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情深 文/金石

杭州一金伟

<p class="ql-block"><b>时光匆匆而过,总在不经意间向着远方奔跑,可它却不知道,留在身后的那些值得留恋的记忆。在我似梦似幻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那片满绿的山,碧蓝的天,山连着竹,竹连着山,延绵起伏一片在眼前浮升,仿佛见到的是翠绿色的海洋,天空中飘过的云与脚下微风吹过一波一波的竹浪,相互媲美,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完美的画卷。</b></p><p class="ql-block"><b>当我慢慢闭上双眼的时候,再一次聆听幽静的竹林中,小溪在潺潺地流淌,山泉在我心中叮咚作响,而无数的小溪所汇聚的“藏龙百瀑”飞流而下,就像脱疆的野马,发出轰鸣作响的声音,犹如优美的交响曲,淅淅——哗哗——隆隆——把我从梦幻中惊醒。</b></p> <p class="ql-block"><b>那就是中国最大的竹海,也称之为中国著名的竹乡,位于江浙交界,属于浙江天目山山脉。万垧竹林依山傍水,满目苍翠,蔚为壮观,也叫安吉大竹海。我站立在高高的山顶上,感受唐代诗人元稹《松鹤》里的诗句:“俯瞰九江水,旁瞻千里壑”,一饱眼福,感叹自然界赐予人类绝美的景致。</b></p><p class="ql-block"><b>每当我驾车顺着弯弯曲曲,且平坦的柏油山路前行时,穿过茂密的竹林,小路两旁的竹子挺拔肃立,排着整齐的队伍,欢呼雀跃,好像在接受远方客人检阅似的。在深邃的山谷里,有一座堪称世界第一的“竹子博物馆”,那里是观赏竹子的王国。竹类有几十种,人面竹、花竹、香妃竹、罗汉竹、刺楠竹、通节竹、紫竹和毛竹……它们挺拔苍翠,姿态万千,坚忍不拔,高洁典雅,婀娜多姿,千百年来天然形成壮观喜人的景色。唐代大诗人李白赏竹名句:“绿竹入幽径,青罗拂行衣”。</b></p> <p class="ql-block"><b>坐落在竹海山间沟壑里的民宿,翠竹环抱,星罗密布,形状各异,吸引着远方的游客前来下榻度假。春季,踏青赏竹,采竹笋,品茗茶,吃竹宴,家家户户各展厨艺,味道正宗,百食不厌;夏季,歇凉避暑戏漂流,畅饮从竹根石缝中涌动出来的清凉泉水,聆听风吹竹叶婆娑的声音,逸闻竹露淡淡的清香;秋季,潭水天池赏明月,高山竹海闻啼鸟。在层峦叠嶂的山顶上有座人造“江南天池”,平静如镜,似乎与长白山天池比美,堪称中国南方天池。中秋夜韵味有一番赏逸,目视着池面欣赏到月亮慢慢地爬过山梁,那圆圆的脸蛋,那甜蜜的微笑,倒映在水面上,仿佛见到嫦娥离你越来越近,时隐时现,随风飘荡展示优美的姿态。那飘落的片片竹叶,就像嫦娥送来的一艘艘小船,满载着祝福缓缓地来到人间;冬季,竹海里虽然游客稀少,却多了城里人来山里吃年夜饭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歌笑语,炮竹声声,回荡在竹海山壑里,把人们带到了新的一年……</b></p> <p class="ql-block"><b>今年初夏,上海又是艳阳高照,闷热高温少雨,使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于是,我自然想起夏季的避暑圣地——安吉竹海。我邀请了几家好友,自驾同行前往度假。东北老家的挚友——老中医徐弟,儿子亮亮是骨科博士,儿媳翁嗡是眼科专家,十几年一直在日本闯荡。他们时刻想念家乡,爱着自己的祖国,励志回国发展。前些日子被国内上海一家三甲医院按人才引进,全家迁回上海定居。我们这次相聚竹海,也算是给徐弟一家接接风。同行的还有英子、燕子和潘总等好友,她们都是搞实业的精英。这次近距离的地相处,感受颇深,回味无穷,留下美美记忆。</b></p> <p class="ql-block"><b>那天早上,我们从上海出发,沿着沪渝高速路直驰宜兴市。英子得知我们行程消息,电话不断,精心筹划,苦思冥想,就怕慢待客人。英子她是位地地道道的竹海人,虽然个子不高,但性格直率热情豪爽,当地人都称呼她“小精灵”和“开心果”。她在经营的路上,体会到酸甜苦辣,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从服装加工到紫砂壶经销,一路拼搏,算是成功的女性。燕子是英子的女儿,从小懂事孝顺,是母亲的自豪。她文静儒雅,是一位标准的江南苗条淑女,大学毕业后去北京上海等地发展,从事网络软件开发。燕子目前居住上海,距离我家较近,经常照顾我们两位老人,非常喜欢她的乖巧,也十分感谢她的热心帮助。</b></p> <p class="ql-block"><b>竹海的竹宴。英子这次得知我们到竹海游玩,特地在宜兴丁蜀镇竹林中的一家春暖花开农家乐接待我们,安排一桌丰盛的午餐,并请来好友坐陪,用高规格的礼仪接待远方的客人。农家乐位于宜兴郊外山脚下,在竹林簇拥中,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白墙灰瓦,古朴典雅,小桥流水,小溪穿行,荷塘秀美,奇葩艳丽,院子四周还长满了各异的竹子。桌上放了两瓶好酒,满桌特色佳肴,看了使人垂涎欲滴。有油焖笋、笋干炖肉、酱鸭焖笋、笋丝扣肉、土鸡笋丝煲汤……一个个大盘子摆满了一大桌子,似乎江浙的竹笋宴,更像东北大餐,让你“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样,实惠!宾朋满座,祝酒词娓娓道来,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真诚。享嘉之会,簪盍良朋,把酒言欢。不是自斟自饮,而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英子向我推荐潘总:“这是我的闺蜜,她酒量好,陪你好好喝几杯!”我们哥俩一见如故,高度白酒喝地杯杯见底,足有一瓶。我这个东北老汉,服气了!心里想:“这怎么是江南女子,就像我们东北的女汉子!”她不但酒量好,且事业上更是一位巾帼女强人。自己在潮州竹海兴办了千亩果木实业农场。她告诉我说:“我们的果园就在江南竹海里,景色宜人,特色尤佳,别有天地。现在季节正是采摘李子和油桃,过一段时间江南新品种黄桃就要上市了,欢迎你们去采摘……” </b></p><p class="ql-block"><b>宜兴是竹海之乡,又是文明世界的紫沙壶故乡。宜兴人的好客之道,使我仰慕。朋友相聚是一种缘分,人的一生曾经有过那么多的相遇,仅有几次会永远记忆在心中。并且不会被岁月冲淡,却当珍惜和感恩。相见是缘起,相识是缘续,相知是缘定。有时候看起来,天上的两片云总会有相遇。可是那不同高度的两片云,永远也不会相遇,道不同者不相为谋呀! </b></p> <p class="ql-block"><b>竹海的山路。我曾经多次驾车和攀爬过,留下的印象深刻。山路惊险而崎岖,但可攀登;山路美丽而神圣,令人向往;山路快乐而神奇,令人吟惊;山路蓝色与绿色,令人遐想;山路海天和白云,令人想望。我们这次竹海之旅,住宿预订安吉大溪村镇下龙村巅峰农家乐,村子坐落“藏龙百瀑”山后的半山腰,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十几公里的九曲十八弯的盘山村路通向山下镇子里。另一条山间竹林中的石板路,通向“藏龙百瀑”的山顶,叫观龙台,也叫观景台。大溪村山高陡峭,海拔千米以上,是江浙一带偏僻的小山村,千百年来无路可行,只有一条崎岖羊肠小道通向山外,很多前辈的老年人都没有见过汽车和火车。这里古时曾是太平军屯兵之地,也是抗战时期新四军的游击区,抗战军民两次击败日军入侵。一次,被大溪村村民利用滚石击败侵犯之敌。第二次,是新四军在此伏击打败日寇。我在“藏龙百瀑”溪水旁“柏年亭记”的碑文中,获悉一位民国期间,爱国爱民,开明人士原国民党村党部书记施柏年先生的事迹。当年,是他积极组织村民抗日,为新四军提供方便。解放后,他积极配合党的工作,参与土地革命,参加人民公社,带头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村民发家致富献计献策。施柏年先生是民国的一位好村官,是配合我党的开明人士,他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值得后人纪念他。</b></p><p class="ql-block"><b>听村里一些长者告诉我,目前上山的村路,还是“文革”年代修的。也有像开凿“红旗渠”那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当年大溪村的李书记,他眼巴巴看着上学的孩子和生病的老人下山难,生产队里竹子竹笋白茶等经济作物是社员的命根子,运出大山更难。他日思夜想,立志带领社员“开山凿路,圆梦山里人”。经过几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要国家一分钱。没有现代机械设备,靠着一锤一锹,肩担手提,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开山辟路,遇水架桥,才有了今天公交车进村的历史,村民称呼他是“大溪村的愚公”。</b></p><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 这条山路,享受到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改革开放后国家投产修了水泥路面,路的各拐角处设置安全转角镜。去年又加宽路面,增设防护栏,新铺了柏油路面,提高了村路的标准,仿佛就像一条国道。这次驾车进山,我要感谢竹海之旅徐弟的儿媳翁嗡,她见我在宜兴饮酒了,并主动承担驾车进山的责任。我以为翁嗡在日本习惯右舵驾车,且出乎我的预料,她是第一次开着左舵车,在陡峭险要的盘山路上驾驶,显得游刃有余。翁嗡自言自语说:“这的山路,比日本北海道的山路还要险些!”我们几位朋友连声夸赞,牛牛牛!</b></p> <p class="ql-block"><b>竹海的晨曦。竹海大山里不断传来各异的鸡鸣叫晨声,唤醒了甜蜜梦幻中的我,睁开了双眼,天色已经见亮。我和太太敏华及徐弟夫妻俩一起到院子里巷子里转转。村子四面环山,沿着山坡足有三四十座四五层楼高的漂亮别致的中西式小洋楼,各家门斗上都有农家院的牌匾。家家的主人起的很早,忙碌自家的菜地或准备客人一天餐饮的食材。</b></p><p class="ql-block"><b>清晨,乳白色的浓雾笼罩着乡村。当俯瞰脚下那些朵朵飘过的白云,有的缓缓地向山上爬,也有的渐渐地远去,忽隐忽现,仿佛仙境一般。当仰视山顶蓝天时,西山梁上白璧无瑕的月亮即将落山。月光和晨光洒满了翠绿色的竹叶,就像洒下的碎银一样。近看竹叶上的竹露星星点点,随着微风吹过,荧光闪耀,此景好像与天空中的星星两情相悦。我在静思中,突然听到徐弟在喊我:“大哥快看!太阳在东山露头了,山顶上还出现一道白色明亮的光环,奇特!奇特!”光环如同无色的彩虹,我们几位老同志分别拍摄下这瞬间的景致。后来村民告诉我,山里每当晨雾大的时候就能观赏到白光,这是光折射的缘故。太阳升起来了,晨雾也逐渐散去,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照射在竹林里……</b></p><p class="ql-block"><b>晨起,山村路上的人渐渐地多起来,接送孩子的校车到了,一辆辆“货郎”卡车也停到路边,进山的游客也陆续而至。村民相互问候声、喧哗叫卖声、汽车的鸣笛声回荡在山谷中。山村到处都洋溢着喜气,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我顺便与几位村民聊天,改革开放后,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家家办起了农家乐,户户盈利有存款。引进先进产业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年收入少则六位数,多则七位数。自家的别墅五年重装修,十年要翻建,越盖越宽敞越靓丽。为了吸人客人提升服务品质,各家都设置了K歌房、自动麻将机房、晾台、餐厅、酒吧等,尽量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村里有几户新翻建的农家乐,正在酝酿安装观光电梯,让游客享受宾至如归。</b></p> <p class="ql-block"><b>竹海结缘情。短暂的竹海之旅,我们与农家院的老板、异地游客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的几位医学专家利用业余时间主动为村民义诊,咨询服务,诊治疾病。我的挚友徐弟,是一名中医专家,他特长是中医正骨和中医按摩。经常采用古老的民方验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在前苏联即将解体时,我在卫生局工作,曾派遣徐弟等四名医疗专家组,赴乌兹别克斯坦援助工作一年,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誉。徐弟的儿子亮亮是日本回国的骨科博士。其儿媳翁嗡,又是眼科白内障和青光眼专病专家。他们为村里十几位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个别腰腿疼患者当场见效。当我看到一位位患者脸上露出笑容时,我们的医生感到自己的医术在大山里派上了用处而欣慰。当患者端着一瓢瓢野山果递到医生手里的时候,我不禁地热泪滚动,这才是人间大爱无疆地真情所在……</b></p><p class="ql-block"><b>我们临行前一天晚餐时,偶遇苏州六姐妹,她们已经退休,结伴竹海之游。酒桌上相互敬酒送水果,交流得很开心。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有人提倡到竹林中一个平台上,共享夜幕中的竹海。我感受到另一番灵异,四周深绿色的竹林与墨蓝色的天空相融,月亮依旧明亮,且在白云中时隐时现,撒向竹海的白光也时而可见。村子各家的彩灯、楼型灯、路灯布满了山腰,星光璀璨,灯火阑珊,就像重庆山城夜景一样美丽壮观。随着华尔兹乐曲的响起,曾经接受过那个年代熏陶的每一位资深美女和老帅哥们,各个都是舞池中的佼佼者。优美的舞姿,娴熟的步履,窃窃的私语,缘聚和谐健康的舞会,仿佛把我们这一代老年朋友带回到青春年华,孩子们也抢着表演自编的舞蹈和儿歌…… 平台上周边的竹子,也在风中晃动,偃而犹起,柔中有刚,伴着乐感的节拍,仿佛参与其中。夜深了,灯光渐渐少许,难舍的离别,只好留下各自的微信或加入群聊,并把各自瞬间的影像资料,上传群中……</b></p> <p class="ql-block"><b>竹海的景色别致, 竹子的寓意和美貌所思。竹子被中国美术界堪称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竹子挺拔修长,在清风中声音簌簌,淡泊清雅,谦谦之意。宋代苏轼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b></p><p class="ql-block"><b>这次竹海相聚,使我开心至极。我喜欢那里的竹海,更会思念可爱的旅友们,是你们带给我快乐!</b></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