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今与昔,美国中部博物馆之旅(二十八)

艾伯慢游世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二十一天的美国中部博物馆之旅行将结束。几天前司徒老师和我微信聊天中提到,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教化民众的利器,前者以丰富多彩的实物,后者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让现今的人们对整体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了解。大学是大学,社会是大学,博物馆是大学,图书馆也是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路上我们实际参观了十四个博物馆,但一不小心顺便光顾了好几所大学。其中有些博物馆就在大学里且志愿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学校里学生或者退休人员。许多先贤智者宁愿在图书馆,博物馆的知识海洋里随意遨游徜徉,也不愿在大学人为预设的学科里虚度时光。但依然学校和博物馆,图书馆有着实实在在的有机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使得美国大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是美國國會在1862年和1890通過的莫里爾法案,它使美國各州可以出售聯邦的土地籌集資金,建立和資助高等教育機構。此举推動工業革命和社會階層的改變,使得一般勞工子弟也能獲得大學教育。我们路过的第一個完全根據土地撥贈法案全新設立的贈地大學,就是堪薩斯州立大學,建立于186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发展到到目前为止,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美国有4298所可以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在国际上也名列前茅。无论你排名权重如何变化,在世界顶级的100所大学,或名列前茅500强的学校里,美国的大学占到了一半甚至更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路上我们有意经过了一下几十年前太太作为留学生首次抵达的校园,俄亥俄州立大学。那时天之骄子是公派留学生,吃喝拉撒国家全包。继100年前庚子赔款之后清朝首批外派留学生,老邓改革开放的大手笔就是公费外派留学生。开放有海外关系的莘莘学子自费留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没有海外关系的就满世界投寄入学申请,兼职做与外事有关的工作,结识外宾,请人出具经济担保,拿到录取通知书,办理留学签证,买机票,当这一切如愿以偿,多数人一下飞机,泪目连连的不是远离家乡的愁绪,而是毫无着落的学费和食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个时代的自费留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为了生活而打工挣学费的现实中。几十年前,且不说人民币变成美金该有多难,当人们的月工资只有相当于几个美元,最多十几个美元时,没人可以支付去美国留学的学费和食宿。生存是第一位的,学习是第二位。和当年公派以及现在的留学生相比,所有条件云泥之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优秀的留学生,几年花费了140万拿到学位,踌躇满志回国,一年下来,在社会上碰的灰头土脸,一个月工资四千。留学“镀金”的时代拜拜。北大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何帆说:“留学的溢价已经基本没有了。”这对许多想走捷径,弯道超车,绕过起跑线的家长来说不是个好消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很多人也没有“我的爸爸谁谁谁”,有很大一部分留学生父母是保姆,出租车司机,理发师,普通工人,农民。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浸泡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为了子女的前途而活着,按部就班约定俗成走一辈子规定好的路线,把子女托举到他们自己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有大批的富家子浪费着爹妈钱财,虚度着自己的青春。我去年在路上被一个国内来的小女生,开着一辆兰博基尼,从侧面撞了个正着。她们有说有笑,漫不经心地给保险公司打着电话,透着乍富的肤浅,目中无人的可恶,花着爹妈钱的无耻。这些败家子毁坏着整体中国人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一个朋友亲戚,男生十七岁,肥头大耳,大腹便便,来自于中国北方靠海边的一个城市。在国内学习差到连中学毕业文凭都拿不到,铁定要在起跑线上嚎啕。结果家里花了大价钱把他送到美国读中学。公立上不了,上私立,私立要赞助,一年六万美金,给。结果,上课一点都听不懂,作业也做不了。但是别急,现如今花钱也能使外国鬼子推磨,只要花钱,作业有人做,毕业论文都有人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年的赞助必须继续,看在钱的份上,资本家的私立学校“勉为其难”地允许他上学。还有更损的机构,这个咨询机构不管你上不上学,都可以弄到中学毕业文凭以及上大学必备的学分。这激活了一大把国内国外勾结在一起的非法掮客,也让那些“围城”之内外,期望镀金,又不想上学的混混们乐不可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留学镀金的年代过去了。拿着哪怕是“野鸡学校”的文凭或者假文凭回国,光宗耀祖,混吃混喝的日子没有了。不是说中国的大学与时俱进了,可以上和世界名牌大学齐肩的国内大学,可以不出国留学了。其实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难道芝加哥大学一个学校100多名诺贝尔奖的得主老师是吃干饭的吗?想要认真出国留学的孩子们任重道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没有办法体会老一辈留学生的悬梁刺股。很难说留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实际上好像真是如此。再也没有了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浪漫情怀,也很难再现梁思成那样的留学楷模,更没有学成归国“两弹一星”功勋们的成就和奉献,也难仰望总理,邓公等一大批充满信仰而奋斗终身的老留学生,我们在留学前辈面前无地自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堪萨斯城去看望了北京四中的卢万先生。老卢七十有二,在英国留学拿的博士,在纽约上班,后来随着公司来到堪萨斯。一生严谨治学换来退休后的闲适和心满意足。早期老留学生的生活轨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奋斗的缩影。老卢家居古典,整洁干净。看厕所就知道女主人的生活态度,窗明几净,一尘不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北京四中不得了,解放前的历史撇开不赘,解放后是无数高干子弟云集的中学。而老卢虽然没有红的透亮,但祖辈也是和孙中山,黄兴一起闹革命的,只不过此革命与彼革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老卢平易近人,不同于四中那些子弟名人的范儿。人各有志,现如今老卢也许未达当年那些叱咤风云人物的政治高度,但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令人难以望其项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卢的太太很有些老高知家庭知书达礼的遗风,尽管我不知道她的出身。她还在上班,从单位打来三个电话,一是告知老卢如何煎炸她早已准备好的饺子,二是嘱咐如何做饺子沾汁,如果能吃辣椒的话,该如此这般,三是四种水果在冰箱洗净待客。让我们是未见其人,只闻其声,但春风如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育程度的高低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化,但大体上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卢万夫妇琴瑟合一,让人感到老一辈学者的人文高度。文革期间有一种革命性的时髦作派,满嘴糙话,衣衫褴褛,举止张狂,声高气壮,看起来貌似贴近工农,其实和穿着旗袍的小姐换上双排扣的列宁装,脱下大褂的老农披挂西服一样,狸假虎威,装模作样,徒有其表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在现今很多官场,很多牛逼的领导三字经随嘴就来。不仅仅是在基层,在相当高的层面,尼玛,踏玛是一种上峰对下属光着膀子滚大炕,毫无遮掩的原形毕露,没有虚假的敷衍,是一起扛枪打仗的信任。老卢夫妇的待客之道告诉我们,中国传统的普世价值观念不是这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另外一个四中老炮儿留学后留在美国,我忘记他的名字。那家伙和当时“西纠联动”的红二代八成也尿不到一个壶里。文革期间老胡到该同学家串门,看见该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身着西服迎风站在甲板上。一问才知道他生在海外,随着留学海外的父母突破无数艰难险阻,满怀激情地回来参加祖国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同学悄悄地打开留声机,轻声地放了一段美国的儿歌童谣。几十年后的今天,老胡哼哼唧唧的还能唱出来。这歌谣也许就是冬妮娅“小布尔乔亚”的糖衣炮弹,“软化冰释”了革命后代的钢铁意志。我算是服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似乎早有高深莫测的担忧以及未雨绸缪的预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行程初始,草成意愿,以博物馆为主线,没想到一把串出来14个博物馆。同时也未曾想到,顺路不仅踏入社会,深入乡村,还信步于中西部一些大学的校园。博物馆参观,大学生涯,留学生变迁,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远古文明,现代社会,一切都似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像是一锅乱炖,需要抽丝剥茧的品味和进一步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想对家长说,真正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一定不能去东西海岸的大城市留学,一定送他们来这些淳朴自然,泥土气息扑鼻的中西部。这里没有攀比,没有城市的恶习,有的只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纯朴的同学。我想对孩子们说,专业课在学校,历史课在博物馆,课外课在图书馆,常识课在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天蒙蒙亮,我们已经抵达了堪萨斯的机场。回头看看已经不能把心仪的文物和某一个具体的博物馆挂起钩来。在我脑海中是一个绵延不断的展柜,没有任何一个断裂,所有的文物像是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幕接着一幕。博物馆让我们知道历史是如此的宏大壮观,人类一步一步走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个智者如是说,如果没有发现美的眼睛,走遍世界,累的只是自己的脚。在如何看待世界和自己格局中,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人生最大的桎梏。浩瀚的中国古代史和现实之间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之间的关系,我似乎意识到了,再看博物馆不能只看中国,而是要把中国的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范畴以及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历史相比较的新高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东方既白,太阳从地平线下冉冉升起。一段美国中部地区博物馆之旅结束了。另外一个美东地区博物馆之旅慢慢地在脑海的沟沟壑壑里清晰起来。深秋伴着红叶的浪漫,和着丰收的喜悦,随着秋风的节奏,再去看看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美东地区博物馆,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启发?很期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