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 us,Better education——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二年级骨干教师及班主任赴北京研修活动第四天

w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2日,南康中学北京研学团来到了北京中学进行实践观摩,并围绕新高考改革及学科发展展开了相互交流。</p> 聆听学习 <p class="ql-block">北京中学周端焱副校长介绍学校的办学情况。北京中学建校以来确立了“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形成了“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以“仁、智、勇、乐”为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像家一样的学校里,学生们不断地探寻、钻研、超越,最终学会学习,实现人生价值。</p> <p class="ql-block">北京中学肖中副校长作《“三新”背景下: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变革》讲座。肖校长强调想要实现教育的新突破,必须改革。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学校教育应回归到“人”的教育,激活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课程、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的单向传授,而让学生走进课程、理解课程。</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对北京中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深深吸引,各个认真听讲、记笔记,吸收着优秀学校的精华。</p> 学科交流 <p class="ql-block">交流促发展,八个学科的老师与北京中学的优秀教师们相互交流,探讨本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北京中学的老师毫不吝啬的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独特经验以及教育智慧。</p> 参观校园 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的获得方式不单纯的存在于“授”与“受”之中,更在于通过行去感受新知。由知其所以然到知其然,更符合思维逻辑,知识能根植于头脑,后期迁移转化,开花结果。行不单纯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成果的运用,是一个学——成的完整过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与行应该是互为活水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2日研学心得体会(艾军)</p> <p class="ql-block">“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和而不同乐在其中,让世界因我更美好”。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北京中学两个独特。第一、楼道与教室文化的独特。一般学校楼道文化大多张贴的是学校精心制作的教育律令、名言警句、文化知识等,但北京中学不一样。北京中学楼道张贴和展示的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照片及作品,特别是展示了学生大量的创作成果,既有书法、摄影、文学、美术设计,还有创造发明。这些展示鲜活、生动,与师生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更受师生的喜爱。一张张图片,一个个笑脸,一件件作品,一项项创意,无一不彰显着北京中学的生命与活力。第二、制度的制定和理念的独特。北京中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大多由学生制定。学校领导介绍了《北京中学学生公约》的制定过程,学校充分信任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校内及校外每一次学生活动都让学生自主策划设计、自主组织实施。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有根”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2日研学心得体会(赖保康)</p> <p class="ql-block">本次学习交流,我获益匪浅,一踏入北京中学校园,我立刻被校园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的浓厚气息感染了。“Better me,Better world”漫步在校园中,学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书香四溢,沁人心脾。“和而不同,乐在其中”教室内的每一面墙壁、黑板、图书角,教室外的走廊、转角、楼梯,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处处构思巧妙、匠心独具,学生作品展示真实。厚实的底蕴散发着精神的芬芳,无数的教育梦伴着花香飞翔,时时皆风景,处处有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北中给予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以立德为根本全方位引导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真正让学生成长为“有根的人、自主的人、能创造的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2日研学心得体会(何文)</p> <p class="ql-block">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培养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个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就在于运用种种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营造轻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正是帮助我们的孩子开发潜能,了解自我,培养兴趣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2日研学心得体会(古玉英)</p> <p class="ql-block">君子和而不同,学习乐在其中。学生是中心,学生之间能保持着和谐友善的关系,对待任何事情都能持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且享受着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在其中,我想,这应该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理想状态。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本事、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而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此次研学之行让我感受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真正地落在了实处,认识到教师除了要更新自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还需要结合个人情景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更好地贯彻和应用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2日研学心得体会(张雨琦)</p> <p class="ql-block">和而不同,乐在其中。北京中学的“和美”教育深入人心,通过观看视频、照片、参观校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北京中学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在平衡分数与综合素质方面,北京中学着实是处在领先地位,孩子们在多样的活动中感受人生的多样与精彩,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也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知识的获得不再是老师单向的传输,而变成了自主地获得,这让它变得更加扎实,这就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种教育看似还无法马上实现,但这是这回归“人”的教育,终有一天会实现。每个孩子都能被重视,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陶老师的语文教学观,让我体会到语文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先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辅之以技巧。应让孩子在语文中感受人生百态,不断丰富情感,成为一个具有共情能力的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2日研学心得体会(王安艺)</p> <p class="ql-block">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独特而又有个性的人。北京中学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着眼于成绩,而且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认同,点燃他们的梦想,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摄影展”“趣配音”“个人公众号”还有教学楼张贴的字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老师都能发现他们的美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而不同,乐在其中”,学生脸上绽放的笑容是最真实最美的。北京中学民主自由而又理性法治的校园文化,现代化的学校制度,使校园成为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2日研学心得体会(黄婷)</p> 结业仪式 <p class="ql-block">结束完在北京中学的实践观摩,北师大-南康中学特色优质校打造项目高二年级骨干教师及班主任培训班结业仪式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南康中学校党委委员朱经胜作培训小结,朱校长首先对北京师范大学的领导、老师的精心策划和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所有老师的支持配合下本次培训活动举行得很成功,主要可以体现为项目好、理念好、管理好、内容好、专家好、效果好。学习无处不在,时时发生,作为教师唯有不断学习,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实现自身教育价值。希望每个老师不要忘记了那个学习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主任秦晓虹总结本次培训。秦主任首先赞赏了老师们积极热情的学习状态,并对北京师范大学与南康中学之间研学合作关系的加强寄予更深的期待,希望两方能共同努力实现南康中学教育的新突破。</p>

学生

中学

研学

北京

教育

学习

心得体会

乐在其中

学校

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