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游日记(2)

淘江林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12人包了一辆39座的大巴车开始了甘南旅游。7月8日早从兰州出发,前往刘家峡水库库区里的炳灵寺石窟游览,晚上住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首府临夏市,全程约240公里。</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D2 兰州—临夏 <p class="ql-block">地点:临夏市</p><p class="ql-block">海拔:1917米</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 <h1>刘家峡水库距离兰州75公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竣工于1974年。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h1><p class="ql-block"><br></p> <h1>我们原定在大坝处乘游轮前往库内的炳灵寺游览,由于库水位低大游船来回要行驶7~8个多小时还不能靠岸,于是我们就在司机的建议下到水库上游的一个码头乘坐小快艇前往炳灵寺。</h1><p class="ql-block"><br></p> <h1></h1> <h1>在这个水位下,从这里乘坐12人的小快艇去往炳灵寺来回70公里,小快艇来回行程约1小时还要在炳灵寺等待我们游玩2小时,总共费用960元。</h1><p class="ql-block"><br></p> <h1>我们的快艇很快就穿过水库内一个“泾渭分明”的水流分界线向炳灵峡驶去。我在出发之前就看到了这样的介绍:一条黄色的和一条绿色的河流呈“Y”字形交汇。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河水一清一浊,互不交融,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而令人惊讶的是:黄色的是洮河,绿色的是才是黄河!这也是刘家峡水库里的一个景观(以下照片与视频来自网友)。</h1> <h1>到达炳灵寺码头,连小快艇也不能靠岸。船司机拽着缆绳我们踩着裸露的岩盘与护坡上岸。炳灵寺岸边的石林千姿百态,宛如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卷!</h1> <h1></h1> <h1>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炳灵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石窟,上下有四层,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了!"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h1><p class="ql-block"><br></p> <h1>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中,认为炳灵寺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看到炳灵寺石窟里面没有任何商业设施,保持着自然纯朴的石窟面貌。由于要坐快艇才能到达因此去那里的旅游团队并不多,大都是自由行的旅友,意想不到的是炳灵寺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是免票呢!</h1><p class="ql-block"><br></p> <h1>我们沿着河道边曲曲折折的小径向石窟走去,尽管烈日当空晒得满头大汗,但移步换景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风景都美得窒息!</h1><p class="ql-block"><br></p> <h1>走到一个转弯处就看到远处山崖边出现了一尊大佛!</h1><p class="ql-block"><br></p> <h1>由于要保护石窟,管理者将所有上层的洞窟都上了锁,我们只能沿着山边的小径观看最下层的各个洞窟,透过一个个敞开的小窗观看里面的雕塑,魏晋的清瘦汉唐的丰盈,形态各异清新质朴生动自然。</h1><h1>这些无不体现出传统佛教文化艺术的精湛造诣!</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尊佛像不知是不是元代的八臂观音?</span></p> <h1>这是一尊唐代的大佛,整个造型有点儿像乐山大佛。</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根据资料记载,最有价值的洞窟是在这尊大佛头上这个169号大石窟,它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洞窟。可惜我们无缘看到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午,我们在睡佛殿前的树荫下歇脚,喝着自带的开水,津津有味地嚼着着码头上买的3元钱一个原味大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睡佛殿内,是一尊长8.6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中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炳灵寺周边山清水秀峰险石奇,这是姐妹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质朴无华的炳灵寺石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应该是这一次甘南之行的一个大惊喜。</span></p> <h1>傍晚到达临夏市。参观国家4A级旅游景点“八坊十三巷”。总体感觉与福州的“三坊七巷”类似,不同的是民族风貌与建筑风格。</h1> <h1><b>百度资料: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临夏古称河州,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b><b></b></h1> <h1>在这里看到的清真寺都是这样高塔形状的,一改我以往的认识:清真寺都是洋葱头加星月顶的模样。</h1> <h1></h1> <h1>空荡荡的街道上没有什么游人,或许是时间不对?虽然都是“北京时间”但西部与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有时差的,太阳要到8:30左右才下山呢!</h1> <h1>在这个回民生活的地方,我们才是少数民族呢。</h1> <h1>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仿造北京四合院形式,融入回族砖雕、汉族木雕、藏族彩绘等众多地方特色建筑文化,代表了临夏地区建筑极致水平。</h1><p class="ql-block"><br></p> <h1>园内: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古朴典雅的砖雕与精美华贵的木雕让人印象深刻。</h1> <h1>景区里面照例也是地方特色与美食的展示点。</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阅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