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的佛国 — 郎木寺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位于甘南碌曲县城南90公里处的郎木寺乡,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麓的白龙江畔,地处甘、青、川三省边界。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寺院在群山的环抱中静静地伫立着,飘舞的经幡传导出浓浓的宗教气息。从寺院传出的香火味,在整个小镇弥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这<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条叫白龙江的不足两米的小溪从四川境内的郎木寺大峡谷发源,</span>将郎木寺一分为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江北是甘肃,江南是四川。两个隔江相望的寺庙是:甘肃的赛赤寺,四川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条小溪分界联结了两个省份,</span>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气势恢宏的寺院与峻峭飘逸的清真寺并坐于小镇的蓝天下,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着。清真寺就在格尔底寺旁建筑样式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拥有月牙尖塔,但细节处带有一些藏式特色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不是寺院的名称,而是地名,因为后期两个寺院对外宣传旅游,都称自己是郎木寺,这才使外界误认为郎木寺就是一个寺院,藏语中郎木寺叫“达仓郎木”,简称郎木,后来加上了寺字,意思就是郎木地区的寺院,甘肃境内的称赛赤寺,四川境内的称格尔底寺。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误解,让郎木寺成为一个令人遐想无限的地方。其实它是一个纯净的小镇。郎木寺分甘肃和四川两部分,是一景两地,也是一寺两省。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两寺对外都叫郎木寺。郎木寺一肩挑两省,而两省又管辖着一个镇:郎木寺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商贸的繁荣,清同治四年(1865年),甘肃和宁夏的回族商人经商到郎木寺,在此地落户,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渐成村落,于1943年在郎木寺修建了清真寺。于是,我们现在到郎木寺便会看到小镇上有两座佛教格鲁派寺院和两座分属伊斯兰教派中“格的木”派和“伊和瓦呢”派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清真寺,大门色彩明艳,高塔重檐绿瓦。原称河北清真寺,据说是清末来此地做生意的河北籍回民所修,毁于 “文革”。1982年重修。新建清真寺大殿为悬山式,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全寺占地面积2亩。回民村有教民一百七十多户,五六百人,均属回族,尊伊黑瓦尼教礼。据《若尔盖县志》记载: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甘肃6名回族小商人经商至郎木寺落户,先后与当地藏族女子通婚,其妻子亦随夫皈依伊斯兰教。</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的藏、回百姓同饮一江水,用不同的宗教信仰调解着各自的精神世界,普及着共同的善良,大家各行各的道,各念各的经,同甘共苦,多元、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造人的女娲、巫山神女、巴人的祖母巫蜒等,都是西王母部的支系,西王母部落,都以母虎为图腾,又称黑虎女神。而郎木在藏语中的原意就是 “虎穴仙女” ,如今郎木寺(虎女寺)所处的四川、甘肃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各族民众朝拜黑虎女神的圣地。藏传佛教兴起后,在那里建寺已历千年,但仍被命名为 “虎穴仙女寺” — 郎木寺。而且,这地跨两省的大寺内,最受民众尊崇的不是诸天众佛,而是传说中的老祖母郎(藏语虎)木(藏语女性),其原来居住的洞穴,那是圣地中的圣地。洞外地下涌出的泉水,就是嘉陵江主源之一的白龙江的源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赤寺在甘肃省一侧,建筑金碧辉煌,每一尊大殿都以镀金为顶。清晨晨雾缭绕,大殿却金光闪闪,非常适合摄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是甘肃这一侧的郎木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不到郎木寺,等于没到甘南!”足见这座藏传佛教寺院在甘南的重要性,因此郎木寺也成了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大门牌坊高高地耸立在一条石板路的尽头,未进其门已经感受到其庄严和神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的美丽是恬淡宁静的,高山、草原、松林、溪流在这里汇聚,让人有种世外桃源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处地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还有白龙江的源头泛着波光在月夜轻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有许多荣誉称号,“东方小瑞士”,“诗意栖居”,“中国魅力小镇”,“梵天净土”,“世外桃源”···,但在很多人看来,郎木寺的景色,其实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往寺院的弯曲小路上,磕长头的草原牧民一步一拜,艰难行进;转动的经轮转去了今生的苦难,转来了来世的幸福;逝去的人在赛赤寺院后的天葬台上等着神鹰将灵魂捎往天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背着背包,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高原小镇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秀美的山川以及民风民俗组成了郎木寺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气势恢宏的大经堂,是赛赤寺郎木寺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建筑金顶飞檐、雕梁画栋,很是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十一岁受戒出家,二十七岁前往拉萨学法,投拜名师潜心学法,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学者,年届五十五岁时,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间他广弘讲说。辩论、著书立说,功绩卓著,声名远扬,倍受僧众崇敬。公元1747年,年届七十岁的他应家乡人民再三请求,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即创建了郎木寺院。嘉参格桑活佛于公元1756年9月5日两手合掌、跏趺而坐,示现圆寂。之后,郎木寺历世活佛继承弘扬第一世赛赤活佛的弘法大愿,个个致力佛性修炼,学问通达,业绩显赫,在整个藏区乃至世界佛教界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经过历世活佛的创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活佛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塔。郎木寺辖有十座属寺和两座静修院,前后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时僧人多达500余名,是安多地区闻名遐迩的大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古树参天的山坡上,全镇的风光尽收眼底。想不到在如此偏僻的角落,居然有这么一处有山、有水、有森林、有名寺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郎木寺知名度越来越高,旺季的时候,游客络绎不绝,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上个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传教士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一住就是十几年, 直到1957年才离开。他在这里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冬天,他穿上厚厚的藏袍,戴上狐皮帽,脚上穿着与当地人一样的皮袋子,然后骑上马去狩猎。他喜欢背着叉子和子弹袋,骑上高头大马在雪地里飞奔。夏天,他与牧民们一起耍坝子,畅饮青稞酒,跳锅庄,在开满各色野花的草原上打滚。似乎他的传教算不上成功,因为今天已经看不到除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之外其他宗教的痕迹。他的传教,如奔腾的白龙江一样,在岁月的流转中去了远方,留下的只是一个过程 — 曾经在这里走过。</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的经历,对于人生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十几年与当地人的相处,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民族的生活。神奇的传说、秀美的山川以及豪放粗犷的民风,在他心中永远定格。他将耳闻目睹记之于笔下,最后,写成了一本英文书《Tibetlife》,在美国出版后,便有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了青藏高原东缘的群山、草原、寺院和藏民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寺的东面高高矗立着一块恢弘的红色巨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形似僧帽,红色砂砾岩壁高峙</span>,与山脚小屋、佛塔、经幡相互映衬着,如果有夕阳照在上面,这块巨石就如血染一般,被称为 “红石崖”,是郎木寺的象征。或许正是因为佛国的熏染,那香烛之上的红艳才会附着于上,或许是因为它的耸立,这山间的郎木佛国才如此的安静纯洁&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山下大片松林葱茏茂密。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层层庙宇,依偎在黛青色的山脚下,静谧而空灵,给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的建筑风格与青海的塔尔寺和夏河的拉不楞寺相差无几,高高的台阶上矗立着三重檐的多层高大庙宇。因为没有大的佛事活动,寺内显得有些冷清,只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寺庙里闻到的是扑鼻的酥油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藏族的鎏金技术是驰名国内外特种工艺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藏传寺院的金顶上,各种鎏金饰物,如宝塔、倒钟、宝轮、金盘、金鹿、覆莲、金幢经幡、套兽等,金碧辉煌、熠熠闪烁,僧俗民众宁静悠然,一派佛界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佛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殿堂之下的时候,抬头看它,才发现竟然如此的雄伟,墙体虽然有点掉漆,但是黄红色的主色调,每一尊大殿都以镀金为顶,加上山上云雾缭绕,真让你有一种误入天上宫殿的美好错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牌楼、大殿、飞檐既有藏族特色又有汉文化的魅影,金光闪闪的殿顶格外耀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色的高墙,黄色的围帘,红色的柱梁,以及丰富的彩绘和神奇的壁画,呈现出来的竟是一幅与世隔绝的高原佛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佛殿之间,随处可见金光闪闪的火焰珠宝、法轮、金鹿,还有大气伟岸的龙头翘角,浓郁的藏传佛教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是一座风光旖旎又富有文化韵味的小镇,也是相对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走在郎木寺街道上,你能看到怀揣着不同信仰的人们,时时感受到多元文化在这个小镇子里流动,对我来说,也许这就是郎木寺最大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瞻佛,藏语称为 “贵格先”,字面意思为“展示丝绸佛像”,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 “晒佛”。瞻佛的目的,是将佛的伟大形象展示于人间,让僧俗信众通过心灵去感受,由此而顶礼膜拜,赞叹供养,祈愿佛法长住。</p><p class="ql-block"> 每年正月十三日是郎木寺举行瞻佛的日子。 上午大约九时,瞻佛仪式正式开始,宽大的瞻佛台上缀帖得光滑整齐的石板闪着亮光,在作为挂轴的瞻佛墙上卷简佛像徐徐展开,一队僧人在瞻墙顶端紧攥幅边,一队僧人在下面接展,左右两边又是两队僧人,四方合力小心翼翼地将一幅大约十丈宽大约三十六丈的佛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刻,僧俗一片静穆,默念经文,祈求幸福吉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爬上了喇嘛寺对面绿草茵茵的山坡。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俯瞰有着 “东方小瑞士” 之称的郎木寺镇,左边,高耸的山峰上云雾缭绕;中间,喇嘛寺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右边,僧人的居所、殿宇、白塔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沿着估计是甘川分界线的蜿蜒道路两边铺开;眼前,宽阔的草地上,几匹马儿在低着头吃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虽然是个居住着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却也是个 “国际化” 的小镇。镇上的3000多居民,以藏族牧民为主,还杂居着一些汉族和回族居民。虽然分属两个镇,这边是甘肃的郎木寺镇,另一边是四川的红星回族乡,但都属于诺尔盖县。所以回族居民不少。而游客来自四面八方,经营者也来自天南地北。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意大利等国的游客随处可见,甚至还经常会碰上以色列的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高俯瞰小镇极具特色,群山环抱,松柏相拥,一色木板房顶的民居、僧舍经过高原阳光的照射和风吹雨淋,泛着灰中带青的光,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顺山势铺陈开来;红墙白塔镶嵌其中,庙宇金顶熠熠生辉,与茫茫的木板灰色融为一体,跳荡又不失和谐;白龙江逶迤穿过小镇,似山巅飘落的哈达,氤氲中小镇显得格外神秘圣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空气清新,眼界开阔,远远望去,脚下的小镇一览无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是一座风光旖旎又富有文化韵味的小镇,也是目前相对热门的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这里的谷地,这里的小镇,一年四季总是氤氲着轻云薄雾,山总是那么神秘,谷地总是那么幽深,小镇总是那么静寂。小镇虽小,但又能包容万千大象: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牛羊遍野;秋天,霜染大地;冬天,冰清玉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 ,游人来来往往,变的是游人,不变的是飘荡在空中的经幡与永远转动的经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景色,神圣的氛围,悠闲的生活,这就是郎木寺,一处来过就不想离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