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青眼中的舅舅和母亲

家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舅走了,2021年7月15日,永远离开了爱他的亲人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处在疫情防控时期,国平弟和在杭陪护父亲的培雯姐(长女)未及告诉杭州以外的亲人,且大舅生前嘱咐儿女: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收任何钱物和不举行任何形式,后事一切从简。吾等至亲都未能送老人最后一程,也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大娘舅,骤然离世,我肝肠寸断,痛哉惜哉哀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说起大舅志忠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先说起。大舅(1933年生)是家中排行老二,老大是我母亲,大舅是长子,底下还有二舅惠忠60年代参军驻守海南岛,当年岛上条件非常艰苦,二舅是营教导员身先士卒,率全营官兵勤垦守岛十余年,积劳成疾,终于倒下,抛下了三个年幼子女和二舅妈…记得那是七几年,母亲在厂里上班时被纺部车间主任黄文娴叫到办公室,告知了二舅离世的消息,刹那间,母亲悲伤过度,昏厥过去,厂医钱医生及时赶到进行抢救,车间领导关心倍至。二舅年仅36岁英年早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母亲一生节俭勤奋,养了我们三兄弟,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省吃俭用,作为长女的母亲和同样作为长子的大舅,承担着养家的责任,大舅家里有四个孩子,还有舅妈家的老公公要赡养。说来话长,那还是建国前几年,母亲(16岁)和大舅早年就为了讨生活从余东乡下来到了上海,母亲进了纱厂做工(早几年还给人家帮佣,这后来还是母亲过世后父亲告诉我的),大舅投亲到上海的表姐(我的表大姨妈)家,大姨爹海青是做鞋匠的,大舅就在那里做学徒,只管饭没有工钱,天天起早贪黑的干活,还时常受到暴躁的海青大姨爹训斥和辱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母亲一辈子都在纱厂做活,直到79年为了我顶替提前一年退休;大舅这一生坎坷,历经沧桑艰难,大舅数年学徒后离开大姨爹家,进厂务工,大舅非常刻苦耐劳,白天上班晚上进校补习,长年累月坚持不懈,58年,大舅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大舅在组织的领导关心下,更加努力工作,担任了一些重要工作岗位和车间及部门负责人职位。大舅是一个责任心强敢说话的人,这也得罪了个别人,当年有许多支边任务,大舅首当其冲,被外派了。数年后,大舅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为人正直,被上级组织调入了首都北京工作,后来受组织照顾调入离上海较近的杭州工作(大舅志忠和大舅妈秀英长期分居,大舅妈独自艰辛地在上海飞虹路家中,带着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大舅妈含辛茹苦地边工作边哺育了子女们)。那年,大舅妈为了便于照顾丈夫,将户口迁离上海入住了杭州,并将幼子国平弟(尚在读初中)一起迁往杭州,大舅和大舅妈及幼子国平弟终于团聚在杭州生活(我还知晓大舅和舅妈有遗憾并常对我父母念叨的是另外三个孩子不在身边,不能继续照管上海的三个姐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话回当年自然灾害期,尽管母亲和大舅都要养一家子,但余东乡下外婆没有收入,家中还有二个弟妹(我的小姨大宝和小舅小宝)尚未成年,需将每月工资抜出近一半寄给外婆家用,数十年如此,直到阿姨小舅工作后几年,母亲和</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大舅</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才逐渐少寄些给外婆了(这也是外婆和阿姨小舅再三关照的事),大舅工资高点,所以钱肯定会比姐姐要多付出了(亏得大舅妈的九十多元工资,文革前那年代算是高薪了,当年我母亲仅五十七元工资,父亲工资高些但他是陈家长子,每月工资的近半也是贴补家里了)。我小时候,弄堂里的邻居们都说我家“条件好双职工家庭”,实际上自己晓得。比起现今社会的年轻人,能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看似平凡普通之事呢,所以说,我的父母亲、大舅和大舅妈则是天底下最忠厚善良孝顺的人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舅就职于杭州的中国磁记录设备厂(厂前身是“学军机械厂”是一家军工企业,记忆中厂门前的那条路就叫“学军路”,如今叫“马塍路”了),大舅退休前任厂技术科科长,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刘”,早几年我去杭州马塍路附近问路,只要说磁记录厂的老刘,大家都会指路或带我到大舅家,附近好几栋六层工房都是厂里造好分给职工的,我大舅可算是厂里的“名人”了啊!从小带大我的外婆(裹着三寸金莲,俗称“小脚老太”)更是一个育儿育女有方的好外婆啊,外公解放前就过世了,她一个人抚育了五个孩子,一生未再嫁人(2006年3月16日离世,享年99岁),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善良艰强不屈的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祈祷所有离世的长辈们、母亲、大舅,天堂之路走好!保佑妳们的后代平安顺遂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大舅热爱生活,一生喜爱看书阅报,热衷于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奶奶抱着知青的女儿烨烨</span></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大舅杭州一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送知青卫平赴澳洲留学</span></p> <p class="ql-block">二个知青兄弟的机场离别(一别就是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合家欢</p> <p class="ql-block">知青弟兄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一对知青夫妇赴杭与大舅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