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沧桑—船政史迹图录》献礼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山人的小屋

百年前,创设在福州马尾的船政是中国近代造船、航空工业肇始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教育科技文化发祥地。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中华民族图强逐梦、复兴之路在这里起航。<br> 罗星塔下的船政故里,一处处传承至今的船政史迹,如同一座座丰碑,铭刻着船政的历史记忆,诉说着曾经的荣耀,激励着今人为国家和民族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br> 为献礼在福州举办的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进一步擦亮福建船政文化品牌,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马尾区档案馆共同编撰了《唤醒沧桑-船政史迹图录》一书。今选择部分版面与网友分享,共祝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获圆满成功!<br><br><b>一:福建船政建筑群全貌</b><br> 福建船政建筑群:船政一号船坞—罗星塔—马限山片区全景 福建船政建筑群:罗星塔—马限山—马尾造船厂片区全景 福建船政建筑群:船政天后宫—船政格致园—马尾造船厂片区全景、马尾造船厂片区全景 福建船政建筑群:船政官街—马尾造船厂—罗星塔片区全景 福建船政建筑群:马尾造船厂—马限山—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罗星塔片区全景 <b>二:原船政衙门及周边区域<br> 船政轮机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1867年,由洋员监造的轮机厂,为法兰西风格的单层混合结构建筑。1871年,中国第一台自制的船用蒸气机就诞生于此。<br> 时为世界罕见的还在用于生产的19世纪造船厂轮机厂房(摄于1998年) <b>船政绘事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1867年12月建成的绘事院,是设计、绘制舰船和机器的各种图纸的场所,是船政的造船技术中枢,同时还承担制图员的教育工作,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代工程制图员。<br> 法式建筑特色的绘事院与轮机厂 镶嵌在绘事院断墙上的船政时期的石碑、化铁炉耐火砖、墙砖等文物。 <b>铁胁厂(船政遗址马尾区文物点)</b><br> 铁胁厂原为船政最早的金属加工车间—小铁厂, 1918年2月,福州船政局在此创设了我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我国航空工业由此起步。<br> 呈东西走向,由南北两座联体厂房组成的铁胁厂 <b>船政二号船坞(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br> 船政二号船坞,是福州地区最早的西式干船坞,1914年由福建船政局收购,称为二号船坞。<br> 船政二号船坞 <b>铁水坪(马尾区不可移动文物)</b><br> 铁水坪,即造船厂码头,船舶下水后泊靠并进行后续工程的重要生产设施。<br> 沿用至今的造船舾装码头、铁水坪上的铸铁支座 <b>飞机滑道(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br> 1918年,海军飞机工程处,在临江地段铺设飞机下水滑道。海军飞机工程处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国首架水上飞机,就从这里下水升空。<br> 福建船政建筑--飞机滑道旧址 <b>船政法式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1927年,时任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以法国钟楼为蓝本,设计建造了这座高18.2米,方型五层结构的法式钟楼。<br> 法式钟楼与“沈公榕” <b>船政官厅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与船政衙门同在1867年建造的官厅池,集天水(雨水)、地水(泉水)、江水为一体,可谓天地人和。既美化环境,也具防火功能,还能存储造船所需的木料。<br> 见证福建船政发展整个过程的船政官厅池、融合衙门官府和福州官宦民居特点的船政衙门 <b>船政衙门(旧址复建)、船政石狮(船政遗物)</b><br> 船政衙门建于1867年,是近代中国最早进行海防、海军建设的国家部门,具有西方国家海军部的雏形。复建后的船政衙门突出体现了晚清时代的特色,成为南方明清府衙建筑的典范。<br> 复建后的船政衙门沈葆桢亲自所拟的楹联、船政石狮 <b>船政学堂(旧址复建)</b><br> 船政学堂是近代中国最先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建立近代教育制度的新式学堂。<br> 1868年船政后学堂的“英文”奠基石、船政后学堂 <b>船政格致园、船政时空隧道</b><br> 船政格致园由切割车间、船政衙门、官厅池、船政学堂四个不同形态的建筑构成。船政时空隧道,溯流到千年之前,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追溯福州历史悠久的船政文化。<br> 船政格致园内的切割车间、船政衙门;船政时空隧道 <b>船政官街(船政遗址马尾区文物点)</b><br> 1866年,船政在衙门前的江边开辟商贸兴盛的船政官街。马尾随着历史进程发生巨变,船政官街昔日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和繁荣景象虽已不复存在,但依旧散发着浓郁的船政文化气息。<br> 船政官街码头、潮江楼、船政官街入口公园、船政官街 <b>三:马限山及周边区域<br>昭忠祠、甲申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昭忠祠于1885年奉旨敕建,专为祭祀在中法马江海战中殉难的将士而设,是全国第一座海军专祠,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仅存的仍然保留祭祀功能的近代海军昭忠祠。中法马江海战烈士陵墓总长49米,宽10.5米,高1.1米。烈士陵园墓碑亭碑刻有“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之处”。<br> 昭忠祠、马江海战烈士墓全景 昭忠祠追思亭、马江海战英烈陵园 <b>中坡炮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船政时期为拱卫船厂,马限山上共设前坡、中坡、后坡三座炮台。现存的中坡炮台始建于1868年,在马江海战中曾起到阻击法国侵华舰队企图登陆侵占船厂的积极作用,遭到严重炮损。<br> 糯米汁拌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中坡炮台、旧址上安放复制的克虏伯后膛炮 <b>英国副领事署(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b><br> 五口通商后,英国殖民者在马限山修盖馆舍,作为福州领事馆人员及英国海员的俱乐部。1874年,船政大臣沈葆桢重金赎买英国副领事署产权,1885年修缮后作为新任英籍教习赖格罗、李家孜寓所。<br> 英国副领事署、船政官界碑、1870年的奠基石 <b>梅园监狱(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b><br> 1870年,英国殖民者以缉捕海盗为名,在马限山英国副领事署附近设监狱。1885年,此处修缮后作为船政办公处及船政洋教员迈达教习寓所。<br> 梅园监狱建筑群外围矮墙,地上、地下牢房 <b>圣教医院、院长公寓(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b><br> 英国圣公布道会于1901年修建的圣教医院、圣教医院院长公寓1948年,医院门诊部扩建,加高一层,新建的二层多半供疗养之用。<br> 圣教医院门诊病房楼东北侧 <b>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b><br> 中国首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配套的船政文化广场上,船政风采浮雕、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模型、“马江赋”碑等,立体形象地介绍了船政文化的精髓。<br>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门厅 船政风采浮雕、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模型 <b>船政文化古街</b><br> 船政文化古街位于马限山东南侧山麓,依山面江,周边亭台楼阁环绕,建筑群高低错落有致,汇聚了船政特定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建筑。<br> 船政文化古街 <b>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b><br> 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商业、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船政文化城二期工程重点项目)。<br> 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入口处雕塑、船政邮局 <b>四:莺脰山及周边区域<br> 船政天后宫(旧址复建马尾区文物点)</b><br> 1868年春,船政在马尾莺脰山兴建天后宫。2006年,复建后的福建船政天后宫,总体布局为一轴二进二院的清代建筑风格。<br> 莺脰山上的船政天后宫 船政天后宫上、下中庭的戏台、拜阁,中国首尊脱胎工艺妈祖金身 <b>船政天主教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br> 船政创办初期,法籍工匠集资建造的天主教堂位于马尾莺脰山东麓。船政外籍员工回国后,将此教堂赠给天主教会。<br> 俯览船政天主堂建筑群 <b>粤东山庄、储材井(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br> 由福建船政广东籍员工集资兴建的粤东山庄,为两幢欧式风格建筑。<div> 1866年,船政设立广储所,船政基建完成后,广储所被整修为招待所,改称“储材馆”。<br></div> 粤东山庄,储材井、“钦差榕” <b>左沈二公祠(旧址复建)</b><br> 1891年,为纪念船政缔造者左宗棠、沈葆桢,时任船政提调的杨廷传请建“左沈二公祠”,专祀左沈二公。2013年重建左沈二公祠。<br> 重建后的左沈二公祠 <b>五:罗星塔及周边区域</b><br><b> 船政一号船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船政一号船坞始建于1887年,1896年竣工,原称青洲船坞,是当时中国海军最主要的干船坞,除维修海军舰船外,还对外开展修船业务,美国西能达大夹板船、法国兵商船都曾在此维修。<br> 罗星塔下的船政一号船坞、摩崖石刻—船政云屏建一号船坞石刻 <b>罗星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罗星塔,位于海峡西岸开港于春秋吴王夫差时代的福州马尾,是闽江门户、福州港口的标志。早在明朝初年,罗星塔就被绘入郑和的航海图中,是国际公认的重要航标之一,世界邮政地名称它为“塔锚地”。它还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象征,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中国船政文化的兴衰。<br> 见证海丝茶路繁华、中国船政文化兴衰的罗星塔 世界邮政地名称为“塔锚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航标 <b>罗零标高标志(马尾区不可移动文物)</b><br> 1955年,国家水利部与福建省农业厅经测量后,在距“罗基”面20米处,重新埋石,将最低水位固定观测标记定位在罗星塔公园内。<br> 罗星塔公园内的罗零标高标志、罗零基准点雕塑 <b>马江海战古战场(船政遗址)</b><br> 马江为马头江和马尾江的总称,是闽江分流后在福州下游处重新汇合的江段。1884年8月23日震惊中外的甲申中法马江海战在这里爆发。<br> 中法马江海战古战场全景 <b>六:闽安古镇<br>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又称虎头山清军义冢。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在台湾抗击白冠阵亡或染瘴疫病死的135位清兵归葬于此。<br>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b>闽安协台衙门(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b><br> 闽安协台衙门是我国现存较少有且保存完好的海防军事衙门,始建于宋代,为监镇卫,元、明为巡检司。1658年,清政府在巡检司原址上建协台衙门。<br> 闽安协台衙门门楼 <b>左、右营遗址(涉台遗迹)</b><br> 1688年起,闽安协台衙门所辖左、右营将士奉调远戍台湾,三年一轮,直至清末。闽安的左、右营遗址位于邢港两岸,右营所在的东村自然村仍存有一座当年的兵房。<br> 水师右营公园、右营遗址、右营兵房、左营遗址上的闽安新建筑 <b>迥龙桥(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b><br> 迥龙桥始建于唐代,南宋改名为“飞盖桥”。2012年,该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br> 横跨邢港沟通左、右营主要通道的迥龙桥 <b>怡山院(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b><br> 怡山院始建于1522至1566年,1866年扩建。明、清两代台湾的官吏、水师官兵、商人进出闽江口,必至此处祭祀天后(妈祖)。<br> 两座并排,周围为风火墙,土木结构的怡山院、天后祠、观音阁。 <b>陈明良殉难处(闽安普庵楼)(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b><br> 闽安是中法马江海战后法军的唯一登陆点。当时,乡民陈明良自发组织当地群众与法军展开激战,惨遭杀害。后人为纪念他,特地在其牺牲地闽安古镇三叉街建一骑楼—普庵楼。<br> 陈明良殉难处—闽安“普庵楼”、陈明良雕塑 <b>七:闽江炮台群遗址<br>亭江炮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 亭江炮台,有“省城门户”之称。它是我国现存较少的、典型的近代海防岸炮台,是研究我国海防体系及其演变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br> 亭江炮台山顶主炮台(山巅炮台) <b>金牌炮台(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b><br> 位于琅岐凤窝村金牌山的金牌炮台,始建于1718年,1849年重建。它是中法马江海战中与烟台山炮台和对岸的长门炮台一道把守闽江入海口的第一道防线。<br> 金牌炮台山顶主炮台、营房残墙 <b>烟台山炮台(船政遗址)、长门炮台(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b><br> 烟台山炮台与金牌炮台相邻的烟台山炮台,建于中法马江海战前,为三合土结构。<br> 长门炮台与南岸琅岐岛金牌山炮台、烟台山炮台夹峙,扼守闽江口第一要隘。是我国观存最古老、最大的炮台—长门炮台,始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清代重建。<br> 琅岐烟台山炮台,长门炮台西侧正门和围墙、右边的掩体和南炮位 <b>圆山水寨(船政遗址)</b><br> 雄踞闽江口内唯一水寨—圆山水塞,位于闽江中心的大屿岛上,由郑成功始建于1656年。<br> 中国第一个水中兵寨—圆山水寨 <b>琴江(大鲤鱼山)炮台</b><br> 琴江炮台,隐藏于我国现存唯一一个清朝水兵营—三江口水师旗营营盘中央的小鲤鱼山上。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个兵民合住的古代兵营。<br> 琴江(大鲤鱼山)炮台、五炮神雕像 <b>八:其他遗迹<br>陈宝琛墓(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船政试飞员萨芬诺夫墓</b><br> 陈宝琛,福州闽侯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御用老师。1895年,其出任福建省城四大书院之首鳌峰书院的山长,培养了一批台湾士子,对台湾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br> 1923年6月,在马尾成立航空教练所,聘请俄国人萨芬诺夫等为教练官。1924年,“丁型一号”飞机制成试飞时,飞机突发事故坠入水中,萨芬诺夫不幸遇难身亡。<br> 平面呈“凤”字型的陈宝琛墓、船政试飞员萨芬诺夫墓碑 <b>中国第一代飞行家陈泰耀墓</b><br> 马尾镇罗星人陈泰耀,在福州船政局任航空员,驾驶水上飞机试飞。不久,其调任北京南苑航空教练所中校飞行教官。1922年在教练飞行时,座机被学员驾驶的飞机冲撞,机毁人亡。海军耆宿萨镇冰为撰墓志铭。<br> 中国第一代飞行家陈泰耀墓 <b>海底电缆遗迹(涉台遗迹)</b><br> 1874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马尾至福州间电报线架设成功。1876年,清政府在船政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决定铺设川淡水线,即川石至台湾沪尾(今淡水)的海底电缆。川淡海底电缆是中国人自己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被誉为“台海与大陆的文化脐带”。<br> 闽台海底电缆槽沟、洞,海底电缆养护水井、工作人员住房遗址 <font color="#ed2308"><b> </b><b style=""> 铭刻着船政的历史记忆、曾经的荣耀,《唤醒沧桑-船政史迹图录》献礼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并祝大会圆满成功!</b></font><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