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驾游给人印象深刻的路,除了前面介绍的独库公路,还有塔里木沙漠公路。它北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南至和田地区民丰县,南北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全长522公里,在沙漠中的总里程达466公里。 <h5>蓝天白云下,广袤的戈壁沙漠泛着盐碱渍迹</h5> <h5>大漠中倒下的胡杨</h5> <h5>沙漠公路伸向远方</h5> 与独库公路一样,塔里木沙漠公路现在也成了网红公路,不同的是它不像独库公路那样,受气候影响每年只能开通3个多月,而是全年开通(除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我们住宿在沙漠公路边的轮南镇,在第一天的傍晚时分和第二天的上午,两次与沙漠公路亲密接触,脱掉鞋袜在沙丘中尽情撒欢,还在附近的胡杨林观看了日落。 <h5>落日胡杨</h5> <h5>看了不少秋日胡杨照片,这次看到了夏日胡杨</h5> 沙漠公路第一打卡地是竖有“塔里木沙漠公路”牌楼的地方,附近有S形的沙漠公路纪念碑,以及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这是目前世界上流动沙漠中最长的等级公路,于1993年3月动工修建,1995年9月全部竣工,主要服务于塔里木油田的开发建设。第二打卡地就是沙漠公路0公里碑,从这里才是完全进入沙漠。网上有攻略说,要深入沙漠公路到大约120公里,才能看到最原始的沙漠景象。 <h5>塔里木沙漠公路牌楼,不断有油罐车来往</h5> <h5>塔里木沙漠公路纪念碑</h5> <h5>塔里木沙漠公路0公里碑</h5> 有多年前来过的影友,带着我们找没长植物的沙漠拍照,兜兜转转,怎么也不见往日模样。我们也尝试着开到超过120公里的地方,只见大部分路边长起约一人高、宽约10米(有的地方宽达二三十米)的梭梭草防护带。原来,当年修筑时就采用“强基薄面”路面结构、“路基振动干压实”和“土工布稳固沙基”等施工工艺,并同步实施“芦苇方格”和“芦苇栅栏”等防沙手段。2003年至2005年,又建起全长436公里的沙漠生态防护林工程,是由国家发改委与中石油共同投资2018亿元完成的。 <h5>绿色的就是梭梭草防护林带</h5> <h5>中石油的井架</h5> 与我国其他地方甚至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沙漠给人的印象没有太多的不同。它广袤无垠,荒凉沉寂,它极度干燥,植物很少。无风时貌似安宁,风起时飞沙走石。在沙漠公路上行车,色彩单调、景物雷同,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昏昏欲睡之感,也有人说是孤独感像要把人逼疯。那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呢? <h5>在0公里碑前留影,团友毕老爷拍摄</h5> <h5>风是沙漠的雕刻师,刻出许多奇妙图案</h5> 在大约120公里处的一座中石油工作站,我们见到一对夫妇,四川内江人,从事给护路的生态林带浇水管护的工作,据说曾被多家媒体报道过。男的举着长杆拖把,给太阳能电池板清洁,女的忙着家务。拴着的狗和圈着的鸡,不安分地时时发出叫声。几个穿工装的人,正在修理一台机器,一问是水泵。这里每天要用水泵从地下抽水,浇灌防护林带。没想到的是,这么干燥的沙漠,向下打到10米就有水了。 <h5>清除太阳能板上的沙尘</h5> 不大的卧室中,对面放着两张狭窄的单人床,中间的床头柜上摆着一台电风扇。墙壁上一幅红底黑字的福字,透出主人心里的企盼。有团友想借用卫生间,才得知这里没有卫生间,“方便”就往沙漠里走。看到我们诧异的目光,女士不好意思的说:“这房子面积不大,就不盖厕所了!” <h5>简陋的卧室</h5> <h5>防护林外就是大片沙漠</h5> 胡杨林中的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