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月中旬,在汶上县第三实验小学吉市口校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和支持下,我们很荣幸到“风筝之都”潍坊,参加了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聆听了各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六天时间,每天都过得幸福而充实,每一天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碰撞的火花。<br> 六天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感谢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习现场,再次感受一场知识盛宴吧!</h3> <h3> 第一场讲座是赵建民老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赵老师根据当前问题入手,提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做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效整合。分别从教学层面如何破解学生成绩与成长的难题;教师要有教育情怀;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慕课建设;基于慕课式混合教育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的讲解。<br> 正如赵老师所说:“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孩子。虽然孩子是我们班级几十分之一,但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未来教育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变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h3> <h3> 知识类培养解决良构问题能力,却不能解决劣构问题。课堂内容无非是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能带走的能使用的就是学习能力,学习内容随着时间改变变成了大脑内部的认知结构。从解决劣构问题活动层面来看:活动很丰富,课堂无死角。成果:参与有动力、学习有目的。<br> 从传统到信息技术教学,也就是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中是比较高的一种方法。</h3> <h3> 以“学”为中心的范式——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一般以小组讨论为主,并没有固定答案,偏向劣构问题。<br> 建构主义学习:“鱼牛”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进行对话。<br> 所有教学方式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阶能力的人,最行之有效途——以“学”为中心的设计范式。<br> 此时微课也应运而生,微课是一种课程资源<br>慕课:大规模开放性课程,是一种教学模式。<br>设计和操作:每位老师对应一个微课,明白教学流程,教案的设计框架。<br> 反思:疫情期间我们录了很多微课,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反复听讲。慕课是一单元或者一学科的微课集合。这也充分体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混合式教学模式,微课和慕课制作确实值得我们去做的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h3> <h3> 这是杨雪梅老师“让班级管理之根深扎”的一场讲座。杨老师分别从四个角度入手:家校沟通、心灵的壁垒、班主任建设、自身修养。正如杨老师所说,家校沟通要注意一些言语的细节,我们目的共同育人而不是把彼此推向对立面。家校之间应该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各自为营。可能我们家长,我们沟通就会另一番模样。</h3> <h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走进孩子的原生家庭,给孩子们成长“追肥”,这才是问题的化解之道,这也更能体现入户家访的重要性。<br> 孩子们的美好和纯洁的心灵不要被我们固化的思维所破坏和打乱。我们需要蹲下身体向孩子们学习,不是吗?</h3> <h3>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得眼睛。我们生活中才会处处充满快乐,那怕是孩子清晨一句童稚的“老师好”,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灵动的音弦。<br> 看到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要呵护孩子心灵的成长,教育的智慧是让孩子们获得真正成长,而不是用“第一名”奖状和一堆堆证书来衡量,孩子真正的成长才是班级成长重要标志和见证。</h3> <h3> 杨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如何避免孩子们网络成瘾。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一个个背后思考让我们醍醐灌顶,一句句肺腑之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杨老师教育情怀,和对孩子们无私关爱。孩子成长的心,就是一根根敏感的稻草,我们需要慢慢搏动,然后再去耐心等待。</h3> <h3><br> 这是来自安徽亳州的蒋庆军老师的题为《情洒三尺讲台 德育幸福人生》的教育讲座。<br>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蒋老师结合一个个真实经历的案例,通过风趣、幽默、亲切的言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上的精彩盛宴!<br> 这次讲座,通过演讲与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处级生活”状态、各种所谓的“时尚”“文明”行为等现象,社会中出现的“殴师事件”“教师跳江事件”等现象以及老师群体中出现的“一个老教师的悔恨泪”“皇帝老师”“迟到五分钟的惩罚”等现象进行了真实生动的再现,让在座的老师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当下教育现状的同时引发思考:面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我们的管理与教学到底怎么了?<br> 蒋老师从“提升师德修养 铸造卓越师魂”“做 一名教育情怀的老师”“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老师”等方面,讲解了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如何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心中有爱又充满激情的老师、如何享受教育幸福等问题,通过一个个有温度、有感情的真实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德”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br></h3> <h3> 最后,正如蒋老师分享给大家的李镇西老师说的那句话——“教育就是追求或者创造幸福的人生”。试想,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又如何去爱学生呢?所以,我们要坚守我们的“三尺讲台”,在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引导出现在我们眼中、心中、生命中的每一个学生,开启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h3> <h3> 旗城学校以“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党的精神为引领、挖掘青州历史文化底蕴,提炼成学校精神。<br>文化建设:德行天下,良品美行作为文化主题。<br>学校有特色的白果树书院,书院以打造“君子文化,淑女风范”为文化主题,将思想与养成作为不可或缺两大基石,为传统文化守望,期君子之风薪火相传。<br>环境建设:立德、明德、勤德。<br>校风:礼爱润无声,书香蕴雅趣。<br>教风:铭责于心,化爱于行。<br></h3> <h3><br> 学校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育人目标。<br> 第一阶段:行为养成和理想信念教育。<br> 第二个阶段:人格品质和公民素养教育。<br> 第三个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与人生规划教育。<br> 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君子品格,淑女风<br><br> 学校以活动育人:积淀形成校园九大经典德育活动。<br> 1.入学教育:军训——心灵震撼教育<br> 2.道德大讲堂。<br> 3.德育是光盘一族<br> 4.德育是一场考试:12月诚信教育月(每一个月都设定一个主题)<br> 5.校园采摘节:六月份提供采摘。<br> 6.德育是一首歌:早读午唱——午间德育活动5分钟。<br> 7.寒暑假访问一个阅读好人,并制成PPT。<br> 8.法制课程:蓝猫法制+1+1活动。<br> 9.拥抱春之光<br> 同时德育处主任还给我们分享了,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温暖生命的工作,创造人生幸福。什么是理想学校?学习的乐土,精神的驿站,成长的家园,让校园生命的灵动。<br><br></h3> <h3> 校园的一角,处处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隐形文化浸润人心。</h3> <h3> 校园导游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校园浓厚的文化建设和校园美景处处震撼着每一位老师的心灵。漫步校园真正感受到了旗城学校“厚德尚礼,崇文启智”的办学宗旨。</h3> <h3> 一场场知识的洗礼,一处处视觉的盛宴,各位老师也十分珍惜本次学习的机会,时刻都在认真学习,详细记录,用心地思考。一起看看老师们成果吧!</h3> <h3> 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经过一次次新观点、新概念洗礼,我们不仅听的认真,还要用心去思考——怎样转化才能运用到自己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去,哪怕是一个点触动了孩子的心灵也是一个完美蜕变的开始,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心得感悟吧!</h3> <h3> 潍坊六天的学习圆满结束,但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需要消化和转变。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如何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关键还是在于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同时转变思想、调整心态、不断反思,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真正的不断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就要借鉴各位专家的经验,不断调整我们自己、提高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出色。<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