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雨天</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月色皎洁的时候总喜欢去街上走走,踏着月色去享受夏日一袭清爽的晚风。倘佯在县城唯一的街道上,街市里低矮的瓦房藏在依依垂柳里,路灯的光线努力穿过摇曳的柳枝与月光一起斑斑驳驳的撒在地上若隐若现,县城最繁华的影院门前人已散尽,让狭窄的街面显得空旷了许多,小城一天最后的繁闹也随着电影的结束而渐渐沉寂下来。</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是电影业最兴盛的时期,一票难求就像如今春运的车票。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切都进入一个全新时期,电影作为唯一以音像形式传播的文化,让我们依然懵懂青涩的心灵一点点碰撞出时代的火花,对我们那一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不能不说很深远。</p> <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想写写八十年代的我们却不由从电影说起,也许电影留下的记忆依然深深的烙在我们的心里,从文化与娱乐结合的视角让心灵放飞、让心志开阔,更觉得一个地方如果缺少了文化也便没有了灵魂。</p><p class="ql-block">课堂上没有好好用功又逢刚刚恢复高考不久,未圆的大学梦让许多同学返乡、插队、参军、进厂。为步入大学校门同学而高兴的同时也为各自无奈但充满自信的选择踌铸满志、意气风发,命运也因对知识获知度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决定了每一个人工作、生活的不同方式与不同未来。</p> <p class="ql-block">无论天涯海角,何处栖身立业,“知识”两个字比任何时侯都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并体会到它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知识青年”的称呼也让成长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热血青年为之骄傲。</p><p class="ql-block">听歌,除了书本与电影之外几乎是填充闲暇时光最惬意娱悦的内容,盒式录音机的出现让音乐更丰富,更广泛、更直接随意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港台歌曲风靡大陆,内地歌手也纷纷推出许多流行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军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鼓浪屿之波》、《黄土高坡》……这些词曲优美,耳熟能详的歌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些传唱为时代经典的歌曲,直到现在依然烙在我们的心里,做为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铭刻在我们走过的路上,回荡在已逝的经年岁月。</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有着强烈时代潮流的经典抒情歌曲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唱遍大江南北,这首激昂也优美的乐曲深深的激发并鼓起了我们在社会“大家庭”里励志奋发的热情与勇气,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自我的梦想,我们正值青春风华正茂,对“二十年”悠长岁月似乎觉得遥不可及,漫漫长远,回望时却恍然若梦也就人生几步,春秋几度,无论越山涉水,无论长途短行,无论好或不好,流年已逝,我们都努力做了。</p><p class="ql-block">一曲《小城故事》似乎勾起我们对家乡的浓情梦依,如果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出了对未来梦想的憧憬,那么《小城故事》则平添了根植乡愁的浪漫情怀,虽然那时这首歌依然倍有争议。</p><p class="ql-block">电视在尚未普及仍被视为奢侈品的时侯,屋顶上树起的天线成为家庭富有的象征,每晚八点到十点的播放时间里,慷慨热情的机主总会把电视摆到院子里与邻居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那份快乐,无论是时事要闻,还是刚刚兴起的连续剧目,每个人都兴趣盎然,专注在小小的屏幕上,固然“雪花”飞舞,固然黑白画面不那么清晰,却使万人空巷。电视机燃起了多少人强烈的拥有欲望,成为每一对新婚燕尔眼中的青睐之物。</p> <p class="ql-block">电视机的出现形成了无数这样的“小影院”,也加快了电影业淡出的速度,更让文化信息传播的途径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以一种全新快捷的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昔日人头攒动、门庭若市的影院热闹场面渐渐逝去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再也看不到影院门头那若大的电影海报,取而代之的是大幅的商业广告,媚笑的眼睛和血红的双唇。电影就这样永远的留在了历史的影像里,但那些优秀的作品时至今日仍然熠熠闪光。</p><p class="ql-block">那些曾经带着“蛤蟆镜”,穿着“格子服”、“喇叭裤”,车把上挂着录音机穿街过巷的青年形象,招了许多羡慕的目光也惹了不少责难非议。其实,他们只是更迫切对时尚的追求,更容易被新的事物所打动,更喜欢展示自我凸显个性,那种心理天性成就了他们游刃商海最初的梦想。与之相反,毕业后对大学梦仍不愿放弃的同学毅然选择了寒窗复读,背起行囊终于踏入梦寐以求大学校门时,心中的那份苦涩旋即洋溢成满脸甜蜜的笑容,完成学业后许多人选择了留在城市客居它乡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对我们大多留城并已参加工作的更多选择了各类自学考试、刋授大学、广电大学充电备胎提升自己,建设并见证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毋庸置凝他们是这个特殊时代为家乡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贡献者。</p> <p class="ql-block">参与自学考试,这也许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补课,是对我们实际素能的一次重要提升。虽然我们没能在大学的校园里去聆听学者的教授,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短板,也敢于面对这一短板,更知道怎样去补齐自己的短板。那一代人真的很渴求知识,因为那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p><p class="ql-block">有的时候打开书架上已经发黄的旧书,扉页上标记的购买时间与地点依然清晰可见,书中勾勾画画、圈圈点点的备忘批注仿佛又看到昔日依窗习读的情景,也就是因为那些情景而让我们充实着自己,追赶着时代的脚步。有一次在朋友家里的书架上同样看到了不少泛黄的书籍,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他却是小城极优的撰稿人之一,得了不少奖励,获得了很高的赞誉,让人羡慕也倍受尊敬。这也许就是那种被授之于“知识青年”永不气馁的精气神,激发出他们敢为人先,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所在,更为这座小城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其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无论图书、电影、音乐歌曲,无论电视、电大、自学考试都给予了我们生活无穷的快乐,我们从中获取信息,获得知识,也从中走过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在那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我们虽步履蹒跚甚至千疮百孔但我们懂得如何疗伤和自我修复,只为“二十年”后的一次相聚。</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后,我们真的又聚到了一起,那一天唱的最多,最嘹亮,最深情的歌就是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