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麻果子

在西藏转经<b></b> 晨曦中的拉萨河 <br> 早上还没到7点,晋美的电话就打来了。头天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听他说每天早上都会去转经,我特别好奇,就说想要和他一起去,他爽快的答应了。<br> 上了他的大越野,拉萨的天还没大亮,但天边的朝霞已经绚烂了。晋美说在拉萨城里,自古有三条转经道,分别是朗廓、八廓和林廓;转经道分别为三个圆圈;第一个圈在大昭寺里面,围绕着主供佛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顺时针转动形成的一个小圆圈叫做“朗廓”,也就是“内圈"的意思,它是三大转经道里最短的一条;第二个圈是围绕着大昭寺的八廓街,这条街曾是历史上拉萨城的中心,是拉萨历史社会文化的缩影,是现今拉萨古城的代表和象征,也是拉萨最有名、最特别、最繁华、最有逛头的一条围绕大昭寺的环形街道,称为‘八廓’,意思是‘中圈’;第三个圈围绕整座拉萨城,由大昭寺、小昭寺,经过老城区,最后绕布达拉宫转一圈。称为‘林廓’,意思是‘外圈’。除了上述三个传统的圈以外,有一个圈是从‘林廓’分离出来的‘孜廓’,也就是围绕着布达拉宫转的圈。今天我们准备去的转经道就是沿着布达拉宫的 孜廓,围着孜廓转一圈大约半个小时,非常符合上班一族的时间要求,晋美说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他们每天会在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来转经,雷打不动,已经是他们生活中如吃饭睡觉一般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自律让我这个随性散漫的人好一阵不自在。<br><div> 在布达拉宫后的停车场泊好车,我们就开始走上转经道,时间还早,转经的人还没有汇成人流。学着晋美的样子,把手串拿到手里,迈着大步开始我的转经。晋美一改先前的健谈,热情,缄默着,表情有些严肃,我也收起好奇心,努力的跟上他的脚步。看着其他人旁若无人的边走边喃喃自语,我问,他们都念些啥呢?晋美说他们通常都念”六字箴言“,就是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 ,藏传佛教将这六个字视为一切根源,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攒功德,消业向善,功德圆满,方能得到解脱!转经人通常右手持着长柄的转经筒摇动,左手持念珠,边走边轻声念诵着经文,经过香炉时还会添加香草枝;也有零星磕长头的(比我90年代第一次去西藏时少多了),看着他们磕头趴下又站起。。。往复不断,用身体丈量着自己的虔诚和祈祷,心中升起无限的感慨,他们是有信念和归宿的人,别看他们衣衫褴褛,他们的心里却有无限的憧憬和希望,这是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人体会不到的幸福。<br> 孜廓把布达拉宫、康熙乾隆纪念碑、三座白塔、龙王庙等历史建筑像玉珠串一样连接了起来,走在孜廓上,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惊喜的是可以欣赏到拉萨最美丽公园的风景--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宗角禄康公园就在孜廓的旁边,撞入眼帘的园内几十株左旋柳是西藏最珍贵的树,传说是文成公主带到西藏来栽种的,所以人们又叫她唐柳,由于公主思念家乡,柳树便把身体扭向东北方向的长安,从而长成了这些个奇怪的样子。古柳环绕着的两个湖里大雁、野鸭、白鹭悠然自得的在湖里撒着欢儿,看见我们走近,都游了过来,湖里信众们放生的乌龟和鱼也应声浮出水面,向我们讨要吃的;公园里到处都有圆木的椅子供人们小憩,好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div><div> 哎,快看!獐子!晋美指着布达拉宫的方向叫我看,我看到被金色阳光笼罩的布达拉宫旁的草坡上,几只灰色的四蹄动物在悠然的啃着草,晋美说这些美丽的动物都是信众们 放的生,大家都很爱护它们,有时跑到布达拉宫围墙外来了,人们会小心的把这些贪玩的灵物送回围墙里,这些森林里的胆小鬼到了这儿一点也不怕人,和川流不息转经的人们和谐的相处着,信任着,好一派和谐温情的画面哦。<br> 转经的人渐渐的多起来,汇成人流,置身在这人流之中, 被虔诚的诵经声、转经筒转动的声音缭绕,桑烟浓浓的香辛味弥漫在转经道上空。我默默注视着转经道上已经被抚摩得锃亮的转经筒,发现自己已深深地融入其中,心中升腾起神圣的信念,祈愿早日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居所。(2010年9月15日)<br></div> 大昭寺屋顶的金法轮 红色的宫殿—布达拉宫 布宫前面打个卡 布宫背面 路边墙壁上的画像,供人们供奉朝拜。 “孜廓”路边墙壁上到处都刻有经文、“六字箴言”和度母造像,供人们供奉朝拜。 路边墙壁上的画像 路边墙壁上的庄严宝相 “六字箴言” 法器画像 一段经文,可惜不认识。。。 白塔 虔诚的转经人 虔诚的转经人 虔诚的转经人 转一圈经筒念一遍经文 布宫入口 我要飞得更高 拜一下结个缘吧 无处不在的箴言 白云触手可及 面朝拉萨,秋意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