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上世纪60年代,一群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在五四青年节</span>宣誓完,便带着一腔热血,从优越的城市来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开始了她们心酸苦辣雨雪风霜的知青岁月!如今已是饱尝风霜的老人,你们带着半个世纪的牵挂,再次踏上了这片曾经为之奋斗过的热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月16日,我村的程森林老人得知当年知青孟广琴女士要返乡圆梦的消息后,非常激动,马上着手准备迎接知青回家的所有流程,今天中午他和老伴都没有休息,早早的开始准备晚餐,也吩咐孩子们一同帮忙,程老说:“大鱼大肉的都不新颖了,我们今天准备点特别的!马齿笕、扁竹芽、韭菜花炒鸡蛋、小麻籽豆腐……知青们肯定喜欢!”</p> <p class="ql-block">五合村村两委干部听说天津知青回来,提前赶到程老家里等待他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期盼着,突然一声车笛声,“来了!来了!”</p><p class="ql-block">县人大退休老干部肖彦德肖老陪同知青孟广琴一行来到了程老家,程老及村两委成员热情的上前迎接,并一一握手致意,肖老逐一为知青孟广琴女士介绍!</p> <p class="ql-block">坐下来品尝一块香甜的西瓜后,就聊起了当年……聊起了现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程老拿出当年知青送给他的毛主席织锦,他们的思绪马上回到了当年。</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人谈起当年,谈起毛主席都分外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程老把他写的村志介绍给知青孟广琴女士!孟广琴女士一直赞不绝口!“真是太厉害了!”</p><p class="ql-block">程老还真诚的邀请知青孟广琴把当年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也添加到《五合村志》里来。</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被程老珍藏的宝贝吸引,都来围观,程老热情的为大家介绍,这还是解放前的土地执照,这是郭成的父亲,老郭书记的日记,我写村志多亏有他了……</p> <p class="ql-block">程老的家人准备好了美食,大家共同举杯欢迎知青孟广琴女士和她的孩子及其肖老的到来。我们这些青年人都亲切说道:“欢迎孟姑姑、肖叔叔回家!”</p> <p class="ql-block">孟姑姑说:“中午就想吃鲜玉米,这还真准备了,真好!咱家里的玉米就是好吃,也有当年的味道!我们在天津买不到这么好吃的玉米!”</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孟姑姑、肖叔叔等一行人来到了五合村党群服务中心,看着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服务中心,纷纷称赞不已!孟姑姑兴奋的说:“这比我们社区建设的还要好,一看你们就是些年轻有为的好干部!”</p> <p class="ql-block">孟姑姑高兴的站在标语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程老介绍到:“上次知青回来是以‘圆梦之旅’为主题的座谈会,这次是‘亲情之旅’为主题的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肖叔叔主持座谈会:首先欢迎孟广琴大姐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这是孟大姐对五合村的真情。第二,感谢程老和几位同志的盛情款待,这是五合人对知青的热情。第三,程老把知青写进村志写进历史,记载知青当年的亲身经历,这是时代给与知青的情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党支部书记卜祥俊:“欢迎孟姑姑一行,在阔别第二故乡50年后再次踏上这片热土,当年的你们为了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正值青春年少的你们满腔热血,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我们大队的生产生活中来,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五合村付出了青春,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你们当初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哪一段岁月是您们毕生难忘的时光,相信这次回来也是带着牵挂和期盼回来寻梦,在寻梦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使命难忘初心不改。在这里我代表五合所有父老乡亲祝福孟姑姑、肖叔叔以及你们同龄的人在今后的岁月中,幸福、快乐、安康。50年没回来了我简单的介绍一下现在的五合村……</p><p class="ql-block">也请孟姑姑以及所有当年的知青们放心,我们依然会响应国家政策,继续前行,把家乡建设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党支部副书记杜秀文:“我要感谢原来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感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孟姑姑为代表的以前的老前辈的付出,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span>这种精神也带动了我们。我还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别崇拜程老写村志和他的这几本书,没事的时候我也总翻着看,</span>我们这个年龄还了解一点知青时代的事,但我们的下一代就完全陌生了,不过现在我们说起当时的故事,孩子们感到有趣的地方,也去看这些书。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五合村志》作者程老:“感谢广琴带回来的资料,并且你把天津知青的亲情和感情也都带回来了,我是非常感动!这些资料会充实和丰富我的《五合村志》,我对此表示感谢,这对我写村志也是一种帮助、一种鼓励,我会把知青的内容丰富起来,比如刘海岩是怎样考大学,我的一双鞋……</p><p class="ql-block">今天广琴把孩子也带着回来,这是一种传承,也是希望把这种情结再继续吧!”</p> <p class="ql-block">孟姑姑的女儿、女婿:“第一次感受到了老妈当年的那种情结,那种精神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来到这里就看到了现代的农村生活,各方面建设的都很好了!最后感谢叔叔大爷哥哥姐姐们的盛情!非常感谢!”</p> <p class="ql-block">孟广琴:“我今天的特别感动,虽然是50年没回来,但我回来一点也没有感到陌生,特别的亲,和亲人一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五合人对我们真是太热情了,非常的感谢!现在这生活变化太大了,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真是感动,高兴!现在看到大家都过得非常好,我也不会再惦记了,现在只是羡慕了。回到天津这么多年,别人问我:别提我们上山下乡去过的哪个地方了,太穷了,冬天那个冷呀!哪里的孩子,冬天有棉袄穿没有棉裤,有棉裤就没有棉袄了,那个时候人们太苦了。这次回来一看,咱们村子的变化太大了,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和城里人一样了,甚至有的房子比城里还好,这都是咱们党的政策好,咱们五合村人的辛苦奋斗的结果。这次也是带孩子们回来看看,让他们也了解一下我当年奋斗过的地方,把这份情缘传承下去。有机会我还会再回来!”</p> <p class="ql-block">党支部委员刘晶还谈到了父亲借书的情节,可见当时人们求知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但都离不开50年前知青下乡的青春岁月,离不开真挚情感的流露,亲情!友情!乡情!</p> <p class="ql-block">五合村的秧歌队听说知青回来,特意用短短的两天排练节目,她们用扇子摆出“欢迎知青回归”!用他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么好的节目,孟姑姑强烈要求和表演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孟姑姑也参与到广场舞的队伍中。这哪里像七十岁的人?那份热情和不知疲倦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p> <p class="ql-block">欢聚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但是给我们的收获却总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知青踏上了回城的路,五合人一同唱起“挥挥手,我不愿你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七十岁老人的这次“亲情之旅”意义非凡,他们亲眼目睹了当年贫困村庄的巨大变化,原来的低矮土坯房,泥泞的小路,笨拙的工具,零散的牲畜,通通不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是一栋栋漂亮的大瓦房,村村通的水泥路,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的养殖农场,农村人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知青们应该看到了新农村的美好未来,这也圆了她们多年的心愿!</span></p> 义和塔拉五合村党宣202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