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领报修院,隐匿在龙门山脉深山老林中。</p> <p class="ql-block">领报修院,又称白鹿上书。位于四川彭州市白鹿镇回水村。是一处法式天主教堂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个门洞,进入前庭广场,领报修院已荒芜破败,荒草萋萋,但残存的教堂,仍然给人震撼。这里已经成了时尚青年的婚纱摄影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领报修院始建于1895年,1908年峻工,历时13年。占地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一所成都市教区培养天主教传教士的神哲学院。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损毁严重,大部分已经坍塌。</p> <p class="ql-block">领报修院,地震后重建,历经百年风雨,略显苍桑,但仍以精巧的结构,完美的设计展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19世纪60年代,法国天主教人-洪广化,来四川彭州传教,将龙门山深处的白鹿镇作为传教基地,先后建天主堂和备修院。</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领报修院经过多次修复,也只能是外表。里面是空荡荡的。内部教堂未开放,领略它的法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清晚期1860年前后,领报修院作为西南地区天主教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一所神哲学院。以后大批天主教徒从这里走向各地。</p> <p class="ql-block">四面看去,二楼一底的三层廊房和厢房与大教堂一道,组成了这围合式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修复后的风格,留下了些旧的、老的、残破的,展现落寞中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拱形通风修道。</p> <p class="ql-block">通天方形砖柱,赞叹设计师的匠心。</p> <p class="ql-block">楼堂的三层,据说有60多间房屋,当年作为修生单人寝室。</p> <p class="ql-block">脚下是教堂地下储物室。</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砖砌四瓣梅花栏杆。</p> <p class="ql-block">廊柱前远眺,青山古树,仍然无声无息的在岁月中茂盛生长。</p> <p class="ql-block">深山中空气清新与宁静,游人偏少。</p> <p class="ql-block">夏季,庭院广场花草盛开。</p> <p class="ql-block">百年来,随着历史变迁,文化兴替,领报修院,留下断垣残壁,记载历史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窝子古镇,是成都彭州市辖的新兴镇。</p> <p class="ql-block">海窝子古镇,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古蜀王国开国中心之一。古蜀王柏氏建都于“瞿上”,即今“海窝子”。与三星堆、金沙遗址一脉同源,古镇始建于乾隆55年,(公元1790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牌坊树立着“瞿上古都”是古镇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佛林寺</p> <p class="ql-block">古镇倚龙门山脉,居湔江河畔,镇上只有一条街,由南向北。全长1.5公里。</p> <p class="ql-block">因为经受了5.12大地震的洗礼,现在街上的建筑大部分是新修的,只有少部分老建筑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茶楼。</p> <p class="ql-block">有许多民宿、客栈,供游人住宿。</p> <p class="ql-block">湔江边小路。</p> <p class="ql-block">深巷小道。古镇缺乏特色,名气、人气都受冷落。</p> <p class="ql-block">街旁院前开满鲜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