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巜诗词:滋润了草根的我》。</p><p class="ql-block">作者:贺金龙</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必修课目,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学。诗词: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寓理载道。诗词: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于心灵的深度陶治,是言志表心的有力工具,是抒情状物留世百芳的文学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字和语言最精辟的完美组合,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精华所表现,它浓缩了文字概物言状的精华。</p><p class="ql-block">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朗朗上口巜悯农》古诗,使得千百年的儿童心知农民种田的辛苦,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更来之不易。我们享其美好,需要人们惜爱粮食。</p><p class="ql-block">《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岀,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咏柳》使人们知道二月的春风神奇般的把大地妆饰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把人们从严冬过后的疲惫,进入春意盎然境地。换发出新春伊始来年会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诗人在晴明无风,波涛不惊的夜晚看到湖面皎洁的月光,美丽的君山点缀在湖中,诗人使用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眼前的美景,引人入胜,把自己带入到画中。</p><p class="ql-block">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几句简单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诗:把在孤独,严酷的条件下,依然坚强独立,不屈不挠,与自然相斗争的精神。</p><p class="ql-block">《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诗表达了慈母对在外儿子的恩情,作为儿子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母爱是一首千年的赞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全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巜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古代诗人在千年前视男女爱情为雅,为高。(爱),是这人世间最温暖的存在。爱一个人,不是一时的牵手,而是一世的牵心。愿我们这辈子都能遇到爱,相信爱,与爱的人有岁月可回首,以深情共白头。</p><p class="ql-block">巜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伦:这首诗表现英勇守卫边疆的将士不畏严寒对敌战斗,他们的豪迈气概已跃然在诗里。无论什么时候,有国才有家。家国大义,应是我们刻在心上的原则。愿我们始终以国为念,爱国爱家,共同维护这一片乐土。这首诗:不正是我们现在守卫在边疆的英雄战士现实写照吗?</p><p class="ql-block">有的诗,道尽人生哲理,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有的诗,雄浑壮阔、惊天动地,一读到,内心便充溢着豪迈旷达的力量。有的诗,诉尽离愁别绪,千年之后,仍有共鸣。</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的主流莫过于文学,而文学的鼎盛期莫过于唐宋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中国素有“诗国”之称,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母体。可谓是前无他国,后无来者,是一个他国无法企及的文化高度。“诗词”可以穿越,可以留世,可以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富于变化,形式灵话,语言通达,意境无限,抒发胸臆,哀可歌,悲可唱,景可描,意可书,情可媚,苦可诉,乐可状,</p><p class="ql-block">“诗词”有豪放,有婉约,有真率,有高旷,有典雅,有骚雅,有密丽,有险涩,“诗词”让仁者展其怀,智者达其理,贤者抒其志,勇者伸其气,劳者歌其事,窘者骋其情。</p><p class="ql-block">在现代教育中,教学,高考,学习,诗词却是很少的地位。却不知古典诗词中有丰富的文字展现,有着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史记,有着文化内涵的结晶,希望我们去挖掘。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