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王仁伟<船厂农民工>个人影展拉开帷幕

陈雷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出的是摄影师王仁伟于2008年底至2013年初,用近五年时间拍摄的船厂农民工影像作品。</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农民工的特殊群体。这支从田野里走出的进城务工大军,在实现生活美好愿景的同时,客观上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农民工一直是艺术家乐意表现的主题,也是有别于世界,中国独有的创作题材。</p><p class="ql-block"> 在全国层面,用影像介质来表现农民工的摄影师及作品不在少数,但选定一个规模企业中的农民工群体,立项做常年不懈的记录,反映最能代表中国主流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阐释这个群体在中国社会中的意义,进而以影像的力量反省全社会态度,促进改良改善,在笔者的视野中唯王仁伟是之。</p><p class="ql-block"> 王仁伟的选题逻辑是:一方面,农民工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当今中国社会早已离不开农民工;另一方面,农民工是个弱势群体,他们务工在城里却不能完全享有城市待遇。这一“强”一“弱”的反差,成为一个关注社会、关心民生的摄影师记录和表达的责任担当,而他所见证的农民工虽然仅仅是历史轴线上的一段,但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民工”这一称谓很可能马上会结束它的使命,那时船厂农民工影像便可成为城市后来者回溯历史、映照当下的一份弥足珍贵档案。这么看,农民工题材不但有其现实意义,肯定还会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不但在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中有意义,在世界范围中也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看王仁伟作品,不难从影像的角度梳理出诸多亮眼之处:</p><p class="ql-block"> 大环境小人物互为因果映照。在王仁伟农民工影像中,并不鲜见船台、船体等大环境下忙碌的身影。这种大环境格外的大,人物置身其间又显得格外的小的处理方法,使得这一大一小,互为映照,又互为大小,王仁伟这种以风光摄影做“壳”,实则赋予纪实摄影的“芯”的手法来诉说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不能不说是个活用。</p><p class="ql-block"> 叙述夹杂表达,记录揉进隐喻。在王仁伟农民工影像中,不吝做了相当篇幅的肖像塑造。虽然这些画面构成是通常的写实,影像又呈看似举手之劳的随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简单写实朴素可信,与一些谨慎构造和刻意雕琢有些不同。这不同在于摄影师不大注重形式,却有意塞进了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元素,通过服饰、道具和有限环境,强调寻觅、期待、渴望、无奈的情绪逸出,以留给观者更多想象和阅读空间,让肖像画面五味杂陈的意味更浓,让照片更耐读,更具批评性。</p><p class="ql-block"> 静态构成,以景说事。史上有类型学摄影一说。类型学的“冷面”意义,是以工业静态构成,成就深沉力量,呈现逼人的信服力。在王仁伟农民工影像中,他试图用船厂的工业静物说事,画面清一色的没有人,形式上虽不是类型学那种分类组合归纳,却同样意在表达一种关系,一种静态构成与农民工群体的连带关系。面对物的观照、静思和无动于衷的冷面注视,引发观者的思考,暗喻支撑起大工业脊梁的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沉重、悲壮和与形成的反差,尽管这种关系的呈现可能是非直接的,但在意义上与类型学摄影殊路同归,同样起到昭示社会关注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么说来,王仁伟的农民工影像是呈二元论折射,直接和间接的,客观和主观的,记录和表达的,叙述和隐喻的。一方面他高举了“高大上”的旗帜,充分肯定农民工的丰功伟绩,似乎为“歌德”式摄影做别样注脚;另一方面,他又将同情怜悯等对农民工的情怀注入到他的作品中,这又似乎继承了路易斯·海因摄影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传统。正是摄影师精神世界的多重、复杂,似波澜,足以搅动观者平静的内心世界,引起较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思想共鸣。若是这样,王仁伟的农民工影像该是出在当下献给未来的一份有价值的文献,他解读农民工影像的理念是区别于他人的一个独特样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