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藏地秘境之吉普峡谷-淘游心飞

李桦

“吉隆镇”和析出的“萨勒乡”都接壤‘尼泊尔’,边境线长达160多公里。因G318的便利性,“樟木”口岸渐成‘中尼’边境的主要贸易通道。2015年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樟木”口岸被迫关闭,如今“吉隆”口岸又成为‘中尼’间最重要的口岸。<br>  “吉隆镇”早在1961年已设海关,作为开放性的口岸;1972年被批准为二类陆路通商口岸;随着贸易的活跃,1978年确定为一类陆路通商口岸;2017年,更是被国务院扩大为国际性的口岸。<br> 其实自古这里才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的要道,是“官道”。在双方悠久的边境互市贸易中,是交易量最多的,更有“商道”之称。来自“尼婆罗(今尼泊尔境内)”的“尺尊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妃,就是走的这里。可能其地位低于同期的“文成公主”,所以正史并无记载,只知死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8月5日(星期三),来到“吉隆镇”辖下的“吉普村”,它在这要道上。当年‘松赞干布’迎亲的队伍与送亲的,就在此相会。 藏人心中,她们是‘观世音菩萨’流的两滴泪,化身来解除苦难的,尊“文成公主”为“白度母”;“尺尊公主”为“绿度母”。 村口有著名的‘吉普大峡谷’,全长十几公里,这儿被“吉隆藏布”深切达250多米。俯视而来的气息着实吓人,恐高者慎重。 据说吊索桥是2006年由国际组织援建的,长约60米,原是通往镇上的唯一通道。村民们在摇晃中闲庭信步,你敢迈开步子吗? 现在旁边又建了一座新桥,重载的机动车也可自由地通行。 镇上的“帕巴寺”大约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前后,与拉萨“大昭寺”位列同时代。“文革”时被毁,现归属“格鲁派”。 据传,它是‘松赞干布’为迎请信佛的“尺尊公主”而建。她进藏时随身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的8岁等身檀香木像‘帕巴瓦第’被作为主尊,曾供奉在大殿里,也是寺庙名字的来源。 三尊佛像就此分开。“帕巴寺”呈现‘尼泊尔’样式风格,为方形楼阁式石木结构建筑,共有四层,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至顶层。 <br><br>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4点3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