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碛口古镇李家山村

老树临风

在山西晋陕边界偏僻的大山里,在黄河岸边贫瘠的黄土高坡上有一处昔日的神隐秘境。直到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1989年秋天发现这里之前,这里还一直是李姓后人远离世事、安守薄田的僻静山村。这里就是被吴冠中先生说成是他自己一生三大发现之一的山西省临县碛口古镇的李家山村。在1989年10月再次赴李家山村作画后,他不仅感慨地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院落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到了2009年1月,李家山村已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br><br><br><br>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著名国画家刘文西和西安美院副院长、全国著名山水画家戴希斌,于2000年5月,带领黄土派采风团到碛口采风。当山村展现在眼前时,他惊叹不已地说:“太好了!我在陕北跑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地方,独特的土地,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是那四合院窑洞,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戴希斌教授更是如获至宝,他对同行者说:“我们黄土派作画,就是要画出黄土高原的特色,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民居,才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创作源泉。 沟沟峁峁,山山梁梁,都纪录着岁月的苍桑。李家山村大大小小一共有百十来小院,400多孔(间)住舍,鼎盛时期曾居住着二、三百户人家,最多时曾达760口人。其中,真正属于清代建筑群的只有在一个南北走向山坳两侧山坡上的少数几个窑院。 <p class="ql-block"> 上图的留守老人,而且是缺了右手食指的残疾老人,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在村里,养了驴。还干上了导游,利用自己饱经沧桑的阅历,向南来北往的游客介绍着李家村的古往今来。</p> <p class="ql-block"> 这位壮年的向北汉自己,既作导游,熟练的介绍地方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又大方是正确的表演起向西北风情地方戏惟妙惟肖。r‘</p> 他对我们的导游还没有完成,又来电话催他去接下一单生意了 山坳里的窑院就是上下依次建造于两侧约有七十多度、落差有五、六十米的山坡之上,一层又一层的窑院,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立体村落。路窄,坡陡,行路艰难。每一户的窑院都有一块在山坡上辟出来的平整庭院和数孔在山体内开凿出来的窑洞。各家各户的窑院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上一层庭院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顶。一层层的窑洞就这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在陡坡之上,最多的地方达九层。看似完全依山随意布局的窑洞、窑院,完美地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独特的西北风画卷 在偏远的黄土高坡、在僻静的小山村里,将盛行于北方的明清砖瓦民居与西北窑洞进行完美结合、所有窑院和谐且富有美感地分布在山坳两旁的山坡之上,这一切构成了李家山村的独特之美。因为日子过得艰苦,外面的生活又是诱惑多、变化快,所以村中有很多年轻人都已经迁居到了大中城市,更多还留在李家山村的人也都已经搬到山下新建的村子里去了。现在仍在山上村里留守的只有少量的老人和一些并不算年轻的客栈经营者。如上图老人做起导游工作,。体现了青山绿水,旅游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