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讲人:刘秀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青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p> <p class="ql-block">一、亲子关系概述定义:</p><p class="ql-block">1.父母子女关系,以家庭生活为基础,存在于代际,主要体现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2.两种类型: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p><p class="ql-block">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p><p class="ql-block">3.婚姻法22~27条</p><p class="ql-block"> (1)抚育教育义务:抚养,管教,培育</p><p class="ql-block"> (2)保护和教育的权利义务:父母就是孩子监护人,父母承担民事责任义务,亲权与监护。</p><p class="ql-block">(3)监护权的确定,以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p><p class="ql-block">(4)监护权的解除</p><p class="ql-block"> 一方去世,办理收养,被法律剥夺父母监护权的(侵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合法权益的。)。</p><p class="ql-block">《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儿童福利机构可以成为孩子临时监护权履行人。</p> <p class="ql-block">敲鼓机器人:面对恐惧,安抚与保护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人工猴子陪伴下长大的猴子:抑郁,孤僻,自残,暴戾。不婚!</p> <p class="ql-block">哈落用猴子教会我们一个道理:爱是一种能力,它不会因为一个人大脑健全而自动生成,它必须来自父母的爱,从被爱中学会爱。</p><p class="ql-block">教育教学中,孩子不会跟其他孩子打交道,不会爱自己别人,就是家庭教育出问题</p> <p class="ql-block">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走向成功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好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 <p class="ql-block">2.亲子关系决定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p><p class="ql-block">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需要同类关怀个怜悯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家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建立的集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p><p class="ql-block">(一).系统原则</p><p class="ql-block">(1)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2)亲密关系</p><p class="ql-block">(3)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复制</p><p class="ql-block">我们个子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复制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p><p class="ql-block">(4)关注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助于找到问题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二)依恋原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让孩子有勇气去探索世界</p><p class="ql-block">让孩子生发安全感,大胆,自信。</p><p class="ql-block">阿德勒:母亲最初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一出生就感受到对自己的依恋之情。继而,她可以让孩子将这种感情扩大,直到周围的每一种实物。如果母亲</p> <p class="ql-block">2.依恋对个体的影响从出生到生命的停止</p><p class="ql-block">四年级儿子:没事,只是看你在不在</p><p class="ql-block">只要知道妈妈在身边,就可以鼓足勇气重新跟着福尔摩斯去探险。</p><p class="ql-block">3.青少年的隐秘依恋:被认同,被肯定</p><p class="ql-block">青春期的叛逆主要是为了得到认同,肯定。其实还是孩子需要父母的依恋,争取父母的爱,对父母的爱,在意父母的意见。</p><p class="ql-block">4.北师大研究:八年级学生把一个温暖的家视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3.依恋是教育的资本,他会产生心理控制</p><p class="ql-block">良好的依恋关系缺乏可能会导致犯罪</p> <p class="ql-block">4.依恋感情的建立在12岁之前</p><p class="ql-block">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p><p class="ql-block">放下手机,真诚陪伴孩子</p> <p class="ql-block">5.抓住关键期,孩子教育不能外包</p><p class="ql-block"> 孩子依恋对象不能变</p><p class="ql-block"> 老人带,老人不能太老,最好能活到孩子成年</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父母不是父母</p> <p class="ql-block">(三)成长原则</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关注成长而不是对与错,成功与失败,孩子犯错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批评的。亲子关系是随岁月的增长与发展动态性地发展与变化的:纵向关系~横向关系~纵向关系</p><p class="ql-block"> 孩子回家最需要的是关心爱护,不是成绩,不是批评他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孩子越来越考前,父母越来越靠后,这样直到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p><p class="ql-block">上学以前是,小孩会说“我妈说的”,小说就是“我老师说的”,中学后是“我同学都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三、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p><p class="ql-block">(一)教养方式: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的方式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概括,</p> <p class="ql-block">教养方式:民主,专制,纵容,疏忽</p> <p class="ql-block">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p><p class="ql-block">要求</p><p class="ql-block">反应性</p> <p class="ql-block">1.民主型,高要求,高反应</p><p class="ql-block">温暖,关心,接纳。对子女的需求敏感,考虑子女的期望并征求意见</p><p class="ql-block">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p> <p class="ql-block">2.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p><p class="ql-block">狼爸:民与主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疼爱子女,但多限制或者严格管束,不顾及孩子的需求:我说什么你照着做就行</p> <p class="ql-block">3.纵容型:低要求,高反应</p><p class="ql-block">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并纵容子女要求</p> <p class="ql-block">4.疏忽型:低要求,低反应</p><p class="ql-block">纵容,漠然,少爱</p><p class="ql-block">例子:被孩子老师找到学校,要问问孩子的感受,看法,然后问问老师这件事情如何解决,然后回家后帮助孩子,开始认真讨论一下这个事情。</p> <p class="ql-block">专制型教养方式下不可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例子:留美控诉父母,父母的过度保护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有能树立稳定的信心。(高要求,低反应)</p><p class="ql-block">亲子关系:34岁,12年前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了父母电话,qq,微信</p><p class="ql-block">自身成长:内向,敏感,不自信,人际交往不良,换专业,寻求心理帮助,写下万言长文</p> <p class="ql-block">民主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最为有效的但最费时费力的一种教养方式</p><p class="ql-block">例子:讲方圆:建立规则,不扼杀孩子天性,尊重孩子成长规律。</p><p class="ql-block">尊重:爱好厨艺的意外收获</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兴趣都可以引导成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好处的。</p><p class="ql-block">亲子关系不等于朋友关系。父母对孩子来说是要有权威的,有引导功能,可以做孩子朋友但不是朋友关系。</p><p class="ql-block">民主不是无规则:熊孩子是无规则教育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行为控制是一种积极的控制。反对心理控制,我们倡导行为控制,要给孩子提要求,行为要求</p> <p class="ql-block">(二)掌握正确的理念与方法</p><p class="ql-block">1,好的关系比正确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当跟孩子有冲突的时候,这个是第一准则。</p><p class="ql-block">2.了解孩子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建构亲子关系,当孩子出现一些错误行为,我们应该反思,孩子的哪些方面心理需求,我们没有关注到,孩子没有被满足,才导致这个问题出现。</p><p class="ql-block"> 二胎问题。大宝没有权利决定要不要二宝,不要问大宝,要不要二胎的问题。当二宝来临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大宝,时间,关注都倾向于大宝,直到二宝完全融入家庭,大宝完全接受二宝,大宝和父母一起来爱二宝,这样才可以平均分给两个孩子。</p><p class="ql-block">3,提升孩子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充满正能量。幸福的人才更容易宽容。</p><p class="ql-block"> 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睡眠,规律早餐,体育活动时间,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没少一项下降10%)</p><p class="ql-block">推荐短片:</p><p class="ql-block">影片《失物招领》lost and found</p><p class="ql-block">皮克斯,海底总动员的导演,《寻梦环游记》生命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空间:地域边界。进入要敲门,要争的孩子同意,孩子同意才能进去。尊重孩子空间拥有权。这就是亲子关系一种边界,我们父母要尊重孩子。</p><p class="ql-block">时间:发呆也是一种学习。我们要尊重孩子,让他自己处理这些他自己的时间。他需要自己一些自己消化的,独自的时间。</p><p class="ql-block">个人主权:物权。一旦给孩子买了东西,这个东西就属于孩子,能否送人,能不能玩,处置权都需要孩子的同意。</p><p class="ql-block">自由意志:父母越位,过多干预。身体渴与饿,要交给孩子来决定,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是否吃,喝,穿</p><p class="ql-block">例如:“妈妈冷”与“妈妈渴”</p><p class="ql-block"> 强势父母与胆怯小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于一片好心,却不一定有什么效果。</p><p class="ql-block"> 用父母的意志强烈干预孩子,得不到我们期望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过分强势的妈妈,太多干预孩子的生活,孩子就会懦弱。我们要分清亲子界限,我们是各自独立的个体,不能过分干预。</p><p class="ql-block">海灵格: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p><p class="ql-block"> 父母不越位,守住亲子界限,承担义务,捍卫权利,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不刻意回避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意识到家长也是有情绪的,家长的情绪也应当在家庭中被看到被接纳。</p><p class="ql-block"> 说出自己的感受,把身体与心灵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是用血肉之躯培养的。</p> <p class="ql-block">用“规治”而非“话治”</p><p class="ql-block">例子:不喊妈妈平等条约</p> <p class="ql-block">(三)正确沟通:说话不等于沟通</p><p class="ql-block">(1)学会倾听</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说和听的比例是1:2才行。</p><p class="ql-block">伏尔泰: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p><p class="ql-block">(2)和孩子共情</p><p class="ql-block">将孩子的经历化为成人的经历来理解。回溯自己那个时候自己是什么样子的</p><p class="ql-block">(3)不要把关系与孩子的问题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不要说不要孩子,不爱他,</p><p class="ql-block">(4)尽力做到对事不对人</p><p class="ql-block">(5)探索正确的语言(肢体,语言)</p><p class="ql-block"> 方式:提建议</p><p class="ql-block">(6)真诚道歉</p><p class="ql-block"> 要正式点,不能随意一句对不起,</p> <p class="ql-block">(7)对孩子诚实</p><p class="ql-block">例子,父母离婚隐瞒孩子。不当处理方式,如隐瞒(<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让孩子觉得不相信孩子,会给孩子不好暗示,离婚是不好的事,爸妈不要你了),</span>漫长的争吵,单方面说对方的不好。</p><p class="ql-block">(8)不说做不到的话</p><p class="ql-block">(9)借用沟通媒介(朋友,信件)</p><p class="ql-block"> 找孩子的好朋友来跟孩子沟通,成为沟通的媒介,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客观的人,不带倾向的人,孩子才不会排斥,而不是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说客。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孩子,让孩子融入自己的圈子。当亲子交流遇到问题,用言语无法突破,我们可以用写信,</p><p class="ql-block">(10)分享孩子的梦想,交流内容要丰富</p><p class="ql-block">(11)打击人的话不出口</p> <p class="ql-block">例子:邵姐,从小就很胖,从小父母都是说让她减肥,这么胖。她是一个大码服装设计者,事业很成功。</p> <p class="ql-block">解决冲突五步曲</p><p class="ql-block"> 远离现场~认同对方的情绪~转移注意力~问题沟通~总结</p> <p class="ql-block">向孩子学习:和谐亲子关系建立的新途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和谐亲子关系建立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家庭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理想的亲子关系:一个等边三角形。</p><p class="ql-block">比较容易实现的亲子关系:等腰三角形。孩子在顶角,父母和孩子亲密度一致</p><p class="ql-block">不健康的家庭关系:父母关系不健康无法形成让孩子前进的合力</p> <p class="ql-block">顶角都是孩子,两底角是父母</p> <p class="ql-block">夫妻关系不当导致四种不当三角关系</p><p class="ql-block">a迂回支持型</p><p class="ql-block">b跨代联盟:把过多爱放在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c替罪羔羊:把过多的恨放在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d父母式的孩子:很懂事的孩子,劝劝爸爸,讨好妈妈</p> <p class="ql-block">1母亲不要独霸孩子或者与孩子建立联盟</p><p class="ql-block">2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具有天然优势</p><p class="ql-block">3母亲要鼓励父亲有效参与到家庭教育中</p><p class="ql-block">很多父亲是在孩子会喊爸爸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是爸爸。育儿时期要让爸爸该换尿布,该值夜班,孕期就要让爸爸陪着去。付出的过程就是建立情感的过程。</p><p class="ql-block">4这个时代的女人应该往外走,男人应该向内走</p><p class="ql-block">女性没有工作事业就会变得脆弱,男人对家庭不投入,生活可能会变得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良好的夫妻关系有利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夫妻关系的一种契约关系</p><p class="ql-block">女性回家对孩子有利:家庭利益(如果女性是事业上升期,男性停摆,可以让男性回家,女性事业上升就去做。要客观的来看这个家庭利益),个人意愿</p> <p class="ql-block">家庭时间最重要</p><p class="ql-block">a一起吃饭,这就是家人</p><p class="ql-block">b一起睡觉</p><p class="ql-block">c一起读书:客厅放大书桌,不放电视,电视给老人放自己房间。客厅可以成为一家人情感维系的空间。</p><p class="ql-block">d一起工作:</p><p class="ql-block">e夫妻单独相处时间:让孩子跟孩子朋友或者自己朋友们孩子一起出去。夫妻就可以出去玩。</p> <p class="ql-block">亲子之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p><p class="ql-block">a亲子一体化,角色退场与子女的依赖</p><p class="ql-block">b空巢老人。过于依赖孩子,父母就会晚年感觉精神上很凄凉,自己觉得自己很凄凉。</p><p class="ql-block">c娶了媳妇忘了娘。孩子他们成年后,他们的生命历程开始,这是正常,应该的</p><p class="ql-block">d父母应当过自己的人生,独立的父母才能培养独立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p> <p class="ql-block">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被爱着,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开始进行自我成长,就不再把责任退给他人,也不会吧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妻子身上,当我们开始接纳自我,我们就不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爱人和孩子。当我们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后,就很容易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亲子不断分离的过程,与孩子分离的父母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例子:视频《包宝宝》</p> <p class="ql-block">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p> <p class="ql-block">龙应台《目送》</p> <p class="ql-block">儿童心理学家大师温尼科特: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倾尽全力在生命之初满足孩子的全方位需求,也能坦然的接受孩子的逐渐成长,逐渐从你生命中退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