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公园正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六十年代初在北方唸完中学和大学后,有幸被分配回家乡广州的部属设计院工作,单位和宿舍紧挨着越秀公园,十来分钟就可从西门进入公园。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快六十年,这里与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了非常理想的后花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公园是广州最早的公园之一,也是广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广州解放后这一构想得到了实现。 1950年开始,广州市政府组织群众,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越秀山名胜古迹实施开发和维修,同时全面整顿绿化。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还为新建的门楼牌坊题词“越秀公园”。 1957年11月7日,新的越秀公园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并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2006年1月该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城市中心区范围内面积最大的绿地,是以混交林和湖泊为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园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园中植物种类多样,现存植被是人工植物和天然次生植被的混合体。乔灌木和地被共127科460种。其中乡土植物275种,非乡土植物185种。乔木146种近22万株,以阴香、榕树、土蜜树、朴树、构树、龙眼、白兰、台湾相思、洋紫荆、蒲桃、人心果为主;灌木121种,有桂花、朱蕉、海桐、假连翘、红背桂等;地被植物143种,有海芋、白蝴蝶、蒲草、肾蕨、蟛蜞菊、大叶仙茅、鸢尾、龟背竹等。棕榈植物19种,竹类植物8种,藤本植物10种,水生植物3种,时花10种。这里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公园内丰富的植物种类,茂密的竹林、树林和大片草地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和栖息环境。园内共有鸟类43种,还引来了南美洲的候鸟。另外公园还栖息着犬蝠、东亚伏翼、扁颅蝠和小黄蝠。蛙类6种,鱼类10种,公园有昆虫66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公园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东西绵延约3公里,海拔70余米,历史上又名粤秀山、南越山。明代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所以民间又常称之为观音山。全公园内山水相依,风光自然。亭、台、楼、阁、廊、榭等园林景点,极富岭南特色。东连登峰路、南接应元路、北邻环市路、西临解放北路,可从正门、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等7个门进园,全园总面积92.8万平方米。公园不仅保存了镇海楼、明代古城墙、四方炮台遗址、中山纪念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和众多的古树名木,还建设了五羊仙庭、成语寓言园、竹林休闲区、韩国海东京畿园及游泳场等。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齐辉,自然造化与人工巧设共舞,相映成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山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广州的风景名胜地。两千多年前,在岭南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南越王赵佗,就曾在此山大宴群臣,并盛情款待汉高祖刘邦派来的使者陆贾。越秀山上有越王台旧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赵佗都要到这里登高游乐,随行官员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冈。南汉时期,南汉主曾以越王台为游宴场所,在登山路上广植奇花异木,称为“呼銮道”,道旁遍植金菊、芙蓉,南汉君臣常在此欢度良宵。到了宋、元、明时期,越秀山已经成为广州的一个较为著名的景区,如粤台秋月、粤秀松涛、象山樵歌、粤秀连峰、镇海层楼等,历代“羊城八景”无一例外地把越秀山作为重要的景区列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北秀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建国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多次来该园视察观光。其中,毛主席曾七次在越秀山游泳场游泳,朱德曾专门为越秀公园赋诗一首《游越秀公园》: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此外,越秀公园曾接待过尼克松、西哈努克、金日成等20多个外国元首及友好团体前来游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花卉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山是广州的风水宝地,从地理形态看,广州负山带海,北倚五岭余脉九连山,南临伶仃洋;左有罗浮山,右有青云山作为“朱雀”、“玄武”拱卫并延伸至广州的白云山和越秀山。从地图上看,白云山和越秀山像巨大的苍龙,在珠江畔,形成“飞龙吸水”之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公园西门,中间斜坡约两百米长至坡顶就到镇海楼,左边为五羊雕塑,右边走钢梯上城墙到孙中山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根据古老的传说1959年在越秀公园内建一座五羊塑作。这座五羊石雕,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2吨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视人间。其余四羊,环绕其身,亲密依偎,或嬉戏、或吃草,或吸乳。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情趣横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该石像有一美丽传说:“五羊”、“五仙”,“五羊衔谷,萃于楚庭”。五位仙人身着五色衣服,骑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临广州,五只羊嘴里各衔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将稻穗送给当地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的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条件,使广州人民获得大丰收,广州也就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山古城墙始建于明代,它和镇海楼以及五仙观中的岭南第一楼被誉为“广州明初三大古迹”,又是广州仅存的一段古城墙。这段古城墙分西、中、东三部分:从大北门到镇海楼为西段,环镇海楼所在的小盘龙岗山头为中段,从广州美术馆到小北门为东段,共1000余米。城墙上的雉堞敌楼等早已荡然无存,保存较完好的是镇海楼附近的一段,长达200米。从山腰抬头仰望,还依稀可见巍峨高耸的城头上那锯齿状城碟和一块块红砂岩石镶嵌的斑驳的古城墙面。古城墙上芳草萋萋,如此苍凉凝重,给游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怀古凭吊的情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山古城墙是广州北门的制高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军进攻广州城,用大炮轰城墙,又在洋枪掩护下向广州北城发起进攻,守北城的中国官兵利用古城墙做掩护,奋起反击,用土枪土炮、长弓弓箭等集中向敌军反击,侵略者狼狈逃窜,在城墙下丢弃一批尸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同年4月,桂军将领沈鸿英等在花县发动叛乱,进犯广州,前锋窜至越秀山北。孙中山临危不惧,亲自坐镇五层楼,指挥军队在古城墙布防。孙中山用望远镜眺望敌军阵地,发现敌军正向城墙进犯,立即命令侍从副官马湘率领卫士将三挺轻机枪和两挺重机枪架在城垛上准备反击。而守卫在越秀山的士兵,被大元帅孙中山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的精神所感动,个个精神抖擞,在孙中山指挥下,奋发神威,英勇战斗,叛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孙中山又指挥队伍乘胜追击,收复新市、石井等地,狠狠地打击了叛军的气焰。因此,这段古城墙又是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见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环镇海楼后边的古城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球形水塔:建于1931年,至1999年才光荣引退。水塔高16米,内径13.3米,距地面60米高,可容水1095立方米。它以其钢制的球状外型,引起无数游人的兴趣。它曾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广州解放前建造的4座著名水塔仅存的1座。</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镇海楼在越秀山的山顶,俗称“五层楼”。建于明朝初年,迄今有600多年历史。当时倭寇不断侵扰我国沿海边陲,地方官员为了加强守备,取“雄镇海疆”之意,在山顶建成镇海楼。镇海楼高28米,宽约30米,分5层。楼顶及各层挑檐均为琉璃瓦盖,下面两层的围墙用红砂岩石砌建。登楼眺望,广州景物历历在目。镇海楼历经多次修葺,1928年重修时,将木结构的楼板、柱、改为钢筋凝土。镇海楼两旁有长约170米的明古城墙。在此处设立了闻名的广州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山这一带底下的地质岩层大多是带铁质的红色沉积岩,所以广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的外墙都采用有代表性的红砂岩砌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在清朝时期,镇海楼一直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登上楼顶,可观珠江和白云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山山顶周边生长着好多百年以上的木棉树,到了春天红棉花盛开,红艳艳一大片,越秀山公园显得更美丽,非常吸引眼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海员亭:海员亭位于越秀山小蟠龙岗上。该亭是纪念1922年香港海员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摆脱包工制而斗争的一场大罢工的历史功勋,而建造的一座重檐八角尖顶亭。这场震惊中外的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了,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一次重大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工运第一次高潮起点。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光复亭:光复亭位于越秀山小蟠龙岗上。光复亭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及香港人民为纪念辛亥革命胜利,缅怀当年香港同胞慷慨捐献巨款,支持辛亥革命的功绩而建。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镇海楼西面建有碑廊,有历代碑刻24块,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贪泉碑。东晋时(317-420年),广州官吏贪污成风,因而有贪官都是喝了贪泉水所致的说法。后人在贪泉建碑,以警告贪官污吏。此碑是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刻的,碑上附有近代广州刺史吴隐之的贪泉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图中从左至右:孙中山先生遗嘱石刻、“大新街”石额、广九火车站奠基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山镇海楼东侧的仲元楼于1927年为纪念辛亥革命元勋邓仲元由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提议创建,由建筑师杨锡宗设计,1930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式样仿北京故宫的文华殿。1957年,经朱光市长倡议,广州市政府批准成立为美术博物馆。2004年归属为广州博物馆管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邓仲元(1886—1922),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广东惠阳淡水人,祖籍广东梅县丙村镇金盘堡,早年在惠阳就读,肄业于崇雅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读广东将弁学堂,次年任将弁学堂步兵科助教、公立陆政学堂教习,并秘密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他任广东新军学兵营排长,代理左队队官。宣统元年(1909年)任黄埔陆军小学堂学长,将在陆小就读的陈铭枢、陈济棠、邓演达、张发奎、薛岳、叶挺、张云逸等人介绍入同盟会。次年即加入广州新军,参加黄花岗起义,从此步入长达十多年的戎马生涯。曾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司长、粤军总参谋长兼粤军第一师师长,参加过广州黄花岗起义、光复惠州、讨伐袁世凯、驱除龙济光、统一广东等战役, 功勋卓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广州博物馆墙外的菠萝树枝干上挂了不少果实,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方实为少见,一般在纬度较低的粤西地区才结果。茂名就用此树绿化市区两旁的街道,到了夏季树干上挂满了果实,煞是好看。热带好多种水果都在树干上挂满一串串果实如榴莲、可可、山竹、木奶果、大果榕和嘉宝果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公园南门有两个出入口,两处相距约30米,东边那个对着中山纪念堂的后门口,暂时没开,从这两个门拾阶梯而上约30来级就到一个平台面,从这里沿百步梯直上到顶。广州云道从中山纪念堂开始,出了其后门过应元路由南门进入越秀公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孙中山读书治事处:孙中山读书治事处位于越秀山南麓半山腰,碑高5.5米,呈尖顶方柱形。此处原是粤秀楼的旧址,也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居住过的地方。1922年6月2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孙先生和宋庆龄夫人是从这里脱险的。1930年建此碑以缅怀孙中山。碑背面刻有《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记载当年61名总统府卫士与陈炯明叛军浴血奋战两昼夜的经过。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中山纪念碑是为纪念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它位于观音山顶,沿“百步梯”上蹑498级即可到达。纪念碑建于1929年,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37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第一、第二层四面都可凭栏俯瞰。碑基上层四面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碑体所在平台,周围树木郁郁葱葱。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当时是一体化的设计,两者都建在广州市老城区的中轴线上,形成了前堂后碑的雄伟气势,是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石碑的正面是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刻着孙中山的遗嘱,遗嘱的全文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余致力国民革命几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纪念碑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不仅是中山纪念碑,大家所知道的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同样都是出自吕彦直先生之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吕彦直(1894—1929),安徽滁县(今滁州市)人,籍贯安徽滁县(今滁州市),曾祖父起由山东东平迁居滁县(今滁州市)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短促的一生中,他为弘扬民族文化,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鉴于他对建造孙中山陵墓的杰出贡献,在他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曾明令全国,予以褒奖,陵园立碑纪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佛山”石牌坊位于越秀公园“古之楚庭”牌坊下方。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为四柱三间一楼的花岗石结构。明永乐三年(1405年)此山顶上建有观音阁,后改为佛寺,此牌坊上的“佛山”两字,当与此梵刹有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古之楚庭牌坊位于越秀山南麓百步梯上(越秀公园内),是一座由两根花岗岩石柱支架起来的牌坊。牌坊兴建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同治六年(1867)又重新修建。今牌坊石柱上仍有“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孟春吉旦众善信捐资重建”字样。牌坊高5.2米,宽2.7米。牌坊的两根石柱由4块石鼓石夹护着。坊额东西两面均有篆体文字石刻,东面为“粤秀奇峰”,西面为“古之楚亭”。坊额上为石雕庑殿顶,坊脊刻以鳌鱼宝珠。牌坊地近观音山顶,伫立其间,越秀诸峰一览无余,城中街衢如在脚下,历史上为“羊城八景”之一“越秀奇峰”的景点即为此处。楚庭是广州的别称,通常被认为是广州建城之始。据方志记载,古代南越“臣服于楚”,故广州有楚庭之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伍庭芳墓:伍庭芳墓位于越秀山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伍庭芳是我国近代外交官,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伍朝枢是伍庭芳之子,先后任外交部长、广省政府主席等职。两墓之间前面建一碑亭,亭内立孙中山撰伍庭芳墓表碑。墓东北面塑有伍庭芳铜像。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山体育场的前身是20世纪二十年代位于该处的泥地足球场,旧称观音山足球场。体育场位于越秀山南麓、镇海楼下方,场馆始建于1926年。广州市首任市长叶剑英元帅号召青年们用自己双手建设的人民体育场。用地面39916.7平方米,建筑面积11676平方米,可容纳2万名观众。体育场位于越秀山谷,三面环山,看台依山而建,因此观众席距离赛场比较近,且全部呈45度角向下俯冲,有较佳的视野及回响, 被视为广州足球的“福地”。体育场先后于1956-2010年进行了8次翻修。曾主办过第六届、第九届全运会男、女子足球比赛、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足球比赛,在国内享有盛名。越秀山体育场见证了南粤足球的兴衰,被誉为载满广州人记忆的体育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越秀公园东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东秀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广州城市展览馆座落越秀公园内的东秀湖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展览馆详细介绍了广州的公园发展史,广州的文化艺术,图片生动形象,随着电视里讲解员的讲解引着你仿佛穿越在旧广州城公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金印游乐场,建于1980年,是国内最早建成的现代化游乐场之一。她是广州市与日本福冈市缔结友好城市时,福冈市赠送给广州市青少年的游乐场。现游乐场内设有:旋转秋千、碰碰车、空战机、森林狩猎等十多组电动游艺机可供游人玩乐,也是市民假日游玩、消遣的好去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日本福冈市市长题词镌刻的石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四方炮台,因炮台呈四方形,故俗称“四方炮台”。炮台长宽约48、高7米。分外台和子台,设有大小炮22门,其中外台配炮13门,台中的子台配炮9门,是广州城防的重要据点。1841年5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腐败无能,炮台被英国侵略军占据,并在此设英军司令部。同年5月30日广州北郊三元里等乡人民同仇敌忾,挥戈御侮,引四方炮台之敌至牛栏岗以围歼,翌日数万群众复包围四方炮台,准备全歼敌人。由于广州知府余保纯等投降派因侵略者的请求而向武装群众施加压力,英军才得以解围,逃离四方炮台并退出广州。四方炮台收复后,即进行了修复。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炮台又遭破坏,现仅存炮台地基。1959年在炮台基下发掘出大炮1门, 这门大炮现陈列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正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夕阳红广场,这里是老年交谊舞爱好者的活动场所。“未晚亭”旁边的搭棚是“广州云道”在越秀公园的出口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粤秀书院创办于1710年,清朝康熙四十九年,为广东四大书院之首。原址位于现北京路书院街,正南门内盐司街原盐司旧署。于雍正、嘉庆、同治三朝屡次重修,而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规模最大今已不存在。粤秀书院提供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延请中外国学老师、大儒,重现往昔开坛讲学之风,为大众修身参学,安身立命,经国济世,问道天下提供交流参学平台。推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注重师生关系。讲经论道,善德培正,学行温、良、恭、俭、让,体证仁、义、礼、智、信,尊德行而道问学,塑造成就通达君子,传承东方传统女子美德,彰显中华民族文化之光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游泳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韩国海东京畿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南秀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明绍武君臣冢,1955年因兴建体育馆从流花桥附近迁到木壳岗下。被列为广州文物保护单位。君臣冢埋葬的是南明诸王中的绍武帝朱聿鐭和他的臣属等十五人。仅是一块碑石和一抔黄土。明末,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流亡到广州后,于1646年末在广州建立朝廷,年号绍武。后人职责绍武君臣位高才低,只顾物利,不惜同室操戈。绍武朝廷只存了40天就被清兵所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王兴墓原在广州河南南簊村,日久湮没。1952年因基建工程始被发现,墓上有一无字碑。下面墓坑放养了一个大青缸,缸上一块完整无缺的墓志,记载了王兴的事。缸内存有王兴及他的妻妾共十七人的骨灰。后来迁葬到越秀公园木壳岗下。列为市重点保护文物。王兴是南朝时期清军攻取广州时抗清将领,受命永历帝,任命为广、肇、会、宁、阳地方总兵官,挂虎贲将军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两座墓在南秀湖北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由以太广场进入越秀公园“以太”门,前方左手边的“越韵亭”是民族乐器爱好者聚集的地方,游人走过都会驻足听他们的乐奏表演。右手边走过“石径仙踪”牌坊是南秀湖的南岸小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板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可以很好的避免由于树冠宽大,身体上部沉重而导致的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问题,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热带雨林中具有板根的树木十分普遍。在我国云南孟定沟谷中的雨林,具有板根的乔木占乔木总数的60%,如高山榕、大花五垭果、印度橡皮树、红厚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成语寓言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北秀湖、湖心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小鹿广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竹海林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鲤鱼头乒乓球室及露天乒乓球场、草地滚球运动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成语壁图:负荆请罪,胸有成竹,伯乐相马,叶公好龙,卧薪尝胆,刻舟求剑,一箭双雕,自相矛盾,破釜沉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越秀公园北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