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杭州梦同行,浙大研修展新颜

晨曦

<p class="ql-block">  七月,山河、信念、诗篇格外昂扬;七月,生命、青春、热忱格外蓬勃。2021年7月13日微风吹拂的清晨,我们带着七月盛夏的激情,踏进了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启了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中小学校长综合素养能力提升研修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在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业培训部项目主任靳燕妮的主持下,张家界市武陵区教育局副局长 孙泽远、张家界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干训主任张彩虹、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业培训部主任茅晓延和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60余名中小学校长一起举行了开班仪式。</p> <p class="ql-block">  茅晓延主任在开班仪式中讲述了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况、发展方向等。同时介绍了浙江大学的一流学科,并要求我们学员们要提高思想站位,积极培养跨学科人才,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  副班长谷彬彬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班长王宏星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业项目部主任茅晓延互赠纪念品,当班长王宏星将独具张家界特色的砂石画赠予浙江大学茅主任时,我们深知这不仅是一份友谊的象征,更是一份我们对教育美好的憧憬、对未来真诚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50,真正的学习开始了,浙江省正高特级教师、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校长王盛之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场“名师名校长成长之路”的知识盛宴。</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一、数字化智能办学,让教学更精准更智慧</u></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1、智能化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  王盛之校长说:“数字时代正把教育教学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作为浙江省实验学校,我们秉承实验为先,育人为本,服务为上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智慧学校美好教育,围绕‘智慧’‘精准’定制了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系统,感知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精准吸收知识营养、发展核心素养,从而茁壮成长。”听了王校长的话,心想有王校长在的学校的学生应该很快乐吧,用数字智能化办幸福教育。不由地回顾反思,的确,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智能、数字时代,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极具智能化,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不断调整战略,朝数字智能信息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  正如习近平致信祝贺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中所说,强调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数字智能信息化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2、智慧教育,创生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接着,王校长</span>跟我们提出了“智慧教育”的含义,介绍了智慧教育的技术优势-基于数据的精准决策,本着精准、个性、优化、思维、共享、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获得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发展体验,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素养、价值取向的创造潜能人才。他的这一理念,一下子掀起了课堂学习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而这一理念也是王校长 到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担任校长后,他以智慧治理为突破点,提出“美好安吉路 智慧教育者 智能新天地 重要窗口校”的集团发展战略,奋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平台赋能的个性化教育。</p><p class="ql-block"> 短短一年,学校获“全国文明校园”,“省健康金牌校”、市“清廉学校”、中小学“提质增效”奖等,个人获“中国好校长—奉献奖”。</p><p class="ql-block"> 因为敢想、敢干和敢拼,王校长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数字化教学案、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六核智课平台、教师成长工程、校本德育体系、精品社团、拓展课程、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提质强校课题项目、家校助力平台等思想理念,一个个提升全校师生和家长们幸福感的“大招”层出不穷。</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坦言,应对数字时代,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数字时代下的人,如何进行教学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课堂上王校长也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难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的学员提笔记录;有的学员托腮思考;有的学员凝神静听,我想这一定是王校长为我们学员校长们在教育教学路上存在的困惑支了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也告诫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些“智慧”,多些“实践”,多些“创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口的巨人,行的高标</span></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用自己的成长历程,真正诠释了臧克家先生评价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王校长30年如一日,不搞表面功夫,深入教育最棘手的地方,让最贫困、最落后的地方的教育燃起了希望的曙光,让迷茫的孩子对教育有了美好的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心生敬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学员们的所思、所感、所悟</b></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班长王宏星的总结下结束了上午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回味上午的课程,问自己,教育是什么?我想教育就像今天讲课的王盛之校长那样,不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教育,而是用一辈子的智慧去做教育,做智慧教育。</p> <p class="ql-block">  有人曾说,有些人本身看着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我想说,今天下午为我们进行培训的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兼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的王莺,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美的享受,她通过深度对话来为我们解答了“如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二、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u></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对话,人际交往最基本的支撑即是运用语言等人类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对话,校长要善于与教师进行对话,而今天王校长也以身示范,同我们学员进行对话,融入我们,挖掘我们,剖析我们,让我们在对话中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为师情怀,为师热忱</u></p><p class="ql-block"> 整个下午王院长都以站立的方式,对我们进行知识的分享,先从专业知识角度,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好课?然后再用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a、从画图形中了解自己,全景扫描,微格分析</p><p class="ql-block"> b、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学习者</p><p class="ql-block">最后又回到主题,强化对话,让我们学员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去分析他人,在教育路上发现珍宝。</p><p class="ql-block"> 王院长的每一个分享环节就像一部电影,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契合,深入浅出,发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王莺院长说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想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激情饱满站在讲台上分享解惑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王莺院长赠言</b></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下午的学习即将结束,最后副班长戴晓鸿为下午王莺院长的讲课做了总结,在集体朗读陶行知先生的诗句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  从学员们认真的笔记,上课时专注的眼神,我想一定收获颇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时常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其实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者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今天,我们这一群人因为学习集聚在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起成长、一起提升、一起追求完美,正如王莺院长所分享中说言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教育离不开学习,在教育路上,我们要勇为织锦者,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覃鑫</p><p class="ql-block">校正审稿:研修班委会</p>

教育

校长

我们

学员

智慧

浙江大学

教学

学习

王莺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