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广济古桥

岁月如斯一路前行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古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潮州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己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 </p><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我们来到潮州,得以见到这座古老的桥梁。深深感叹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东门</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全貌</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一共有七孔八墩。</p> <p class="ql-block">浮桥</p><p class="ql-block"> 潮州人称梭船 ,共有18艘。浮桥开启时,可通航和泄洪。浮桥关闭时,联通东西两岸通行。</p> <p class="ql-block">民不能忘牌坊</p><p class="ql-block"> 民不能忘牌坊是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为纪念太守刘洵、分司吴均而建立。</p><p class="ql-block"> 道光22年(1841年)韩江洪水将广济桥数个墩冲毁。次年韩江再发洪水,将广济桥部分桥墩冲毁。太守刘洵分司吴均决定重修广济桥。因工程浩大,刘洵吴均动员盐商富户,筹措资金,历经数年,终将广济桥修成。百姓感恩刘洵吴均,在广济桥上建此牌坊。</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桥亭</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现有桥亭30个。形态精美,造型各异。</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上共计有匾额43块,这是古桥的特色。其他地方的桥梁上,没见过这么多匾额。</p> <p class="ql-block">精巧的工艺</p> <p class="ql-block">鉎牛</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上的标志性塑像。</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二年(1724),潮州知府张自谦重修广济桥时,铸了两头牲牛,牛背上镌“镇桥御水”四字,意为镇洪灾。分置在东墩和西墩上。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韩江发大水,那东墩的牲牛,并未能起到“镇桥御水”的作用,而竟被洪水冲走无踪。因而只剩下一只。</p> <p class="ql-block">桥墩</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现有桥墩20个。</p> <p class="ql-block">桥梁</p> <p class="ql-block">桥面衔接处的巧妙设计</p> <p class="ql-block">古石梁</p><p class="ql-block"> 古石梁长13至15米,截面长宽均为1.2米,每块石梁重约50到60吨。在古代工具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把这么重的石梁安放好,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启闭浮桥的机械装置</p> <p class="ql-block">连接梭船的木栏</p> <p class="ql-block">浮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