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忠义勇的颂歌——《三国演义》读后感

The Sea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它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而且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像关羽一样忠义赤诚;像刘备一样重情重义;像赵云一样勇敢忠心……</p> <p class="ql-block"> 忠义之心</p><p class="ql-block">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驱驰时、不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无愧青天。”他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惊天地,泣鬼神。他降汉不降曹,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所软化,不为送马赠袍赐美女所动摇,当得知刘备下落即辞别曹操封金挂印而去;为了与刘备早日团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实现了与结义兄弟的团聚。对此连曹操都不得不感叹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他就是关羽。他的忠义之心,千古流芳。读三国,悟人生。我们也要做忠义之人,知恩图报,轻利重义,对祖国忠诚,对朋友忠诚,用忠诚建构自己的人生基石,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仁德之美</p><p class="ql-block"> “志在五伦存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 ,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他就是刘备,仁义的化身,救万民于水火,礼贤下士,平易近人。首先,刘备施仁政、爱护百姓。在新野时发展生产,让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当时的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刘备携民过江事件更彰显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千钧一发,危急万分。可仁慈宽厚、爱民如子的刘备宁“日行十余里”,却不忍心抛弃随行逃难的百姓,刘备看见百姓拖儿带女,号泣而行,哭喊:“为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刘备仁者形象,跃然纸上。其次,刘备礼贤下士、善待部属。《三国演义》第36回,写诸葛亮送徐庶进曹营见母亲的一段故事时,作者刻画了一段刘备与徐庶依依难舍,为了多看几眼徐庶,竟命人砍倒了一片树林的情节,读来令人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仁者,无敌于天,“惟贤惟德,能服与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刘备确实做到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邪恶的日寇,击败强大的国民党,就是因为他们时刻为百姓着想,得到了民心,最终解放中国,才有了如今我们强大的祖国,有了我辈的幸福生活!我在以后的交往中,也要学会有宽容仁厚的心,多为他人考虑,要乐于助人,做一个仁义之人。虽然我不能像刘备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时刻要以刘备为榜样,拥有一颗宽厚仁义之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勇敢之美</p><p class="ql-block"> “长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这首诗描写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p><p class="ql-block"> 赵云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时,赵云单骑救主,一个人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众多曹军名将与他交手,却奈何不了他,最终救出幼主刘禅。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这是后人称赞赵子龙救阿斗的故事。诗中赞他说:“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中,也有许多像赵云一样的人,为救别人的生命,却舍弃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敢坚毅,共同抗击疫情。一大批医疗工作者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顾大家,放弃自己与家人同乐的机会,毅然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上……他们身上,彰显了了中国人民不惧危险、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今后我也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不惧挫折,不惧挑战,勇敢面对。</p><p class="ql-block"> 仁德、忠义、勇敢,让我们传承一份份中华美德,赏一路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   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叫崔华楷。来自2020级5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的小男孩,兴趣广泛,阅读,书法,音乐,围棋。认真遵守学校纪律,热爱班级集体,积极参加学校或年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现担任5班语文课代表职务,曾获得过“读好书征文活动”一等奖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读书格言: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