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觉醒年代》作为献礼剧,一经播出备受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部剧以“南陈北李”从相识相知到志同道合相约建党为主线,全景呈现了对现代中国产生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生动塑造了一代新文化巨人的群体风采,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将五四新文化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展现得历历在目、酣畅淋漓。将五四青年追求祖国新生、追求民主科学、追求自由解放的初心表现得青春激荡、热血沸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背景下,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行性和必然性;对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 东、周恩来等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作出的流血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觉醒年代》中的鲁迅无疑从历史课本中走了出来,他拿着木牌站在教育部门口辞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18年4月,鲁迅完成了白话文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并发表于《新青年》上。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它是新文化运动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极大地拓展了文学革命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写完《狂人日记》的手稿后累倒在地上……虽然鲁迅的戏份不多,但足以见得个性鲜明。也是通过这部剧,很多观众才知道北大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鲁迅是思想斗士,骨子里藏着不屈和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来如此,便对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剧中一段“人血馒头”的剧情出自鲁迅的小说《药》……砍完人后,愚昧的民众嚷嚷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砍人如切糕!买人血的场面令人触目惊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鲁迅先生的出场非常震撼人,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在看手里的碑拓,却揭示出《觉醒年代》的主题,那些愚昧的民众,就是需要唤醒的人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交锋,织就丰富的时代人物图谱。这组群像生动诠释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绝不仅仅是一批知识分子的觉醒,它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觉醒年代》让我们对“青春”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大钊先生曾在《青春》一文中写道:“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声”。无论何时,青年都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肩负着伟大的使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延乔虽短,直向繁华。这盛世如你们所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觉醒年代》播出后,安徽合肥延乔路上堆满了群众自发献花的感人场景提示我们:家国天下、理想情怀是埋藏于许多人内心深处的青春信仰,一旦遇到合适时机,必定会喷涌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陈独秀送两个孩子去法留学时,镜头夹杂着延年乔年走向刑场的画面,鲜血中绽放着鲜艳的花朵,转过头来看见延年乔年面带微笑“让后人们享受我们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陈延年、陈乔年这一对革命兄弟,为了坚定的理想,为了国家的命运,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电视屏幕上,两人奔赴刑场前的回眸一笑,令无数人泪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主旋律并不意味板着面孔,正能量并不意味高高在上。很多人之所以喜欢《觉醒年代》,乐于成为这部剧乃至这段历史的“追随者”,就在于这部剧接地气、有情怀、有力量,剧中的人物鲜活而真实,富于青春的感召力,迥异于以往一些空泛说教的套路剧情。而那些络绎不绝奔向合肥延乔路献花、留言的人们,不过是借着身边这条道路命名的历史意蕴,去表达内心对于英雄、对于青春的致敬与礼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精神之火需要传递,红色基因需要赓续。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没有英雄,更不能没有崇尚英雄的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中坚力量,关键还在于我们的主旋律创作、正能量传播乃至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景设置,是否真正激活了人们内心积蓄着的能量,是否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引发共鸣?毋庸置疑,《觉醒年代》做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学和艺术创作最大的作用就是镌刻过去,启迪未来。作为一部献礼建党百年的历史大剧,《觉醒年代》为我们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社会背景和艰辛历程,让我们可以细致重温那段激情斗争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觉醒年代》是一部具有思想深度、历史深度与艺术深度的优秀电视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觉醒年代》摘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