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乡村旅行-王万恒(原创)

美友43799096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8日,桑柘镇李家社区党支部、居民委一班人在桑柘镇组织委员李林峰和社区支部书记杨军飞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周边区县参观学习,我们第一站来到黔江的小南海风景区,小南海是一处因地震而形成的高山淡水堰塞湖,也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地震遗址,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1856年6月10日,小南海一带发生6.25级地震,轿顶山滑坡,巨石滚落山谷堵塞河道,形成天然堤坝,进而形成小南海堰塞湖。</p> <p class="ql-block">  小南海水域面积近30平方千米,融山、水、湖、岛、峡诸风光于一体。景区山水相依,秀峰环列,青山碧水,波光粼粼;湖中港湾纵横,奇石林立,景色如画,是渝东南武陵山区难得的湖湖滨美景。景区沿湖靠近公路的一侧修有人行步道,漫步人行步道,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小南海一行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我们第二站来到土家十三寨(国际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东邻小南海地震遗址公园,南邻八面山自然风景区,西过茨竹溪连接武陵仙山,北接渝鄂胜景鸡公山,距黔江主城区约30公里,景区面积为6.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有13个典型的土家院落,这里集居生活着200多户近1000名土家族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十三寨沿板夹溪两岸分布,寨子以半包围品字形、全包围四合院、吊脚楼多种样式。屋顶花屋脊和翘角,四周栏杆走廊,雕栏花窗。原始的土家吊脚楼民居,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山水风光、农耕田园、土家民居、民风民俗。我们在这里品尝了农家美食,体验了土家寨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偶尔体验一下也是很开心快乐的</p> <p class="ql-block">能够站在天下第一陀螺边上拍个照片今生足也</p> <p class="ql-block">吃完中午饭,我们一行来到了黔江冯家街道的寨子社区,这里有国家级4A风景区。除此之外,寨子社区是当地发展最好的村庄之一,通过实地了解和查看,寨子社区的村庄打造的非常漂亮,干净的公路两旁一看望去无边的稻田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让人感受到了新农村发展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寨子社区综合试验示范建设图</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个节气诠释了大自然规律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这是寨子社区的产业“水稻”,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天的寨子社区已经吹响号角,正在向乡村振兴的步伐迈进。</p> <p class="ql-block">寨子社区的电商平台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方便,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服务,村民们的土特产都利用这样的电商平台卖出去。</p> <p class="ql-block">李委员和李家村干部在寨子社区参观电商平台所销售的农产品。</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我们驱车来到濯水古镇,据了解,濯水镇地处乌江主要支流"塘岩河"畔,主要居民为土家族和苗族。古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穿境而过,距舟白机场26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流淌过濯水古镇的阿蓬江发源于湖北利川,是我国唯一的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内陆河,自古与乌江、酉水一起成为沟通三峡地区和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的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濯水初称"白鹤坝",元明之际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来便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该地便已成为川东南驿道、商道、盐道的必经之路。民国二十四年,人称濯水为"濯河坝"。此时,此地已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商贸的日益发达,迅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创造了最为繁荣昌盛的历史,甚至已居于同时期的黔江县城之上,与酉阳龙潭古镇、龚滩古镇合称"酉阳三大名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吃完饭以后来到古镇风雨桥体验一下,通过了解,濯水古镇风雨桥横跨于阿蓬江上,长303米、宽5米,据说是亚洲最长的廊桥,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濯水古镇风雨廊桥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p><p class="ql-block">2013年11月27日晚,有亚洲第一之称的重庆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被烧毁,火灾原因当地群人众说纷纭。风雨廊桥于2014年5月开始重建,于2015年2月重新对外开放,重建后的风雨廊桥依旧魅力无限。</p> <p class="ql-block">黑夜里,灿烂辉煌的古镇廊桥显得格外壮观。图为参观廊桥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体验廊桥以后又来到土家吊脚楼群,据说现存最为完整的建筑是古镇靠河沿建的民居,也就是古镇下街庞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这些吊脚楼建在阿蓬江的河堤上,四五米高的河堤是用条石砌建的,经过了200多年的河水冲打,那些条石河堤没有一点倾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吃了早餐以后,驱车一路来到水车平红色基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水车平红军纪念碑,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红军革命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贺龙元帅革命时曾经住过的房间床铺</p> <p class="ql-block">参观红军革命纪念馆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贺龙元帅栓马的地方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9日中午,我们驱车一路经过鹅池、酉阳的边境,来到彭水的鞍子镇干田村木欧水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一到木欧水,就看见村庄房屋门前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用土瓦、汽车轮胎、红砖砌成的波浪型墙体,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独具风格。</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低起伏的木桥上,瞭望木欧水传统村落全景,犹如人间仙境一般,感觉到了人间天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木欧水改造后的木房建筑,非常别致。</p> <p class="ql-block">木欧水传统村落房屋民宿改造</p> <p class="ql-block">9日中午,我们在木欧水村民家中吃饭后准备返回彭水,图为社区杨书记帮助村民打糯米糍粑。</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在回来的路上我一路感叹,感触颇深,那里的山清水秀,宽敞的公路,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整洁的农家小院,干净的乡村大道,好客的农家人……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向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借鉴。这次旅行不只是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更多的是获得了心灵上的感悟。在这里,我真诚的感谢政府李委员及社区杨书记等领导,你们一路上舟车劳顿,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今后的李家社区以十九大为载体,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党支部杨书记的带领下,在全体党员、村组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下,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我坚信未来的李家一定会发展的更大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