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蓝天”逆行 雪中“送炭”</p><p class="ql-block"> ——大宁蓝天救援队驰援青海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纪实 </p><p class="ql-block"> 侯耀强 张瑜 陈月</p> <p class="ql-block"> 自筹路费、自带车辆、告别家人、逆行灾区,顺利地将大宁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灾民手中,整整六个昼夜的奔波劳碌,收获了灾民们赠送的一条洁白的“哈达”和一句句“瓜中切”(谢谢),而他们却发自内心感到自豪:真的值得!能够光荣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我们不辱蓝天使命!</p> <p class="ql-block"> 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得知灾情后,大宁蓝天救援队队长张英林,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贺星龙,蓝天救援队队员张卫东、冯小杰于第二天驾驶一辆皮卡车,经过六个昼夜的疾驰终于来到青海果洛玛沁县大武镇,将大宁县志愿服务者捐献的100箱方便面和50床被褥完好无损的运到灾区后,使刚刚经历地震灾难的群众感到了温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而队员们不顾旅途颠簸劳累,立即开始分发救灾物资。</p> <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地海拔达到5000多米,他们高原反应都很严重,就一边吸氧一边坚持搬运被褥和方便面,冯小杰嗓子疼痛,喉咙沙哑连话也不能说,只顾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闲,贺星龙把从家里带来的药物分发给急需治疗疾病的灾民,并嘱咐他们按时服药,他还走进帐篷带上听诊器和血压计硬撑着给灾民看病,听说来了山西的医生,灾民们蜂拥而至,自觉排队来到他的面前接受治疗,领取药物。贺星龙临走前将带去的电子血压计、常用药物、体温表都给灾民留了下来,张英林搬运完东西刚卸下头盔还没来得及把帽子戴正,就被两个灾民热情一人一条胳膊“架”到帐篷里,把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递给他说:“管饱吃、管饱吃。”那股发自内心的热情,那种憨厚朴实的笑容,让队员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一路上的劳顿早已烟消云散,此时,他们觉得就是付出再多的辛苦和汗水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 然而,有谁知道,在运送救灾物资途中,突然天气阴云密布,空中雪花飞舞,连续不断的余震致使道路损坏,使他们提心吊胆,缓慢前行,这时,车子还缺了玻璃水,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加油站后停车加水,贺星龙一下车就感到头晕目眩,继而出现恶心干呕症状,他蹲在路旁想吐又吐不出来,立即想到一定是高原反应了,好在,在西宁临走时带了氧气罐,就上车去找。这时候,冯小杰也觉得喉咙里像卡住东西一样,头上冒汗、脸色煞白,呼吸急促,胸脯一起一伏,头歪在驾驶座上不停的呻吟。</p> <p class="ql-block"> 张英林和张卫东加完玻璃水回到车上,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吓懵了,贺星龙吃力地用手指着氧气罐说:“赶紧给小杰吸氧,赶紧着,太危险了。”顿时反应过来的张英林和张卫东心急如焚,手忙脚乱帮助冯小杰吸氧,经过半个小时后,他渐渐的苏醒过来,呼吸顺畅了,脸色红润起来,直到这时,几个人才意识到高原反应在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的时候是多么的可怕!</p> <p class="ql-block"> 因为肩负使命,所以脚步不停,当车子行驶到青海西宁市境内时,由于车辆缺了尿素行驶无力也只能跑50迈以下,他们三个多小时才行驶了100多公里,深夜两点半左右,实在不敢再走了,因为要等到天亮才能找人修车,只得在附近的一个加油站休息。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连续奔波,他们终于累倒了,躺在地上和衣而睡,没有枕头,没有灯光,外面风雪沙沙作响,成了他们最好的催眠曲。这一排溜倒头睡在加油站的照片被微信朋友称为蓝天“最美睡姿”。</p> <p class="ql-block"> “灾害无情人有情,在为青海地震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的一周时间内,我们带着大宁县人民的爱心,昼夜行驶1000多公里赶赴青海灾区,路途中克服了海拔4677米的高原反应,到灾区感受到了灾民们朴实的情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安全返回了,我们是一群‘蓝傻子’”大宁蓝天救援队队长张英林感慨地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