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缘 (陈拥军撰稿丶摄影)

阿杜CYJ

七月,俗称“荷月”。盛夏时节,梅雨中的上海。荷花,低调的从容,低温的粉白,雅若一位隐修的女子,不与陌上千红争艳,默默而清艳地开在幽寂的水池。一种寂寞的美,力透光阴的凉薄。 我喜欢荷花,她纯洁的灵魂,带着一点禅意,散着柔美的佛光;嫣然浅颦,不发一语,已是众生倾慕的姿容。凝神相望,蓦然所思:原来世间寂寞,亦可如此美好端然的模样! 荷花,芙蓉、芙蕖、水芝、水华、泽芝、中国莲等。此外,以外形特征命名:荷花、芙蓉;以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以高雅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其他方式命名:比喻荷花品性难得,称之为金芙蓉和草芙蓉;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称为溪客、静客。是夏季里最美好清贵的花。莲花,气质优雅,品性高洁,被人誉为“花之君子”。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不倦描写和咏颂荷花。唐诗宋韵,汉赋元曲,关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南唐•李璟《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唐•来鹄《偶题二首》中“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周密《西塍废园》中“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中“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诗人的每一首诗,每一句词,每一段情,把荷花清逸超凡的风骨神韵,描画得淋漓尽致! 林清玄的《清净之莲》有语:“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心似一座荷花蒂,那里有一份最纯美的安放。一种植物姿态的生命,在每一分钟里高贵,演绎一世的绝尘风华。 我喜欢荷花,她不慕以名利、淡泊处世,怀着对高尚情操的崇奉,不被浑浊世事所玷染。中学时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此对荷花有着特殊的感情,每逢这个季节,就会想起朱自清“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的场景,这种传神地描写,就会让我心旷神怡地拿出相机拍摄。 这么多年,为了拍好荷花。我曾去过上海嘉定南翔古猗园、松江新浜“芙蓉镇”、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荷塘”拍摄。 几年前,我还专门去花鸟市场买过一盆,每天观察她是容貌,记录她的成长过程,这真姑娘“女大十八变”,美艳又漂亮。然而,次年这盆荷花只长绿叶不开红花。经咨询:每年要换土选藕、发芽施肚,方能开花。了解到荷花有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有不叹世炎凉、时乖命蹇的安身立命之质,也从此更欣赏古人赞美荷的不尽诗词。然后,观赏到齐白石的荷花简洁疏狂,骨力苍劲,张大千的荷花温婉飘逸,慈悲清静大作。忆于形,识于性,更坚定了我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少年时,凭着喜欢荷花之情,便开始尝试画荷花,从简笔画到油画,每每画成之后便是失意之时,一时总不得缘由,所做之荷形而欠韵味,想是与荷少处之故。现今想来单凭“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能把荷画好,不过是闭门造车罢了。 步入退休的我,不自觉地慵散起来,没有年轻时提笔绘画的冲动激情,恰巧自己从事数码摄影多年,便开始了从用笔画荷,走向了用光影定格荷韵的生活,重续荷缘。 而今,每当拿出自己以前拍摄的荷花作品,总感受缺乏韵味。于是就不断摸索拍摄技巧,想用诗意方式表述我的衷爱。我会不断地观察荷花盛开时姿态,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读其形,观其意,恰如灵魂与形体之间,若即若离,表现荷花灵魂。 我力求每一张荷花照片,讲述一个故事。通过写意的手法来展示荷花灵魂,用照片来倾诉我的初衷。人世间,每一人皆是精灵,在沉浮间前行,也诠释人的多面性,读其面,还是读其心,但那个是真,那个是假。波涛汹涌,暗流涌动,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初心?恰如世俗蒙蔽双眼,眼见为实吗?一路走来,且行且珍惜,渐行渐高 ,但所到之处,皆留下芬芳。 忆荷寻花,绘花拍荷,如今用光影记录下荷影、荷梦,以展现荷韵。真可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样的美好季节,我愿将以醉美欣喜摄进影集,静放于唯美的时光,伴随着年华淡淡老去。 初心不忘,愿荷花长开,盼荷韵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