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甘肃之———嘉峪关

相逢一笑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在敦煌的游览,我们沿着河西走廊往西,在瓜州县城品尝了产自西北当地的西瓜、甜瓜等水果,吃了正宗的兰州拉面后,继续沿着连霍高速行驶360多公里到达了嘉峪关市。</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景区位于嘉峪关市以南六公里一条山谷中地势最高的嘉峪关山上。她与相距万里位于渤海岸边的“山海关”,遥遥相对,各镇东西,,齐名中外,是河西走廊第一关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城楼始建于明洪五年(1372年),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整体呈“回”字形,城墙高10米,宽数米,主要有内城、外城、城墙、箭楼、瓮城等组成。城楼高达雄伟,在黑山、祁连山的衬托下,更显得沧桑与壮观。嘉峪关见证了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的纷争与融合,承载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p><p class="ql-block"> 与嘉峪关相距十多公里处还有一处悬臂长城景区,据说也特别壮观,但由于这次时间安排上不合适就只好放弃游览,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也许每一次旅行都会有遗憾,总有看不到的景,听不到的故事,旅行是这样,人生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一进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雕像,这是镇关将军冯胜。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率部一路西征,创建了嘉峪关城,并在嘉峪山麓西之余脉,九眼泉岗源上建关筑城,从此结束了嘉峪关地区有关无城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东闸门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用石条和砖垒砌而成,墙壁上嵌有36根支柱,门顶塔有方木棚架,门上建有闸门楼。</p> <p class="ql-block">光华门楼,又称光华门,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楼高17米,为明代德元年(公元1506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朝宗门,因东瓮城门“额刻”“朝宗”两字而得名。含义为“孝忠朝廷,忠于君主”,该门不于华光门直通,成为内城的一道放线。</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又名文昌殿,明代建筑,楼的四周装有精雕窗花,楼外有回廊。</p> <p class="ql-block">角楼,又叫戌楼,健在内城四隅的角台上,是守城士卒站岗放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建于明隆庆年间,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是明代建造规模,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军事城堡和重要军事要塞,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p> <p class="ql-block">巍然雄关横卧戈壁,两侧城墙与群山接连,朱色城楼高耸屹立,映衬着远处终年皑皑的祁连雪峰,真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是从万里外的山海关延伸到此的长城大西北的终点,蓝天、白云、戈壁、雪峰,凝聚成磅礴之气,浑扑之风,雄性之情,谱写成永久的壮丽。</p> <p class="ql-block">面对天下第一雄关的气势,不仅让人想起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羗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抚摸着沧桑的城墙,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思绪回到了千年前那个漠北要塞,沉沙飞扬,金戈铁马的年代。“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戌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林则徐)。</p> <p class="ql-block">和其它城楼相比,嘉峪关城更多的是体现了西北汉子般粗犷的形象,大气壮观。登楼远眺,苍茫的戈壁大漠,连绵起伏的祁连山,风景独好!赞叹之余,又会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离开嘉峪关的早晨,绚丽的霞光映红了天,也映红了这座美丽而伟大的城市。朝霞意味着希望,让我们都拥有好心情,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