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杭州恒庐研学(十七)

碧野

<p>参加观鱼首期研学,从线上学习来到了线下杭州恒庐学习。为期四天的学习,感觉从一个不认路的人,有人领着认着路走进了大门,抬头再看,全都是要从头学起的东西,始觉学画的辛苦和不易。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努力学画兮。</p><p><br></p> <p>观鱼首届研学典礼·杭州恒庐美术馆,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正式开始。有中国美术学院的校长和老师的老师来捧场。全国各地有还三十多个学员到场。</p> <p>西湖边上的恒庐,马路对面就是西湖美景一一柳浪闻莺。</p> <p>吳老师在手机上点评我画的九头鸟和大笔触叶子。一只鸟和两片叶子入法眼。</p> <p>线上同学们的画展,老师在点评。</p> <p>参观潘天寿先生纪念馆。老先生作画的场地真大,傢伙一应具全。</p> <p>迎门潘老先生的一幅画和一对联。</p> <p>上午宗霖老师现场作画竹子,并点评同学们的作业。我带了所有的作业,老师点评了一部分,下午就有当地的同学回家取画要老师点评了。</p> <p>教没骨画法的晩黎老师在讲她的画。画上有五种花,姿态各一,是老师的得意之作。</p> <p>象之教师在写生。柳浪闻莺的一个小山水景。他河南人,象之我以为是豫的意思,今天看巜林泉高致》始知也有作画的意思,他这个名取的好,寓意好。</p> <p>象之老师的大作,同学们都在画前做这个动作拍照,我也一样,拍了一张,看上去有点憨啊。</p> <p>山水画现场教学。</p> <p>晚黎老师的现场画·梨花。有点日本画的味道,画在绢上的。新学了一种技法:冲水法。</p> <p>第一次在绢上画画,画面太小,也是梨花,花和枝干是我画的,后来画底部太大,无法处理,老师帮我加的坡,看上去才顺眼了。</p> <p>西湖边上写生课,老师一支毛笔一点墨,对着实景画下来,那叫一个绝。</p> <p>腼腆的象之老师,其实就是个大孩子,画到高兴处还会哼个小曲,称同学们为兄弟。</p> <p>晚黎老师的花草写生课,画了一种阔叶植物,开着紫色的小花,大家都不认识这花,老师也说她也不认识,大家都有点盲然。后来我找到识花君,说是竹芋,更全的名叫绒叶肖竹芋。</p> <p>西湖边上写生课合影留念。我们大家有从内蒙、东北、武汉来的同学,绝大多数还是杭州附近的同学。</p> <p>写生课后同学们的自习课,有画竹的也有画花的,老师在一旁指点。气氛好,效果也好。</p> <p>象之老师临摹的古山水画。</p> <p>老师讲解巜千里江山图》,从作者王希孟讲到画的颜料,又讲到画的历史,真可谓一绝,可老师又说《富春山居图》比这个更好,是老大,我则认为各有千秋。王希孟用半年时间画的千里江山,画完人也累死了。黄公望有九年时间画的富春山,五日一石,十日一水,放现在小学都毕业了。</p> <p>没骨画法:不打底稿,不勾轮廓,用笔将水和颜色混为一体,重在蕴意,依势形成。</p> <p>吴老师在讲潘天寿先生的画:石头方硬,自成一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