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评火爆!“每4个同学就有1人通过初审”,新一届考生如何抓住?

散步团队

今年,强基遇冷,多校出现断档现象;然而随着高水平院校的不断加入,招生条件较强基适合更大群体考生,所以今年综评火爆,有近14万人次通过初审,而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为35.9万。虽然两者无法直接比较,但也是侧面说明综评这种招生方式的受欢迎程度。<br><br>那下一届甚至下下届考生该如何把握综评的机会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综合评价的报考现状与备考建议!<br><br>各高中综评申报情况<br><br>根据今年各综评高校公布的初审通过名单,统计了江苏省内各市高中的综评申报情况。<br><br> <font color="#167efb"><br>1 学校和城市分布</font><br><br>从上表可以直观的看到各高中的名字,所在城市,以及各自的报考情况。<br><br>大家可以明显观察到表格上的这些学校,都是自己所在市那些实力强劲的高中,比如说南京的中华中学,南师附中;盐城的滨海中学、盐城中学;苏州的第十中学、西安交大苏州附中。<br><br>这对应的是综评的报考条件之一,比如南京工业大学:四星级中学学生,高中阶段有三个及以上学期的期末成绩综合排名位列年级历史等科目类或物理等科目类学生中前20%(含)。<br><br>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实际上每所院校都会给出2-4个报名条件,而考生只要满足其一即有可能通过综评初审。<br><br>备考建议一:所以家中孩子在四星高中的家长就要现在开始多多关注综评了!可以多和同校的其他家长交流学习经验、目标院校、初审准备情况等内容,虽然孩子分不出精力准备这些,但是家长提早了解这些是肯定没错的。<br><br>我还在其中将出现频次比较高的两个市进行了颜色标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南京,在前50名里,一共有15所南京的学校,其次是盐城,说明这两地综评申报的意识最高,氛围最浓厚。因此这两个地市的家长就更应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多了解多元升学途径。在开启大学校门的路上,多准备一把钥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br><br><br><font color="#167efb">2 三项“入围”数据</font><br><br>表格右侧的“入围人数”“入围人次”以及“人均入围”三项数据,也暗藏着给大家的报考启示。<br><br>为什么这样说呢?小编给大家详细分解。<br><br>首先是入围人数,排名最高的滨海中学,入围人数超过了300人,后面的9所高中基本也都在200人以上。假如每所高中的高三段学生按800人来算,说明,在你家孩子的学校里,有四分之一的同学通过了不同院校的综评初审,而每所高中在申报的真实人数肯定远不止这200多人。<br><br>换句话说就是,身边每4个同学就有1个通过了综评初审。家长们是不是感受到了那么一丝危机感?<br><br>再看“人均入围”,它指的是入围人次与入围人数的比值,反映的是每位考生的综评院校通过数量。在这项数值上,以滨海中学2.06为首,后面院校均在1.5上下浮动。<br><br>这说明每位考生通过了不止一所院校的综评初审,同时报考数量肯定也在两所以上。从这就可以看出另外一个备考建议二:在条件和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多所院校的综评申报。<br><br>要知道,南京金陵中学的一位考生通过了11所院校的综评初审,通过3-6所院校的孩子更是一抓一把。<br><br><font color="#167efb"><br> 高校初审通过率</font><br><br><br>除了以上部分,还给大家统计了今年部分省内综评院校的初审通过率。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到,省内这几所院校的综评初审通过率都非常高,最高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达到了51%,最低的江苏大学也有31%的通过率。<br><br>因此这里大家可以再总结一个备考建议三:如果在没有明确想要填报的院校和具体专业的要求上,家长们可以尽量选择初审通过率高的院校,毕竟只有先通过初审,才有被录取的机会。<br><br>但是通过率高并不代表初审材料的准备就相应的简单,反而更需要家长好好准备,在众人中快速脱颖而出。<br><br>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综评

初审

院校

入围

高中

通过率

家长

考生

中学

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