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一早从九寨沟出发,司机说120多公里,翻山越岭到达黄龙是上午九点。 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鼎下,最高处海拔5588米,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山雄峡峻,长约3.6公里的沟里遍布碳酸钙华沉积池,并且像梯田一样顺山铺陈,层层叠叠,连绵不绝。池水色彩随着四季景色和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幻化,被誉为“人间瑶池”。<br> 黄龙沟大门处的海拔高度是3070米,比九寨沟高800米,黄龙寺的海拔高度要3558米呢。<br>队伍分成两半:勇敢者坐缆车准备登黄龙寺、五彩池;不敢造次的,顺路往上爬,走到哪里算哪里。我们选择了保守队,导游安慰说,景色大差不差,安全最重要。 刚走进景区大门,一只松鼠突然跳到了栈道中间,抬头望着我们,围着我们转 几个人都赶紧翻包找吃的,越着急还越掏不出适合松鼠的吃食。 终于找到了饼干。小松鼠急急地啜食着,然后抱起一块,“倏”的一下就窜上了高树。 进大门后的第一个景点:迎宾池。<br>十分令人失望,几汪浅水。没有了流水冲刷,池底肮脏,要多难看有多难看。<br>环卫工人告诉我们,地震后黄龙水小了,加上这个季节山水还没下来,下个月进入雨季就好看了。 所幸池边的林子里各种野花还开得灿烂,焕发着生气。 往上走了一段,好看了许多。<br> <div>栈道下的钙华坡上也有了薄薄一层流水。</div>黄龙沟从上到下整个铺着栈道,游客沿着栈道走,有时沿着沟边,有时就在景观之上,既保护了满沟的钙华沉积,又便于游客观赏。 换个角度拍过来,还是不错的。 往上是飞瀑流辉。 兴之所至,摆个POSE。 其实还有力气,但要上到顶太费劲了;能上多少上多少吧,又确实有点“审美疲劳”,不像九寨沟那边处处引人。 几个人下山休息一会儿,魏华又忍不住翩翩起舞。 <div>再见,黄龙!<br></div><div>我们已然收队,“奋进队”可正挺进黄龙寺。下面我就用群里的图片记录队友的足迹吧!</div> 黄龙寺、五彩池,海拔3576米。 五彩池由690多个大小不同的海子组成,面积21000平方米,是黄龙沟景区最精华之处。 画家笔下无,人间绝世有。的确是“人间瑶池”。 团友毛豆把我俩的照片P上了五彩池。让我们神游最高景点,真是令人难忘!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里面还设有免费吸氧设施。 娑罗映彩池 金沙铺地,气势磅礴的又一奇观。<div>长达2.5公里的脊状坡地上,布满一层层乳黄色鳞状钙华体,山水漫流,满谷金光闪耀,恰似一条巨大的黄龙从雪山上飞腾而下,一块块鳞状隆起,好似片片“龙甲”。“黄龙沟”应该是这么来的吧。</div> 洗身洞。看到瀑布中间那个洞了吗?据说佛道二教均有高僧到此沐浴净身,承受天地灵气,面壁修身参禅。<div>从科学上说,这里确实是一处地质奇观,是世界最大的钙华壁。金沙滩下泄的钙华水,到这里突然跌落10米,形成宽40米的钙华塌陷壁,十分壮观。崖壁上的洗身洞高一米,宽一米半,洞内布满钟乳石,科学家考证为亿万年前古冰川的一个出水口。</div><div>又传,妇女入洞洗身,可得贵子(这简直是亵渎之说)。</div> 莲台飞瀑。既如吉祥的莲花宝座,又似嬉水龙爪。 从五彩池下山,团友们的美照挤满了群微信。按导游地图看,景点很多:映月彩池、玉翠彩池、盆景池、明镜倒映,等等等等,自己没去,一 一对上号很难。<div>反正都是彩池,一句话:美不胜收!就一并展示在这里吧。</div> 从黄龙回成都的路上路过叠溪海子。<div>叠溪海子原来是古代一座边防重镇——叠溪城,汉代为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后隶属茂县,历代有重兵把守。<br></div><div>1933年一场强烈地震使岷江两岸山体崩塌,掩埋了叠溪城,把岷江拦腰斩断,留下了如今我们能观赏到的高原地震湖——叠溪海子,被称为“最美地震遗迹”。</div>叠溪海子,海拔2258米,长12公里,平均深度82米,最深处达98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现在是九寨沟黄龙景区的著名景点。<div>我们在观赏这道独特风景时,应该同时为当年的近万名殉难者哀悼,他们的冤魂被深埋于海子底,或被冲进滔滔岷江。<br></div> 叠溪海子边有牧民牵着白牦牛供游客照相。看到萌萌的小白牦牛,奶奶们又忍不住年轻了一把。<div>“天下白牦牛,唯独中国有”。作为世界稀有的遗传资源,我国把白牦牛单列为不同于高原牦牛的国家家畜品种的美誉。藏民们认为白牦牛是山神的化身,称之为“高原白珍珠”。</div> 难忘的九寨沟黄龙之旅。<div>庆幸:虽然有担心,仍终于决定参加了此行;虽然没有尽兴,毕竟除最高处外都幸得一见。</div><div>绝世美景!人间仙境!不到此一游绝对是终身憾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