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的旅行(八)

培如

<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张家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开了银川沿京藏高速(G6)继续前行,经乌海市转东察高速(G18)直奔鄂尔多斯。路上车辆逐渐多了起来,一些重型货车浩浩荡荡呼啸而过,似山崩似海啸,极速行驶在运煤的道路上,似乎在告诉我们你脚下可能就是煤炭的第二故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经过银川浩浩荡荡一路北上,经老牛湾急转向东飞流直下,再沿包头城南疾驰而过回身向南奔腾不息,鄂尔多斯就在黄河母亲三面环抱中生息繁衍,汉朝时期这里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由于这里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并存,形成独特的鄂尔多斯区域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独特的黄河历史文化。我们沿乌荣(G18)高速离开了西夏古国的都城——银川,驶向草原城市鄂尔多斯,慢慢从黄土高坡走向黄土高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将近5个多小时的奔波,行程400多公里,傍晚时分赶到鄂尔多斯,在哪等候的老同学相见格外切亲,昔日同窗同学现在天各一方,当年为了事业追求理想,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挥洒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如今虽然已是两鬓斑白年过花甲,但他们身上仍然散发着年轻人的朝气。晚宴很丰盛大多是当地特色以牛、羊肉为主,完全是蒙古族风味,老同学还是以当地的习俗给远道而来的朋友敬酒,唱着敬酒歌,歌声在热情的氛围中飘洒,在满满的回忆中激荡,今天虽然相聚,明天又要分手,日夜轮回,只有思念最长久,把我们的祝愿,我们的友情全部注入这杯酒,高高举过头顶,永远珍藏在心里,哪怕相隔千里万里,但我们的心将永远连在一起。酒至半酣,同学又跳起了蒙古族舞蹈,双臂在头顶上翩翩翻飞就像雄鹰在蓝天里展翅飞翔,抖肩曲臂手腕上下舞动犹如那洁白的羊群奔跑在绿色的草原上,跺脚抬头挺胸象征蒙古人粗犷豪放的马背民族精神。老同学们载歌载舞,群情激荡在这蒙古族的故乡度过了这难忘的一夜。一首“鸿雁”一直陪伴着我,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在同学们的陪同下,来到成吉思汗陵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的陵墓座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周围牧草丰盛,牛羊成群,蓝天白云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格外庄严,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象征成吉思汗一生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民族的英雄气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陵园门牌楼,就像战场上的第一道防线,守护着整个陵园就像当年固国戌边一样,人们经过这里表情庄重肃穆,牌匾上“成吉思汗陵”是由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的爱骑——白色神马,据说受过成吉思汗的禅封,是天神的化身,格外受蒙古人的遵崇。</span></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门景造型呈“山”字型,高耸的成吉思汗雕像跃马腾空而起,顶天立地气壮山河开天辟地凝实厚重,寓意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征战戎马一生,逝世后他的陵墓也排成战斗队形,就像出征的将士严阵以待,只要一声号令,仍将排山倒海所向披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据说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远征西夏途径鄂尔多斯,被这里优美景色所吸引曾吟诗一首: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化之乡,衰之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帮。他逝世后人们按照他的遗愿果真就葬在了这里,他的族人为他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没有留下陵寝和宝鼎,在这片丰美富饶的草原上留下了他的衣冠冢,800多年来达尔扈特人一直守护着成陵世袭更替,供奉着他的陵寝并一直守护着这块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率领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1206年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逝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毛主席当年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就是成吉思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吉思汗的一生,结束了自唐末以来400多年长期分裂的战乱局面,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华民族的版图,不但象征着蒙古民族的统一,也标志着中国的长久统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观完成吉思汗陵寝,同学已在宾馆准备好了午饭,最让我难忘的一道菜是一盆手把羊肉,上桌时还微微冒着热气,一大块羊肉摆放在盆中象征着蒙古人的粗犷豪放,汤鲜肉嫩称得上是一道极具民族风味的特色菜。我以前很少吃羊肉尤其是肥羊肉,心有畏惧,光看迟迟不敢动筷,同学可能看出了我的疑虑,告诉我们这里的羊吃的是高原草,喝的是矿泉水没有污染,这样的羊肉没有膻味尽管放心享受,先尝了一小口,果真鲜美而不膻,肉肥而不腻,原汁原味汤鲜肉嫩,随后放心大胆的吃起来,学了学马背民族激情豪爽的性格,大口吃肉大碗喝汤,直吃得激情满怀,喝的豪爽奔放,这就是在草原,在“很多宫殿”的地方,吃的最美美、最难忘、最好吃的手把羊肉,那个味道那个气势现在回想起来至今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饭后来到“响沙湾”,蒙古语称为“布热艺哈”意思是带喇叭的沙丘,位于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蒙语的意思是“弓上的弦”。响沙山高110米坡度45度,呈月牙状形成很大的沙山回音壁,向下滑动便会听到犹如飞机掠空而过的轰鸣声,当你用双手猛力插向沙子时,便会听到“哇哇”的蛙鸣声,响沙湾因此而得名。又有传说在很多年以前,千余喇嘛在此诵经,击鼓吹号,忽然狂风大作,顷刻间将寺庙掩埋在沙漠之中,众多喇嘛不得幸免而冤魂不散,至今击鼓吹号的声音穿越了时空,停留在这沙山上飘荡回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进入景区坐的是沙漠越野车,就像海盗船在沙海里横冲直撞,只有在这里,没有信号灯、没有限速标志,只要跟着车辙跑就不会有人干涉你,沙漠车在路上很颠簸,人们在车上左摇右晃满脸的惊恐不时发出尖叫声,惊险刺激尽管如此,仍然让人兴奋不已,只觉得时间太短还没回过神来已经到站了,多少有点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国最有名的三座响沙山,有敦煌“鸣沙山”的雄伟,宁夏的“沙坡头”的壮观再就是鄂尔多斯“响沙湾”的秀美,穿着防沙鞋慢慢行走在沙漠中,看着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金黄色的沙海与天相连,一派壮丽景象。看着孩子们从沙山上快速滑下,挥舞着双手就像船儿劈开层层波浪,自由自在的傲游在沙海之中,脸上写满了惊喜激荡兴奋好奇和神秘的感觉,洋溢着幸福纯真的笑容在太阳的余辉下犹如脱缰的马驹奔驰在那辽阔的草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多停留,坐上沙漠小火车返回景区门口,在依依不舍中告别了鄂尔多斯的同学和朋友,重新启程一路向东去寻找草原上最美丽的希拉穆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告别响沙湾上包茂高速一路向北,路过包头想起了一部电影,“草原晨曲”,歌中唱到“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草原万里翻绿浪,水肥牛羊壮”。谁想到五十年代初老一辈建设者们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苍凉的地方,战天斗地白手起家,神话般的“草原钢城”在这里崛起,成为我国最早的第二大钢铁基地——包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包头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黄河流经城南在这里拐了个弯向南疾驰而下,我们从这里过黄河继续向东,沿京藏高速直奔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首府,蒙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有着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位于华北西北部,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外名城。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胡服骑射的诞生地,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当晚在同学的安排下入住内蒙古宾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稍作休息,有的在同学的陪同下去了昭君墓,我们没有去,想到最近的草原去看看,见宾馆有一日游的介绍最近的就是希拉穆仁,不愿开车了图省事就报了个一日游跟团游。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呼和浩特西北80多公里,在包头市的辖区内,是离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草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属高原沙漠草原,车辆穿行在阴山山脉中气候非常凉爽,看着窗外山峦树木从眼前一晃而过,慢慢的消失在身后,一阵阵凉风紧随而来带着山里的清凉味道,大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气势。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说明阴山的险要和戌边将士固守疆土的英雄气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辆停在了希拉穆仁草原接待处,随车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游玩攻略,这只是草原的边缘,要进入草原还得租马骑,车辆是进不去了,要是不骑马,就在这安排就餐,什么时候回去就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你们。打听了一下租马的价格,价格不菲,询问返回来的游客,就是骑马走根本跑不起来,找不到策马飞奔的感觉,更没有草原民族彪悍豪情驰聘疆场的气势,我们放弃了骑马进草原的打算,在草原的边缘怀着一种十分不忍而又无奈的心情远远的望着草原深处,这次来的目的就想近距离接触草原,在蓝天白云下,在洁白的蒙古包旁留下欢快嬉笑的身影,看来难以如愿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希拉穆仁草原沙化比较严重,政府为治理草原沙漠化,保护草场资源,减少对草场的损害,限制牲畜总量,发展马、牛,减少羊群,逐步恢复草原功能而采取的一项举措。从前的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现在只见牛羊难见草低野花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接待处,导游为我们安排了午餐,很简单。餐厅很大,不远处传来了蒙古族风情的歌曲伴随着马头琴悠扬的琴声在餐厅里激情回荡,一对身穿蒙古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正在这里举行婚礼,新郎体态敦厚按当地的习俗正给客人敬酒,新娘躲在身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频频向客人举杯,这时一阵喧嚣,一对烤全羊在餐厅人员的簇拥下被抬上餐桌,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把婚礼的气氛推向高潮。烤全羊是草原民族招待宾客的最高规格礼遇,人们的目光一下子投放到了烤羊身上,只见周身色泽红润,酥脆鲜嫩香味四溢,关注烤羊比关注婚礼更具吸引力,主持人按照草原礼节、礼仪在热烈的气氛中为新人送去祝福,为宾客带来欢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草原婚礼的喧闹声中我们离开了现场,离开了草原,离开了希拉穆仁驱车返回呼和浩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八月十号我们从呼和浩特驱车返回石家庄,因张石高速没有通车,只能从张家口绕道北京走京港澳高速,下午顺利到达石家庄,结束了一路向西的旅行。这次旅行历时二十三天,穿越了七个省(三个自治区),行程一万多公里,可以说经历了四季,穿越了东西,越过沙漠,翻过高坡;江河湖海,脚下流过;高山缺氧,我们挺过;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香音之神,胡旋蓬舞;秦砖汉瓦,苏木哈克;天山论道,穆王来过;汉皇宫妃,瑶池欢宴;西部雄关,地势天成;昭君出塞,胡服骑射;一代天骄,弯弓骑射;麦积烟雨,孤峰突起;高山湖泊,人间净土;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汉渥洼池,沙山环抱;九曲黄河,环绕华夏;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大好河山,雄伟壮丽;一路走来,心情激荡;如诗画面,心中萦绕;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旅游结束;何时再来,整装待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