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光辉历史涵养初心 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 ——记延安红色革命基地教研之旅

一抺青苔(伟娜)

<p class="ql-block">  踏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守护红色江山,推进红色事业。2021 年 7 月 8 日,我校六年级全体教师及校委会相关人员一行35 人,在梁延琴副校长、兰志丽主任、马志杰主任等几位领导的带领下,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延安,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主题的全天教研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明确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培训公司充分利用延安及周边的革命历史资源,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廉洁从教,奋斗担当的革命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品德修养;坚定了我校“坚守精神追求,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做好和谐团队、文明团队、奋进团队建设”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培训活动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体验、研讨交流、访谈互动等多种方式,对教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育心立德明志。</span>在百年大党华诞之年,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此举恰逢其时。</p> <p class="ql-block"> 早晨9点多,我们抵达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原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园林式的革命纪念馆内,葱郁的枣林,仿苏的小洋房,形态逼真、气宇轩昂的五大书记铜像……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p><p class="ql-block">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过凝聚众心的“整风运动”,自给自救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奠定革命基础的中共“七大”,领导全民同国民党顽强斗争……沿幸福渠参观五位书记旧居,清一色的泥坯房内陈设极其简单,但墙上发黄的合影、往返地记录表、墙角陈旧的沙发、纺车记录着他们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在枣园西沟脚下,当年毛主席做《为人民服务》演讲的讲话台前,我们认真聆听了任瑞教授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及张思德精神》现场教学,悉知了特殊革命时期,我延安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彻悟了生命的意义;懂得了重塑事业观、政绩观的重要性。在集体朗诵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时,全场学员肃然起敬、陈词慷慨激昂。</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一点钟,我们在枣园东方红大剧场体验了大型实景教学课程《红秀延安》。剧目以主人公视角高度、实景模拟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还原了战乱年代青年们为了理想与使命投身革命,奔赴延安,开展生产、学习、生活、战斗、牺牲的感人场景。全覆盖式立体表演空间、史诗般恢弘的场景、极具突破性的剧场格局,将静态的平面展览变成真实的历史追忆画卷,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视觉盛宴,剧中怀揣梦想、决然辗转延安的上海姑娘白雁鸣,穿越生死线、奔赴会师地的革命战士欧阳坚,用生命在战火与硝烟中坚持保卫家园的栓柱……他们在延安书写的各自青春故事的史实向观众全方位的诠释了延安精神的磅礴与厚重。这部剧是关于一个人的经历、一群人的故事、一座城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血脉的历史文化;是一部青春的圣经、理想与使命的苏醒史。</p> <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中,巍巍的宝塔、滚滚的延河、沉默的窑洞、吱呀的纺车、见证了先辈们绣红星在心,织锦绣河山的壮志豪情。感慨今日斗转星移的瞬息万变,惊叹昔日民族救亡中的视死如归!历史的长河中,白盈盈的羊肚肚毛巾,揩不干军民融合的热泪;热情奔放的秧歌,渲不尽解放区艳阳天的喜庆;黄河咆哮的声音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旋律,“我的生命与这土地同在”的誓言是扭转中国乾坤的力臂。泪目中觉醒,英烈的灵魂就在那闪耀的红星、飘扬的党旗上,它是一道光,是一粒种;是我民族复兴,再圆中国梦的薪火。</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多,我们至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了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旧居。温文尔雅的程芳教授现场教学《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用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向我们讲述了陕甘宁边区党群关系的转变历程。正是这种关系,凝聚了民众的力量,孕育了革命的种子,被誉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如习主席所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军民同心同德,终于粉碎一切反动势力的纸老虎,取得了全民族的解放胜利。</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是南泥湾党徽广场,刘国晨教授实景教学,重点讲解了南泥湾精神及其实际应用。难以想象,三五九旅是如何靠着一把撅头,一杆步枪,一撮小米将昔日的“烂泥湾”改造成今日的“陕北小江南”?奇迹般蜕变的南泥湾承载了太多,它告知后人: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要自力更生,就要有创新;要艰苦奋斗,就要敢艰苦创业。</p> <p class="ql-block">  红色培训之旅圆满结束,返程途中红歌飞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今日追忆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故事,倍感与国共命运,同民共呼吸之真切;延安精神必将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激励鞭策我辈:立足岗位、做好本职,没齿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之责任重大!</p>

延安

红色

革命

使命

赓续

枣园

南泥湾

实景

历史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