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疏松症状及一般治疗

南县神外神经介入戴医生

<p class="ql-block">骨质疏松这种疾病往往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越来越大骨骼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用专业的话来说,骨质疏松就是骨骼当中的基质含量出现了显著降低的情况,不过骨骼里面的矿物质含量是处在正常水平的。那么,腰椎骨质疏松的症状都会有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旁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p><p class="ql-block">(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p><p class="ql-block">(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p><p class="ql-block">(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骨质疏松X线表现:</p><p class="ql-block">骨松质中,骨纹理将变得稀疏,甚至消失;</p><p class="ql-block">在一些特殊部位,骨骼形状将发生改变,如变的更细,或在椎体部位出现双凹征。</p> <p class="ql-block">骨质疏松X线表现</p><p class="ql-block">骨骼与周围组织之间比较,影像对比的对比度较弱;</p><p class="ql-block">骨表面如柚子皮一样的一层皮,称为骨皮质。骨质疏松时,骨皮质的厚度将明显变薄;</p> <p class="ql-block">实验者对134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19例患者完成研究,而15例患者因药物过敏及经济原因等情况选择退出。研究者把119例患者分成4组,其中有3组口服不同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第1组使用钙片+活性维生素D+口服双酸盐,第2组使用钙片+活性维生素D+静脉</p><p class="ql-block">使用双酸盐,第3组仅使用钙片+活性</p><p class="ql-block">维生素D),另1组是完全不用抗骨质疏</p><p class="ql-block">松药物,结果是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分别为:3.7%、3.1%及28.57%,而没有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对照组是41%,与文献结果43.2%相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研究表明,抗骨质疏松药物是可以明显减少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的,而最佳的方案还必须加上双膦酸盐类药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在药理上,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不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是由于骨质疏松和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后也能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其中双酸盐类药物效果最佳,但仍然不及正规的腰椎盘突出规范治疗的有效率。所以,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进行规范治疗以外,还要注重抗骨质疏松的治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他治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