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真正能够通往幸福的爱,是不厌其烦,甘之如饴,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和感受来决定施与舍,同时又是理性的,有边界感的,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自由与尊严,能让对方自然而然地滋生愉悦感幸福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h3> <h3>而那些以爱的名义,不断猜忌、管制、占有、有形无形干涉或约束对方思行上的自由,肆无忌惮踩踏对方尊严的,不过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欲望。</h3> <h3>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互相尊重,亲疏有度。世人多觉痛苦,除了归咎于制度、环境、压力等等等等,却忘了背后的根源其实还是人为的因素,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鄙视链、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与自卑潮、莫名其妙的潜规则,生命本可以是一场很奇妙的体验之旅,却总莫名其妙卷入各种焦虑痛苦的漩涡之中。</h3> <h3>我从初中开始便在探索人怎样才能更加幸福快乐、怎样才能更加自由和有尊严,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刘墉的《不是教你诈》,其实都是很好的读物,让人既能正视地球人存在的弱点,更好地探索应对模式。学习本来是一件非常有趣快乐的事情,不限于在书上学,可以是电影中学、生活中学、人与人相处时学、从大自然中学,何其丰富,人自带各种多滋多彩的情感、生理反应,疲劳时允许自己懒散一下,颓废一下,精力充沛时该玩玩、该学学、或思想、或付诸于实事劳作,活着本可以如此千姿百态。</h3> <h3><br>而更多的人,热衷于追求成为人上人,追求一种表面上的风光和尊严,或执着于一种所谓长期的安稳,甚至是一劳永逸的幻想,纵使得到再多也无法化解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幻想与贪婪。总是害怕未知、恐惧变化,而事实上,人活着,无外乎人在命在,能创造点生存的价值,追求点真正的喜爱,扛得起份内的责任与担当。</h3> <h3>生命是用来体验和品味的,但也是需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些东西需要一生去坚守,但环境与状态却要以更好的心态更多的智慧去应对各种变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