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赵希智:</p><p class="ql-block"> 1960年生人 ,中共党员 ,斋名 知止斋。1980年进入辽宁大学中文系学习 ,结识了系主任、文史专家张震泽教授 ,张先生曾为我书写多幅书法作品 ,从此我便爱上了书法收藏,我收藏的大多为80年代初期 全国知名书法家的作品 ,其中不乏精品多多 ,聊供朋友们欣赏。本人于2020年从政府机关副处级岗位退休 ,这些年又爱上了诗歌朗诵 ,生活 其乐融融, 不亦乐乎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收藏者:赵希智近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省吾(年轻照)</p> <p class="ql-block">画心:66ⅹ2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省吾(1896年12月23日~1984年7月17日),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汉族,辽宁省 海城县西柳镇中央堡村人,中国古文字学家</p><p class="ql-block">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后曾历任奉天 萃升书院院监, 辅仁大学讲师、教授, 北京大学教授, 燕京大学名誉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东北人民大学(今 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 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兼学术委员,中国训诂学会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铎将军</p> <p class="ql-block">画心:99X4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铎(1930年4月19日-2020年9月1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p><p class="ql-block">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铎认为学习书法须崇尚传统,一生临帖不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气度不凡、雅俗共赏,在当代书法界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被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曾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等。 </p><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7日,李铎在北京301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绮教授(宋黄庭坚三十二代世孙)</p> <p class="ql-block">画心:97x3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 学者、 教育家、 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 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 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p><p class="ql-block">黄绮,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夜吟馆。江西 修水人。是为北宋 书法大家、开创 江西诗派的诗人 黄庭坚的三十二世孙。黄绮五岁学颜、柳字贴,诵诗词。后学“ 二王”书。早年师从 闻一多、 朱自清、 罗常培、 王力等学界名宿,打下了坚实丰厚的学术根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蒋维崧教授</p> <p class="ql-block">画心:64ⅹ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维崧,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1915年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 中央大学助教, 广西大学讲师, 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 山东省文史馆馆员、 西泠印社顾问、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 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2001年受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成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含书法)博士生导师。与 魏启后、 陈左黄、 高小岩、 宗惟成一起被称为“山东五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欧阳中石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66ⅹ3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男,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 </p><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5日3时18分,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慧珺</p> <p class="ql-block">画心:95ⅹ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慧珺:</p><p class="ql-block">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p><p class="ql-block">现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2019年,获得第7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法大家胡问遂先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心:125ⅹ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问遂(1918年7月24日—1999年2月19日),浙江 绍兴人,沈尹默入室弟子,当代中国书法大家。</p><p class="ql-block">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兄姐均酷爱书法,伯父胡之光为浙东书法名家。 抗日战争初期,投笔从戎,立志报国。抗战胜利后寓贵阳,全国解放后携家定居上海。胡问遂是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上海文史馆馆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任政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95ⅹ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 政 (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学院艺术顾问、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顾问。幼从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诗文,青箱家学,渊源有自,平生爱书法,六十馀年精勤不懈,功力之深,鲜有其匹。善鉴别,富收藏,精用笔,擅各体,风神洒落,筋骨老健。楷书法初唐,行草宗二王,分隶学两汉,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出自己风格,雄健挺拔,工整秀丽,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赞赏。早岁蜚声艺苑,著作论述极富。已出版及已发表的有《楷书基础知识》、《少年书法》、《祖国的书法艺术》、《书法教学》、《隶书写法指南》、《兰斋唐诗宋词行书帖》等十馀种。1979年获选书写行书字模七千馀字,现为《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纸采用。1981年为淮海战役纪念碑书写碑文,刻石流芳。同年参加澳大利亚和日本联合举办的国际书法大赛名列前茅。1983年东渡日本讲学,深得友邦人士钦仰,1984至1985年荣获上海市文联文学书法艺术奖,1992年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字珍藏。1993年为毛泽东纪念堂题写大幅诗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发证珍藏。1994年5月为全国邮电局书写标准字样,受到邮电部嘉奖。平时求书踵接,户限为穿,为海内外极有声望之书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任政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80x3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政(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今路桥人 )。生前为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外国语学院艺术顾问、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顾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植元教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心:112ⅹ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植元(1927-2003)男,汉族,山东省 文登(现 威海市 文登区)人。著名学者、 教育家、 书法家。1979年任 大连大学 副教授,1980年晋升教授。曾任 大连大学副校长、大连师范学院院长, 辽宁省文史馆馆员。首批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书法造诣颇深,尤以行草见长,进入了现代中国著名 书法家20余人之列。多次出国讲学,先后被 英国 剑桥世界人物传记 中民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 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 终身成就奖,被聘为海外分部顾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卢树勋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65ⅹ2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卢树勋,男,笔名六山,斋名无虑主人。1929年生于辽宁北镇县,1988年退休于北镇闾山风景局。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原辽宁省书法协会理事,锦州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顾问,锦州市政协委员。自幼酷爱书法,60年代师从沈延毅,学习书法诗词,初临李北海、黄山谷,后学郑文公碑,始平公造像,及草书等,以行楷见长,喜作大字。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数十次,多次获奖。1993年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书法作品在{辽宁书法}{辽宁画报},{中国现代书法选}等刊物发表。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1994年举办个人书法展一次,2008年病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沈延毅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92:3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8╳2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攻昨,号述菊、天行健斋主,出生于辽宁省盖平县(现 盖州市)城东古台村,曾任 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 沈阳市文史馆馆长、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辽宁省书法协会会长、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沈延毅书法魏晋唐,以魏体行书闻名当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承楷教授</p> <p class="ql-block">画心:88x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承楷 ,山西孝义市人,1935年出生,1962年 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多年致力于教学及文化工作,尤擅书法艺术。曾任九三学社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山西省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先后参加过中国书协举办的中日书道交流展、上海举办的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河南举办的首届国际书法展等多项国内外大型书法展。书法作品被中国书协出版的《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文联出版的《新文艺大系——书法卷》、中南海收藏的《中南海书法珍藏集》、广西出版的《全国名家精品集》等40余种国内外大型书法集采用;被毛主席纪念馆、周总理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黄梅戏纪念馆、杜甫纪念馆等数十个国家级、省地级纪念馆收长或被一些碑林选用刻石。出版过专著《大学书法教程》、《 习字启蒙》、《 书法断论》、《 艺术钩沉》、《书法探求》等论著《赵承楷书法集》正在排版付印。其成就被《世界当代书画名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古今 书家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集》等国内外大型辞书所介绍。 [1]</p><p class="ql-block">作品年</p><p class="ql-block">1981年46岁 在《 春潮》杂志(1981年一期), 发表《书法与对联》一文。</p><p class="ql-block">1982年47岁 调山西省财经学院。</p><p class="ql-block">同年,为,《 人民日报.》题写“文化生活”专栏名称(1982年9月26日第五版)。</p><p class="ql-block">同年, 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 《中日书道艺术交流展》。</p><p class="ql-block">同年, 《中国新文艺大系' 书法卷》选用了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1983年48岁书法作品入选《中日友好书道家百人展》。</p><p class="ql-block">1984年49岁 发表《陆游 关山月诗》, “沙头”一词的解释(《晋阳学刊》第五期。 但仅发表全文的大意, 去掉有理有论的论述, 实属可惜)。</p><p class="ql-block">同年, 参加山东举办的“云峰诸山北朝刻石学术”讨论会, 并发表论文《郑文公碑艺术初探》。</p><p class="ql-block">同年, 书法作品入选《淮海战役胜利35周年书法作品集》(解放军出版社)。 同年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民主党派、 工商联书画展》。</p><p class="ql-block">1985年50岁 调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工作, 任组织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同年, 发表《文史知识杂谈》一文(《晋中师专》报1985年3月15日第六版)。</p><p class="ql-block">同年, 参加洛阳举办的“魏碑研讨会”, 并发表论文《龙门二十品特点概述》。</p><p class="ql-block">同年, 书法作品入选河南举办的“首届国际书法展”, 并刊入,《国际书法展精品》, 作品刊出评语:“此劈窠大字, 遒劲沉着,结字开张, 疏密有致。 ”</p><p class="ql-block">同年 《书法欣赏》(北京出版社)选用了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1986年51岁, 茅盾纪念馆、 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安徽安庆黄梅纪念馆、 许慎纪念馆、 杜甫纪念馆、 深圳博物馆皆收藏了作品。</p><p class="ql-block">1987年52岁 《泰山诗联集墨》(紫禁城出版社)选录了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同年,《鸿飞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选录了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同年, 参加:“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并发表论文《书法的创新》。</p><p class="ql-block">1988年53岁 调至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任书法教研室主任。</p><p class="ql-block">同年,参加“张裕钊书法艺术讨论会”并发表论文《张裕钊所处时代及其书法特点》。</p><p class="ql-block">同年, 《海峡两岸数画册》(山东大学出版社)以词条介绍。</p><p class="ql-block">1989年54岁, 评为副教授,《山西成人教育》(1989年11期)发表了《近体诗格律的规律》一文。</p><p class="ql-block">同年,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刊》(1989年1期)发表了《魏碑的 笔法与机构》一文。</p><p class="ql-block">同年, 《书法的修养》一文, 被“第三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选用。</p><p class="ql-block">同年, 《名家作品精选》(广西名族出版社)选用了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同年, 中国美术馆、 西安书法艺术博物馆、 刘少奇纪念馆、 皆收藏了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伍嘉陵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99X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伍嘉陵(1927~ ) 中国著名 书法家、画家。名陵,字嘉陵,晚号雪翁,室署补庐、寸园。广东 顺德勒流人。早年专攻书法国学,师承岭南画派巨擘 赵少昂、 卢传远(高剑父入室弟子)等,是 岭南画派第三代杰出代表传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p><p class="ql-block">伍嘉陵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其书法以“二王”为宗,以“米”为体,尤擅擘窠大字及行草巨卷。其行草有“当代董其昌”之美誉。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西泠印社首届华人篆刻大展等,入编西泠《中国名家》画库大型画集、《广东著名老书法家精品系列--伍嘉陵书法选》、《中国美术年鉴》、《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荣宝斋画谱 ---- 伍嘉陵绘》等多部著名辞书,2009年荣获 中国文联颁发“从事新中国文艺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奖章。2016年7月,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艺术周刋为伍嘉陵出版特辑,介绍其多年的艺术成就和贡献。作品被南京、武汉、荆州、 广州暨南大学等馆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鑑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68Ⅹ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鉴,1906年生人。1979年自杀。是书法大家宁斧成的入室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艺术成就高于老师。原在天津工作,文革中是“历史反革命”被发配回新民拾粪。后被平反返津。一生不得意。却默默耕耘,为后人留下大量书法作品,可惜多数作品流失。现存世作品很少。近年,宁派书法被世人追捧。周先生的书法作品也逐渐被后人认可。特别受到日本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喜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原因,周先生的作品多是书写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词,及少量的唐诗宋词(非常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鑑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88X2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鉴,1906年生人。1979年自杀。是书法大家宁斧成的入室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艺术成就高于老师。原在天津工作,文革中是“历史反革命”被发配回新民拾粪。后被平反返津。一生不得意。却默默耕耘,为后人留下大量书法作品,可惜多数作品流失。现存世作品很少。近年,宁派书法被世人追捧。周先生的书法作品也逐渐被后人认可。特别受到日本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喜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原因,周先生的作品多是书写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词,及少量的唐诗宋词(非常少)。</p> <p class="ql-block">鲁萍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84╳3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萍(1920.5—1990.7),山东蓬莱人,1938年在部队历任宣传队长、《胶东画报》社社长、政治 部副主任、文化部长。1965年后任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p><p class="ql-block">擅长 中国画。1937年 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1938年在部队历任宣传队长、《胶东画报》社社长、政治 部副主任、文化部长。1965年后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作品有《蚍蜉撼树谈何易》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画心:93x4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育松:</p><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鉴赏家 ,宁斧成弟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严群教授</p> <p class="ql-block">画心:95x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严群(1907~1985),又名以群,字孟群,后字不党,号一指,晚号怡适老人。福建福州人,为严复侄孙。1931 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哲学系,1934 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5 年赴美国留学。1939 年回国。曾任燕京大学副教授,中国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后,历任 浙江师范学院教授, 杭州大学教授、古希腊哲学研究室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哲学会副会长。译有【古希腊】柏拉图《泰阿泰德.智术之师》、《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著有《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p><p class="ql-block">主要著作</p><p class="ql-block">严群先生还著有《分析的批评的希腊哲学史》,该书于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魏金国</p> <p class="ql-block">画心:118╳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魏金国,号虚斋,大髯公,男,1954年3月生,内蒙赤峰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任锦州市文学艺术界联会副主席,锦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锦州市收藏家协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书画家汤文奇</p> <p class="ql-block">画心:108╳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汤文奇:1942年11月生,辽宁西丰人。曾任抚顺市工人文化宫主任,抚顺市文联副秘书长、 秘书长。是抚顺市政协常委,抚顺市海外联谊会常务 理事,抚顺市美术家协会 主席、市书画院 院长,抚顺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汤文奇多年从事美术设计及书法创作。</p> <p class="ql-block">谢德萍</p> <p class="ql-block">画心:56╳3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德萍(1939-2000),三原鲁桥人,文化部研究员,中华书院院长、中华书学会,“飞天”草书研究会会长。一生钟爱 书法,遍临诸体而熔铸一炉,以敦煌壁画曲美流宕之意象独创“滚龙体”、“飞天体”。他在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览73次,足迹遍及英、法、日、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著作书法理论专著10余册。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德国降萨州博物馆以及上海美术馆都收藏其作品。中央新闻电影记录制片厂为其拍摄《墨海逐浪》书法片,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弟子 丁折桂教授</p> <p class="ql-block">画心:95╳5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丁折桂 :自幼酷爱美术,1926年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受业于林风眠、徐悲鸿、李超士,兼听萧厔泉、齐白石讲授国画课,并从寿石工学篆刻,其间参加李苦禅组织的“吼虹国画研究会”。1930年作品参加在天湟举办的“寒友画展”,1930年毕业后受聘到东北大学任教,抗战时期曾在中学及师范学校艺术科任教,1932年在开封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历任开封艺术学校、开封师范专科学校、郑州师范专科学校、郑州艺术专科学校、郑州艺术学院教师及河南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魏哲先生</p> <p class="ql-block">画心:94╳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魏哲先生笔名老铁,别署铁马研斋,荷砚斋。祖籍辽宁营口盖县(今盖州市),1950年生于哈尔滨市。书法作品入选大型国家级展览数十次,获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一等奖”。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评委。1996年获辽宁省委、省政府“优秀专家”称号,1999年被辽宁省委宣传部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0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书法家。出版有《五体书法临摹示范•草书张瑞图》《当代书法名家魏哲》《魏哲速写集》《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集•魏哲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锡庚</p> <p class="ql-block">画心:102╳3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锡庚 1957年生于江阴,1977年就读于苏州师专,1987年就读于 南京艺术学院,1997年就读于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就读于国家画院沈鹏精英班,师从沈鹏先生。1994年至1996年借调《中国书法》杂志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名城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 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常熟市政协常委、常熟市文化局副局长、文联副主席、书画院院长、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诗人,书法家张恺帆老人</p> <p class="ql-block">画心:103╳3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恺帆(1908~1991),安徽省无为市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委书记、代理县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抗战时期因国共合作获释,曾任新四军第五支队秘书长、来安县委书记、皖南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苏皖边区政府秘书长、合肥市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曾受到毛主席的称赞,他在狱中所写的诗曾被误选入 《革命烈士诗抄 》被广为流传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家琰</p> <p class="ql-block">画心:132X4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家琰:</p><p class="ql-block">字子瑜,号法尊居士,男,汉族,安徽 寿县人,1945年11月生。初习颜、柳,后攻"二王"。1979年后供职于 安徽省博物馆,得以遍临名家碑帖,广泛吸取,致力创新。擅行草,所作奔放豪纵,富有活力。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发表,博物馆、纪念馆等收藏。1976年秋行书作品入选在日本举办的"现代中国书道展",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选》。亦作国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画心:87x3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柏镛,字梅轩,1929年5月生于浙江绍兴,久居上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弟子,工楷、行、隶,书作朴茂秀雅,多取王羲之,并渗以北*笔意。作品曾多次入选上海市书法篆刻展览、中日书法交流展等,发表于多种报刊。1986年曾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其艺术事迹已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书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等巨著,其作品由王个移纪念馆、沈尹默纪念馆等多处艺术纪念馆珍藏。现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市致公艺术学校等艺校书法教授,上海市教师书画篆刻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海潮诗书画社顾问,上海市春江书画院画师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震泽教授</p> <p class="ql-block">画心:118╳3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震泽:字溥东、一泓,山东长清人,1911年(清宣统三年)生。早岁,入济南高中,在胡也频组织之文学社中负责秘书工作。1931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山东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1935年毕业,任山东惠民乡村师範学校国文教员。1937年9月,转入山东省立平原乡村师範学校。1939年4月,赴四川三台,入国立东北大学国文研究部,任研究员。1941年,赴陕西城固,任国立西北大学教务处注册组员,后任中文系助教。1946年11月,任国立重庆女子师範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推为院委会秘书长、图书馆馆长、图书情报科教授等职。1952年春,调旅大师範专科学校任教授。次年,调瀋阳师範学院任教授。1958年,又调辽宁大学任教授,后兼任校工会主席、中文系主任、教研组组长、研究部主任、校委会委员,中共辽宁大学党委委员,辽宁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为辽宁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瀋阳市委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辽宁省文联理事,瀋阳市文联理事,瀋阳市图书馆顾问,辽宁省博物馆顾问,辽宁省语文学会副理事长等。着有《论秦代之经济》、《历代职官志》、《上古职官志》、《两周列国职官志》、《秦职官志》、《补汉书职官志》、《秦丞相考》、《两汉之选举制度》、《孙膑兵法简注》(与人合作)、《银雀山汉简本孙膑兵法校理》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法篆刻家 程与天</p> <p class="ql-block">画心:100x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程与天 1950年生于 沈阳,祖籍辽宁 北镇;1963年拜爱新觉罗.庆后先生为师学习书法;1967年拜沈延毅先生学习诗文及四书五经;1972年33届广交会甲骨文书法对联百余幅为外商订购;1975年与孙其峰,王学仲等书画交换作品;1980年7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由美协和人民画报等,举办《程与天金石书法展》;1981年两幅书法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1981、1982年创办文苑书法函授部任主讲,出版《程与天金石书法展》一书发给全国学员各地图书馆,在北京与凌士欣创作《红楼梦印苑》为红学会收藏;1983年甲骨文书法入选美国《20世纪中国书法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画心:98╳5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锦州著名老书法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堃骋</p> <p class="ql-block">画心:65x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堃骋,曾用名王江风,男,汉族,1912年7月28日生,山东禹山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东北军械训练班。训练班毕业后,参加东北军,任东北军军械见习技术员。1931年夏随军参加了攻打石友三的军阀战争。1932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北平革命互济会。1932年北平革命互济会总发行。1933年2月在中共北平市委军委工作。1933年5月东北军一0五师军医处医兵。与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7月同盟军接待处营长。1934年春在吉林省辑安县外岔沟小学任教师。1937年8月恢复他的组织关系,安排在河北省民训处工作,历任山西盂县工作团秘书、五县特委秘书、中共山西省盂县县委宣传部部长。1938年夏阳曲县县委书记。1938年秋盂县中心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1939年秋晋察冀北岳区三分区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40年北岳区委宣传部干事。1941年初北岳区委党校组织科科长。1941年三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42年底二地委地委委员、盂县县委书记。1943年秋二地委民运部部长。1944年晋察冀边区党校参加整风。1945年10月中共嫩江省工委书记。1945年11月中共黑龙江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北安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铁路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室主任、东北军区运输司令部政治部主任。1952年春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秘书长。1953年8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1954年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秋中共辽宁省委文教部部长。1963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和严重的摧残。1969年6月进]盘锦省“五七干校”劳动。1969年9月被投入监狱。1972年1月被释放后,回盘锦省“五七干校”被监管。1973年初经过“学习班”学习,获得“解放”,被分配到辽宁省文化局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局长。1977年秋辽宁省委文教办公室主任。1977年12月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1978年2月兼任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1980年1月辽宁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4月政协辽宁省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985年4月离休。兼任全国书法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书法协会、诗词协会、红十字会会长、名誉会长。于1993年10月12日上午逝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部分往来信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