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族收藏的重器文物是什么样的?(下)

秦剑无鞘

<h3><strong>点击蓝字关注我们</strong></h3></br><h3>“天下三宝”剩下那一宝——毛公鼎则被陈介祺所收。陈介祺的收藏,俨然一座颇具规模的金石博物馆。陈介祺收藏的青铜器包括毛公鼎、天亡簋、曾伯簠、十钟等346件,其中商周青铜器248件,秦汉青铜器98件。</h3></br><h3>其他人如旧上海房地产大王周湘云也喜爱收藏青铜器,因收藏阮元的“家庙四器”——虢叔大钟、寰盘、葛伯敦、无款执壶,而驰名于上海滩。</h3></br> <h3>“自古以来‘玩’青铜器就被奉为高雅的追求,从事青铜器收藏的大多是文人、士大夫、官僚阶层,没有学问的人也玩不了青铜器。</h3></br><h3>青铜器收藏在民国时期达到顶峰,藏家辈出。民国时期的青铜器价位也高,口径一尺左右的圆鼎能在北京换一个四合院,大约相当于300大洋。”贾文忠说道。</h3></br><h3>价值与价格严重错位 青铜器收藏何时回归正统地位</h3></br><h3>贾文忠对记者表示,青铜器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艺术品当中只有青铜器是被全世界所公认的。</h3></br><h3>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地位在世界上可与西方的油画、雕塑相提并论,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里都有一个专门的中国青铜器馆。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h3></br><h3><strong>长按识别二维码</strong></h3></br><h3><strong>↓学习更多知识↓</strong></h3></br> <h3>青铜器一直以来都是皇室和贵族收藏群体的宠儿,历代收藏家更将其收藏的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清末民初,一件古代青铜器可换几十件乃至几百件清三代官窑器。</h3></br><h3>就是在90年代的海外市场上,中国青铜器的价位也远超清三代官窑器,如在1993年,伦敦苏富比拍卖的一件西周青铜簋价格是84万英镑,同时上 拍的一件乾隆官窑器粉彩百鹿尊才2万英镑,青铜器价格超乾隆官窑瓷价格42倍之多。</h3></br><h3>但时至今日,明清官窑瓷却常常几十倍于青铜器的价格,明清官窑瓷20多年来的涨幅是青铜器难以企及的。</h3></br><h3>一方面,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的规定,青铜器在流通上受到限制,国内市场交易极少。另一方面,因收藏鉴定青铜器门槛较高,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还有相当的眼力和经验,所以目前国内青铜器藏家数量较少,没有形成大的气候。</h3></br><h3>由于各种原因,青铜器长期被艺术品市场边缘化。近十年来,青铜器在在不温不火中交易价格虽在逐年增高,但远远未达到其应有价值,国内也还未形成应有的市场体系,青铜器的价位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的。</h3></br><h3>在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相对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和瓷器,青铜器的市场价值及其所占份额还有很大差距。青铜器在收藏领域何时能重新夺回其正统地位呢?我们拭目以待。</h3></br> <h3><strong>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青铜器相关内容,帮大家更好的学习,敬请关注!</strong></h3></br><h3><strong>长按识别二维码</strong></h3></br><h3><strong>查看正在热卖的古玩收藏品</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HK7PTxncVgiLkHfEkkW3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