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片獻給中國共產</p><p>黨百年華誕</p> <p><br></p><p>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p><p>简称中共一大会址,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来自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还有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p><p>中共一大会址为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一大会议客厅正中是一张长方形的西式大餐桌,桌上摆放着茶具、花瓶和紫铜烟缸。餐桌四周围着12只圆凳,东、西两壁各有茶几1只,椅子2把,靠北墙板壁处还有两斗桌1只。客厅内所有家具物品的陈设均按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根据原样仿制,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因受法租界巡捕房的干扰而暂时中断。8月初的一天,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p> <p><br></p><p><br></p><p>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p><p>中共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p><p> 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等共12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邓中夏、施存统、王尽美、邓恩铭、项英、向警予、高君宇、张太雷。他们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鉴于党的“一大”曾遭到法国巡捕破坏的教训,“二大”只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其余时间则分组进行讨论。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作了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汉俊、李大钊、向警予(女)为候补委员。陈独秀被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委员长,张国焘为中央组织部部长,蔡和森为中央宣传部部长,向警予为中央妇女部部长。</p><p>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p> <p><br></p><p> 中共三大,会址位于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p><p>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出席大会。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三大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中央委员。</p> <p><br></p><p> 中共四大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是在上海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举行。</p><p> 在紧挨轻轨的一个居民区内,我找到一块1米多高的石碑。青苔留痕的碑体上,写着16个红色魏碑字——“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 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p> <p><br></p><p>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p><p>简称中共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p><p>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都府堤二十号的中华路小学谭秋校区,始建于一九一八年,其前身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小。目前,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征集到文物珍品110多件,历史资料800多份,并部分对外展出。中共五大出席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人也出席了大会。国民党领导汪精卫、徐谦等也列席会议。陈独秀代表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涉及中国各阶级、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三、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p> <p><br></p><p>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p><p>简称中共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p><p> 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代表当时全国4万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p><p>2017年度“俄罗斯建筑者日”庆祝活动暨莫斯科优秀建筑项目竞赛颁奖仪式8月11日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凭借中共六大会址修复项目,荣获“文化遗产修复及现代化使用”特别奖。中共六大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中国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p> <p><br></p><p>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p><p>简称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会堂召开,</p><p> 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当时全党121万党员。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大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和彭真1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p><p>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七大开幕式的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鲜艳的党旗挂在两边。会场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两侧墙上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标语,靠墙边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历程。插红旗的”V”字型木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p> <p><br></p><p> 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p><p>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在大会上,毛泽东致了《开幕词》,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p> <p><br></p><p>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p><p>中共九大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p><p> 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当时全国有2200万名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林彪作政治报告。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大会选举了由170名委员和10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林彪为副主席。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p><p>九大是由毛泽东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且作了极其重要的讲话。当毛主席和林彪同志登上了主席台。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代表们极其热烈地欢呼“毛主席万岁!”“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中国共产党万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随同毛主席和林彪副主席登上主席台的有周恩来、陈伯达、康生、董必武、刘伯承、朱德、陈云、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林彪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党的战斗任务。林彪的报告,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不时被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口号声所打断。图为:中共一至九大会议召开旧址及会场等。</p> <p><br></p><p> 党的十大: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p><p>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p> <p><br></p><p> 党的十一大: 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p><p>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p> <p><br></p><p> 党的十二大: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p><p>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p> <p><br></p><p> 党的十三大: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p>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p> <p> 党的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p><p>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p><p> </p><p>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p> <p><br></p><p> 党的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p><p>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p> <p><br></p><p> 党的十六大: 与时俱进的大会</p><p>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p> <p><br></p><p> 党的十七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p>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p> <p><br></p><p> 党的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p><p> 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p><p>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p><p>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