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末中兴名臣,千古圣人,儒家理学大师曾文正公,一生传承其祖父星冈公家训:“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仙,佛,道,巫皆不信,坚持儒家理学,“内圣外王,修生养性”。毕生功德完满,在道德和自我修养方面,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老年的曾国藩身体越来越孱弱,慢慢感觉力不从心,精神逐步走向虚无,幻灭。在他强大,清澈的内心却感悟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神明”存在。神明在世界的芸芸众生,林林种种的事物中,会随时随地出现。曾国藩对神明进行饶有兴趣地研究。他认为“神明”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世界的规则和道理,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转都应符合这个道理和规则,普通人坚守规则和道德规范,就是对神明的崇敬。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成就时,文正公唯一值得自豪的就是自己对神明的坚守,才创造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神明自在”,像是宗教,又像迷信的题目,我踌躇了很久。本人一直信奉科学,崇尚无神论,不信鬼神,也不排斥宗教哲学中对世问间事物发展规律的阐述,和对人性思想的教化,开导的哲学思想。在我内心始终感觉,“神明”这个东西仿佛具存在,可想说却又说不清楚他到底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近日听曾仕强老先生讲《易经》智慧,讲到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时,仿佛一下明白过来。神明是存在的,只是要怎么去对待神明,便体现出人生的智慧。敬而远之谓之宗教信仰,亲而近之便成了迷信。于是乎,我坚信了,神明自在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神明自在。各种宗教传统神学的信徒中,人人心中都有一位伟大的神存在。各门各派的宗教都信奉自己的心中无所不能神。大自然很多的沒有解开的秘密,宗教都认为是神的力量在操控,周而复始地运行,也许这就是万物之神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太复杂,很多的自然规律,人类文明科学目前无法解释清楚,将一切归到神明就简单多了。现在流行很多的心学法则,都在借用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解释自己的学说。颇为流行的吸引力法则,就宣扬在我们的身边和内心思想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引导着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很多的的诸如此类学说,似乎都相信大自然和我们内心世界总存在着某种神秘和必然的联系,真可谓是大道相通矣。</p> <p class="ql-block"> “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传统文化中,长者和智者们常说的一句话,说明了在我们传统现实生活中,神明无处不在。这似乎正好应求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上帝与我同在”的信仰。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做人做事方面,怀有敬畏心,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听从自己内心正能量的呼唤,认真地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处理。这样才会如有神助,事事顺利,“无知者无畏”,沒有敬畏心的人,在处理问题时并不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误打误撞,一味蛮干,也许偶得成功,但对自己和事物的生长发展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可能往往会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 在遇到困难,孤独无助时,我们不禁会对天长叹一声“天啦…!”西方朋友也会叫一声“My God我的上帝”,<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天和上帝就是我们心中那个无处不在的神,这是人们发自内心,不自觉地对神的呼唤,正好说明在我们的心中也是黙认:“神明”是存在的。一个人成功与否,执着坚持,努力拼搏固然重要,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听天命,尽人事”一切的一切都应顺符天时,不可逆天行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就是自在的神明!</span></p> <p class="ql-block"> “神明自在”,其实“神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敬奉的神实在太多了,玉皇大帝,十殿阎王,龙王,西如来,观音,山神,河神,城隍土地,文曲星,武曲星,战神,财神,股神,跑神,男神,女神……各路大神,简直就是神不胜数。这样看来我们应该不会怀疑神的存在了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敬奉的神明,其实就是我们心中学习和追求道德和精神榜样。孔子在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时,佛教文化并没有传入中国,当时的人们认为,贤人去世后即为神,常人去世后即为鬼,并没有善恶之分。慢慢的,在漫长历史传承演化,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神作为榜样的力量,地位越来越高,鬼便渐渐地相对沦为恶与罪的化身,越来越恶。传说中的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实际是宋朝以后的人根据宋朝《武王伐纣》的纪本故事发展流传而来的,历代皇帝君王为稳固自己真命天子神权天授的帝王统治,不断地封各种历史名人和名胜为神,来驯化自己的子民。最典型便是关公,从一个刚愎自用,败走麦城的断头将军,一步步地被历代帝王推上神坛,成为与孔子齐名的武圣人,成为忠义千秋的典型代表,于是乎到处都有了关老爷的雕像。在民间,普通老百姓心中,为人们带来切身利益的人就是“神”的化身。民间便有了许许多多神话故事中的神。和实实在在的名人被神化。人们对神的崇拜,就是反应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传统家族文化中,逝去的先人就是与神同时存在的,我们称为“家神”。在我们敬奉各跟神明时,都不会忘记要去敬奉我们逝去的祖宗家神。家神榜上“天地国亲師位”中的“亲”就是我们的历代祖宗之位。在我们一代代的光宗耀祖的家族传承文化中,对祖宗家神的态度就是“祭如在”,在传统节日和传统的祭祀日,我们都会对先人们告祭,倾诉,祈祷。君不闻陆游的“家祭不忘告乃翁”,就是我们对祖宗先人祭祀时的场景。我们在祈求先人在天国安息时,也希望先人们能够保祐后人们健康平安,财源广进。如此看来,我们不会再怀疑神明就在我们身边了。</p> <p class="ql-block"> “神明自在”,其实是我们心中对现实生活中精神认知的一种存在。“神明”我们可以换作为,真理,祖先,规矩,某一种思想和法则等等。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着。我们信奉神明,便是遵从内心,依天理而去处理事情。这样我们就如有神助来面对我们面对的各种事情!</p><p class="ql-block"> 诚如斯,神明自在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