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杂木镇党政机关干部参观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h1> 2021年7月2日上午,南杂木镇党政机关干部40人怀着崇敬的心情,集体参观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div> 71年前的1950年6月,美国乘朝鲜内战之机,悍然出兵朝鲜。美国第7舰队侵驻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不断轰炸中朝边境的中国城镇和乡村,不断炮击中国渔船和商船,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韩国仁川登陆,气势汹汹地开始大规模进攻北朝鲜,并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面对当时世界最强军事集团的猖狂进攻和嚣张气焰,是卑躬屈膝妥协投降,还是奋起抗击捍卫中朝两国人民的正当利益与东亚的和平,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巨大考验。</div><div> 然而,值此巨浪滔天、沧海横流时刻,出乎美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意料,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了惊天呐喊!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美帝国主义就这样蓄意同中国人民为敌,将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人民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br> 此次战争是异常激烈而残酷的,喷气式飞机的大量使用和某些重要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而且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交织进行,斗争非常复杂。战争规模也愈来愈大,到战争结束时,战争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达到最高峰,总共已有300多万人,同战争初期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增加了2.5倍,中朝人民军队增加3.5倍。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发扬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高度的勇敢精神和极大的创造性,忍受并战胜了由于技术装备劣势而给作战行动、交通运输、物资供应等等方面所造成的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取得胜利。中朝人民军队愈战愈强,战局的发展对中朝人民军队愈来愈有利,这是战争发展的总趋势。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彻底赶回了三八线。</div><div> 1953年7月27日,中朝两国军民终于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订了停战协定。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的胜利宣告结束。</div> 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其基本内涵是:①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志愿军指战员入朝参战,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全体志愿军指战员的行动准则。②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志愿军指战员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③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乐观信念。④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在志愿军的行列中先后涌现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昭示着志愿军指战员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⑤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指战员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战争中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停战后积极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维护了中朝人民以及一切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独立和自由,推进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br> 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