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课分班的一些思考

姚江之城

<p class="ql-block">  自2014年开始,浙江和上海就率先发起了新高考改革,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选课自由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第一届新高考考生,他们自由地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第一次高考放榜,大家突然发现,这时的大学专业还未对专业与选课进行严格的限制,导致第一届选物理的考生在分数上明显比不选物理的考生吃亏了一些,其直接结果是2019届物理考生迅速逃离,从8W多人锐减到2W多人。</p><p class="ql-block"> 2019届是选考物理的低谷之年,全浙江的物理考生总数不到3W人,也恰好在这一届,物理附分的6.5W保底机制起动了,2018年的11月,首考物理附分大幅度提升,间接导致2020届考生中有部分同学在高二结束之后投机改选物理学科,争夺保底机制红利。也曾出现裸分仅考7分,赋分达到60多分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虽然省教育厅已对2020届高考考生的大学专业与选课进行了严格的匹配限制,有接近5W个专业录取指标仅对物理考生开放,但学生家长不亲身体会,就不会有明显的感觉,更不会引起明显的社会效应。2020届的物理选考考生并没有巨量增加,导致2020届的物理考生不仅享受到了附分保底机制的红利,更加享受到了限物理专业直通车的尊享待遇。可以说,这一届考生实现了对2017届物理考生总体人平均失利的回补。</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改革中,物理学科的选与不选曾经占据了同类话题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但六年过去了,不得不说,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投机的成份已经越来越少了,没有老师敢盲目地劝学生选或不选什么学科,没有老师敢说选什么一定是对学生一定有利的。大家慢慢地学会了接受国家附于新高考对于社会的推动意义,慢慢地接纳了新高考带给学生的不确定性,慢慢地接纳了“短线利益”与“长线效益”的辩证关系。</p><p class="ql-block"> 举几个曾经发生的事例:例一,在新高考之初,嵊州某中学,组织大量学生选择了技术课程,然后组织集体上课抢跑,在第一次技术高考中,人家都还没有准备好,他们全校性报了技术高考,结果下来,他们出奇制胜,多人获得97分以上的高分,多家媒体还争相报道,可以肯定地是,当时的学生、学生家长、当地政府、学校,都会以此为荣,现如今,人民已能趋于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这只是一次政策制度不完善情况下的一次投机性“胜利”,对于全社会来讲,是不值得推广的。</p><p class="ql-block"> 再举一个例子,2018年高一结束后分班,整个浙江省有不少老师,也包括班主任,看到前些年物理考生有些吃亏,极力地劝说学生,不要再选物理,选化学也行,必须肯定地说,这些老师当时的想法一定是为了学生好,但2020年的高考结果表明,化学附得高分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物理考生全面受宜。当年凡是劝学生放弃物理学科的老师,怕是心里一直存有一个小小的心结。</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改革有许多良好的初衷,例如,增进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性,这有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发掘更多的文理贯通的综合型人才,破除了一考定终身的顽疾,给予学生多次参加选考高考的机会。这些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诸事都有其两面性。</p><p class="ql-block">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在改革之初,被“功利性选课”、“投机性考试”的思潮所左右,为了平衡新生和复读生的英语分数,还曾出现过“加权赋分”的闹剧。但好比经济发展总是受价值规律支配一样,学生的选课也受到大学专业需求,专业就业前景的无形调控,只是这个调控来得稍晚一些。</p><p class="ql-block"> 2014年进入高中的学生们,今年刚好是他们的大学毕业之年,笔者没有明确地统计,但从一些家长传来的声音中发现,第一届的许多物理考生今天发展都不错,写几个朋友圈里看见的,或者是家长告诉我的例子吧。</p><p class="ql-block"> 早在今年的5月份,严柯妈妈给我发来消息,说是严柯同学已被浙江工业大学留校保研了,徐斌和徐周瑜都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了,鲁易同学的阿姨晒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毕业证书,茅璟炜同学晒出了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周民权同学到南方旅游了一圈后晒出了浙江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罗敬之的父亲也告诉我,孩子从河南科技大学考研究生,考回了宁波大学,还顺便告诉我,马青添同学从宁波大学考研究生到了南京理工大学……他们都是第一届新高考的物、化考生,他们厚实的知识基础为他们有更多的专业选择提供支撑,他们都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他们都在充实而快乐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6月,又一届学生高一学年快要结束了,他们再一次遇到前面师兄师姐们经历过的选课分班问题,笔者可以说是新高考的完整经历者和制度变迁的见证者,我想对一些选课现象简要表达一点看法,不代表官方,仅代表自己。</p><p class="ql-block"> 看法一: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物理还具备基本的竞争力,请你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稍稍放大一点,总分在前30%的学生吧!按照当前浙江省本科录取情况,本科总录取人数接近15W,其中,限物理考生报考的本科人数接近4.5W,对于不是严重偏科的学生,平均来说,物理学科的赋分平均分比非物理学科的赋分平均分低5~6分左右,有了物理学科,就能参与限物理类4.5W指标的竞争,没有物理学科,仅能竞争另外的10.5W左右的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如能坚持,且不是明显偏弱,优秀学生选考物理学科是不吃亏的。</p><p class="ql-block"> 看法二:学物理的学生,数学学科后劲更足,技术学科支撑更强。</p><p class="ql-block"> 有不少班主任,包括任课老师,经常会孤立地看待某些学科,实际上,学科与学科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例如,物理中须用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圆周运动、不等式、等比数列求和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应用过程也一定程度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样,物理中的电路知识对于学生学习通用技术中的电子线路知识构成一定的支撑,所以,单纯计较物理学科的损失是不对的,还应当看到它对于相近学科的支撑作用。除此之外,物理与地理,化学与生物,历史与政治,可能都具备一定的关联性。</p><p class="ql-block"> 看法三:明显偏科的学生应该优先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p><p class="ql-block"> 所谓明显偏科,就是两门学科之间的赋分差距在15分以上,这种情况下,发展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只要喜欢,每一个学科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每一个专业大类中都可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小类,扬长避短,何乐而不为?增加选择性,学己所长,学己所爱,本就是新高考的改革初衷。</p><p class="ql-block"> 看法四:有明确的生涯规划须对应锁定相关学科。</p><p class="ql-block"> 为了配合选课与专业的匹配关系,一些有非常清晰职业取向的同学,应当选择好与之对应的学科,如部分医学类专业要求“化、生”组合,想做数学老师必须选“物理”学科,想做警察的大部分专业须选“政治”,部分大学的“电子商务”要求首选“历史或物理”等。</p><p class="ql-block"> 看法五:语、数、外普遍偏弱的同学请把学考尽力考好</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语、数、外普遍偏弱的同学,总分可能只能刚刚过本科线(新一段线),或落在大专线(新二段线),这样的同学,如果平时能尽力拼好学考,则可能通过三位一体冲进本科,弥补自身总分不高的被动,还可能通过大专自主招生提前进入比较理想的大专院校,选读比较理想的专业。</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十分曲线和漫长的过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都可能在不利的局面中找到转机。对于一部分家境优越的同学,家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后盾,在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孩子的发展和起步可能走得稍快一些,这种情况下,选择家长能帮助到的专业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对于一些家长并不能给予很多帮助的孩子,应当更用心地去塑造自己,在专业的选择中,也应当尽量地选择偏大众化的技术行业,让自己的起步能较好地与社会接轨。任何行业,当走向尖端时,都可能找到较好的市场,但如果只是处于中游或下游,就应该考虑它对于社会的适用性。大学的学习首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好就业问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才能谈及梦想,才敢去畅想理想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当然,新高考改革还必须帮助这个社会重建人才观和择业观的问题,封建社会的教育渗透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精英教育时代提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现在的新高考教育已在渗透“增加选择性,学己所爱,亮己所长,增进学生把握和感悟幸福的能力”。不在乎岗位是否平凡,而要看重你是否能坚持和热爱,面对优秀,我们要学会理解优秀中附着的平凡,面对平凡,我们要用心挖掘平凡中孕育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选课,就是选择了班级,选择了伙伴,选择了老师,选择了学习领域,选择了未来的职业取向。如已选择了,就努力坚持试试,不要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不要受到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越是感觉难的学科,越是可能带给学生深邃的人生思考,越是难的学科,越是可能长远地影响学生的人生选择,不轻易选择,不轻言放弃!选课,其实就是选择一种获得幸福的能力和途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