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心中

抑扬顿挫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黄梅雨后的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位于新昌县城西南的石城山峡谷间的大佛寺。令人无法想象,新昌朋友另辟蹊径——通往大佛寺的路,竟是一个黑漆漆阴森森的防空洞,此洞不高不低,刚好容纳一辆小型轿车通过。人坐在车里,也难免几分担忧,万一有会车怎么办,汽车撞顶怎么办……不多时,车已驶过防空洞的尽头,顿时光亮一片,豁然开朗,原来直抵寺内了。</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年代久远,始建于东晋时期。它掩映在深山幽谷之中,群山环抱,奇岩突兀,实乃天然胜景,独具风采。寺内古树修篁,绿草清水,亭台楼阁,集山、水、林、寺于一体,环境异常清幽。古刹晨钟暮鼓,名寺佛像耀眼,香火鼎盛,游客自然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从石城古刹牌坊下鱼贯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偌大的放生池,说实话,很少在寺庙里看到这样大的池子。池面碧波荡漾,水清如镜,池边古樟横斜,树枝轻拂,宁静澄澈,佛门终究净地。善男信女们在此为鱼虾鸟类放条生路,慈悲情怀滋生,清澈的池水抹去了冷漠浮躁,带来的是向善向好的力量。其实,芸芸众生只要愿意,放生、护生的事随时可做的,我们做人就该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纵观国内名山大川,必以石山而出名,如泰山,黄山等,有名山必有石刻,这些悬崖峭壁着实为当朝权贵,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及社会名流提供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天地和平台。新昌大佛寺内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弘一法师书“南无阿弥佛”,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面壁”等,游人在此可以尽情与心仪已久的先人交流心迹,沉思自省,也可欣赏诗文书法,养心怡情。</p> <p class="ql-block">沿着清幽的寺路,到达弥勒宝殿,遗憾的是,大殿整修,只能外观:五层高的建筑沿山依崖就势而建,逐层退进成塔形,楼宇飞檐挑角,古朴厚重,五层楼阁五块悬匾,从上到下分别是:逍遥楼、弥勒洞天、三生圣迹、宝相庄严、大雄宝殿,而其中的“三生圣迹”意指三位法师三十多年相继建造,锲而不舍地雕凿石像的历史;“大雄宝殿”四字为德清籍文学家俞樾所书。而闻名遐迩的新昌大佛就在宝殿内。它开凿于南北朝时齐梁年间,工匠们把石像雕凿于悬崖峭壁之中,其工艺之精湛,施工之困难,论当时的条件,堪称奇迹,可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相媲美。难怪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后代称为“江南第一大佛”。如此这般的大雄宝殿,让人肃然起敬,久久仰视,神魂好像合于天地之间,随敬香三柱,祈佑健康平安,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佛心广场位于大佛寺中心地带,面积较大,高大的岩壁上镌凿出一个约几十米高的红色的弘一法师手迹“佛”字,岩壁下平地上四块石头呈“心”字状,佛心广场由此组成。伫立于广场中央,佛心皆在眼前,依我看来,佛心的内涵即是善良和放下,宽容与平常。佛即福,福在平常,心平则是福,修心乃修行之首,幸福不就是拥有一颗平常之心吗?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安一切安,心乱一切乱,一切唯心造,幸福由心生。</p> <p class="ql-block">千佛禅院与大佛寺一样,是全国文保单位,它是一处石窟造像群,石窟内浮雕小佛像数量超千尊,故名千佛禅院。这些佛像高仅数寸,纤细优雅,排列整齐,神采美目,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匠心,真不愧为“江南敦煌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离开千佛禅院,我们去拜访了大佛寺方丈。年纪约摸五十开外,一身黄色袈裟,板寸头发,皮肤白里透红,慈眉善目,和颜悦色,想想也是,他早已跳出了五行,整天禅坐于佛门净土,过着闲云野鹤的修行岁月,拥有无数个心平气和的日日夜夜,只有缭绕的檀香和空灵的木鱼,荡涤着他的心灵,自然有着我们俗人最渴望的超凡脱俗的淡定。手里的佛珠在不停地捻转,桌上放着一卷卷经册,他慢条斯理操着浓重的绍兴口音对我们说,你们来自德清,这一带是鱼米之乡,生活优裕,人的性格往往比较平和,喜欢小富即安……听着他的声音,看着他的模样,望着眼前的这杯黄茶,我们的心里顿觉平和,今儿个与佛结缘,哪里还会起半点儿纷扰?</p> <p class="ql-block">沿着半山边的栈道走去,可以看见左侧远处山间绿树丛中一尊笑逐颜开的弥勒石像,俗称露天弥勒。你看他,头顶蓝天,笑口大开,憨态可掬地看着这个世界,这一刻,丑拙与美好,庄重和诙谐,慈悲同揶揄,交织出和善、幽默、快乐和宽容的佛教形象,同样,我们也会带上这副美好的笑容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登上数百个台阶,穿过曲折蜿蜒的幽深岩洞,目睹了亚洲第一大卧佛。卧佛殿是个大型的石窟,四周绿荫环绕,天然山体连绵起伏,利用原有山体雕凿而成的大佛,侧卧在莲花宝座上,长30多米,高9米,我等凡人须仰视才能看清:卧佛法相庄严,脸容饱满,眼睑微闭,神态安详,极具温馨柔和之韵味。</p> <p class="ql-block">数小时后离开了寺庙,汽车又很快驶出了防空洞。转身回望,此口已是喧闹红尘的繁华,彼口依然是普渡众生的世界。大佛慈悲,佛总是说,静极生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面对大佛许下心愿,愿往后余生皆是美好,佛心温润,大家都被岁月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后:感谢新昌朋友的热情接待,感谢陈总和大家的一路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