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语文组是学校教师队伍中人员最多的一个群体,大部分语文老师还兼任班主任、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是任务最重的一个集体。我们深知,只有坚定研究的信念,才能同声同气,同心协力,直面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才能共研共进,共创共育,打造具有人文之美的华小高效课堂。</h3> <b>一、常规引向,理念先行</b> 只有将常规的教研工作扎根于每一日的教学中,才能催生出语文的芬芳花朵。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按照学校的要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统一备课格式,规范教学行为。注重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从课堂讲授到作业批改各个环节的扎实有效,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坚持每月一检查,让教学常规落地有声。教研组在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中,以互相学习为原则,检查评估为辅助,将老师们有创意、有实效的方法分享给每一位老师,在互相学习中共享智慧,共同提升。 为了追求“课堂效率高一点,学生作业少一点”的目标,我们坚持做到让学生的课堂作业本在学校里完成,每位教师都做到小勾批改,规范评价,每个学生都做到及时订正,课课过关。 <b>二、悦享教研,课堂探寻</b> 教研是教学的双翼,只有插上教研的翅膀奋力飞翔,我们的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为了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做多练,实现课堂效率最优化,本学期,我们依然将备课组教研和教研组教研相结合,在一次次的教研研讨中抱团成长,打造提升学生素养的高效课堂。 (一)圆桌会议,智慧碰撞 各备课组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常态教研,或集体备课,或开展研讨课活动。每一次课前集体备课,承担主备任务的老师总会提前仔细研读教材,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备课中,我们一起分析、解读单元语文要素,发现阅读和习作两个语文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学情,探讨单元教学的重难点,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挖掘每一课、每一环节所应采用的助学策略,力求备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享受每一堂课。每个单元学习结束,老师们也会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聚在一起探讨在这个单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在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br> 组内研讨时,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活课堂,在课堂上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同组其他老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研讨教法,整合教材、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了交流、合作、反思、促进的效果,创设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常态教研,全员参与 每周二,全校语文老师齐聚一堂,按计划开展校级教研活动。我校语文组内展示课活动以“磨课——上课”的形式开展。<br> 1.第一步——确定内容,深入解读 <br> 我们深知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对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会有独树一帜的教学设计,正如孙绍振所说的:“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所以每一期活动前,我们都深入解读文本,进行细致地说课,在交流中、在碰撞中、在争辩中,我们都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升了。 2.第二步——多次试教,关注细节<br> 老师们在深入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后,就会在年组内进行反复试教。每次上课,年组其他教师全程参与。课后,年组语文教师再度进行教学反思,将本组教研的实效向教育科研的纵深推进。<div>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这句话形容我们的磨课过程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每堂课的光鲜背后是一个个团队辛勤的付出,我们磨了改,改了磨……从模糊到清晰,从低效到高效…… </div> 3.第三步——课堂教学,精彩展示 <br> 本学期共有8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她们的教学理念新颖,思路清晰,关注本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体裁特点,紧紧围绕语文单元要素,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师向谊参加武汉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竞赛,张校长全程参与习作课设计思路的指导,语文组智囊团的老师也都倾囊相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更是一次次地陪向谊老师试课、修改教学设计。此次竞赛活动,不仅对赛课教师是一次锤炼,也为所有参与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研讨空间和交流平台,有助于老师们借鉴、反思、总结、提升,相信老师们将会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4.第四步——课后评课,总结反思<br> 展示课后,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再次进行集中教研,老师们在张校的组织下对上课细节进行讨论、碰撞、反思。在张校的指导下,我们明白了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等。要突出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启迪学生的思维,落实启发式教学,牢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构建高效、和谐课堂:师生双方通过完成课堂教与学后都有提高,即所谓“教学相长”。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简而言之,就是“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构建高效、和谐课堂”。 一次亮相就是一次成长。一次参赛就是一次历练。我们并肩前行,取长补短,以评促教,以赛代培,在交流探讨中碰撞智慧的火花,相互听到了拔节成长的声音。 <b>三、经典浸润,书香满园</b> 1.让好书与你相遇<br> 读一本好书,就是开启一个金色的宝库;读一本好书,就是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编织我们的梦想。为了给孩子们一个书香童年,给孩子一种享受阅读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语文组每月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br> 让学生与经典相遇,让学生与好书相遇。本学期,在许萌、杨靖、吕雪琴三位老师的推荐下,低段学生共读了《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我永远爱你》《好饿的毛毛虫》三本书,在陈媛、范小华、蔡志红三位老师的推荐下,中高段学生共读了《一只狗和他的城市》《红岩》《长征的故事》三本书。 华侨城小学每月的好书推荐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真正使他们体验阅读的快乐。 2.晨读午书润心灵 <br> 落实晨读午书也是我们学校长抓不懈的传统项目。语文组全体老师持之以恒地开展“晨读午书”教育活动,坚持每天晨读经典、每天午间练字,让学生与经典同行。<br>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8:20—8:40晨读时间,各班书声琅琅,形式多样,有的集体坐读,有的集体站读,有的和着音乐诵读,有的师生齐读,沐浴在晨光书韵中,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晨读怡情,午写励志。“午书”让学生“一横一竖写好字,一撇一捺书人生”。每天中午上课前20分钟,孩子们纷纷拿起笔,静下心进行书法练习。静心午书,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端正学生书写态度,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3.尽享阅读时光<br> 为逐步实现“海量”阅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环节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使学生的阅读逐步走向深入。<br> 图书馆里,各种各样的书籍应有尽有,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清新似水的散文诗歌、光怪陆离的科幻作品……都可以供同学们自由选择、尽情阅读。同学们在满室的书香中享受快乐,陶冶情操。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充分调动家校师生积极性,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等活动,让学生爱上读书。 <b>四、师徒携手,薪火相传</b> 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的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语文组根据学期初工作计划,认真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br> 初涉教坛,新教师们以自己的热情、才情与倾心付出收获着一天天的成长,但困惑和迷惘也总是如影随形。于是,共同解读教材、分析学情、质疑释难、切磋交流就成了师徒们的工作日常。 日常教学中,徒弟们将勤学好问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进度安排、教材解读、教学策略还是作业批改、试卷讲评、论文写作,师傅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爱徒“指点迷津”,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四两拨千斤,给青年教师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启发。有了师傅,就有了引路人,小年轻的内心升腾着甜甜的幸福和满满的干劲。 一年来,师徒结对活动最常规的方式就是走进对方的课堂,通过观摩和课后讨论的方式共同打磨课例。每次听课前,师傅们都会提前研读教材,以便更好地进行指导。课后,师傅们会从如何落实课程目标,如何抓重难点,如何点评等方面和授课老师进行深入地探讨。大到备课思路,小到板书设计,甚至语言组织、态势语言等细节,师傅们都要手把手地一一指导。师傅们都承担着班主任工作,他们还会结合年段学生特点从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等方面给予徒弟们富有见地的指导。 时光在忙碌中悄然逝去,成长也在不经意间来到。徒弟教师们已能自信地走上讲台,各展所长,演绎精彩的课堂。 师是燃灯者,使命在于一个“诚”字,真诚传授,毫无保留;徒是追光者,法宝体现在一个“勤”字,勤学苦练,化茧成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是对师徒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最佳注释。 <b>五、特色活动,培育素养</b> 为激发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语文课堂出发,从儿童发展出发,和上童心的节拍,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br> 一二年级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我写我画”“诗配画”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写话兴趣。 三年级各班结合教材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探究活动。 四年级的老师们指导孩子们进行了诗歌创作,鼓励孩子们分组合作,进行诗集创作和编辑。 四(1)班本学期还坚持了班级作文小报的创办,以部分优秀带动全班优秀,以点辐射面,让孩子在欣赏别人佳作的同时,爱上写作,爱上表达。 为了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趣味,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五年级的老师们带领各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 五年级的老师们还组织策划了名著阅读活动,孩子们或制作手抄报,或表演课本剧,用多种形式演绎经典,再现历史,给语文学习增添了许多色彩。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六年级开展了“阅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阅读活动,同学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尽情品味书香,感悟红色情怀。他们或制作思维导图,或书写阅读感受,或绘制精美手抄报,或通过朗诵、讲故事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 除此之外,各班老师还结合班级特点,开展诗词大会、整本书阅读、好书推荐、小小书法家、辩论赛等一系列的活动。 <p class="ql-block">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拓展的空间,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p>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行走于语文教育教学路,怀揣对教育的敬畏之心,脚踏实地,笃定前行。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虽漫漫,但我们将不断拔节生长,在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p class="ql-block"> 撰稿:何双文</p><p class="ql-block"> 审稿:张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