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162】连续14年抗浒 大海再变绿洲 再迎浒苔来袭

星空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星空记得,2007年青岛海面开始出现零星的浒苔,那时人们都以为是海中的水草。2008年夏季奥运会前夕,青岛开始出现大面积浒苔来袭,直接影响到了奥运会海上运动项目的举行,青岛人开始力战浒苔,最终确保了奥运会海上运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这是草地,浒苔来袭真的很像草地。回想以往,从2007年开始,浒苔再次来袭已是第十四个年头了,青岛人也积累了很多治理浒苔的经验,什么时候能结束,无人知晓。 今年的战浒战役,没有以往的宣传和报道,一切都按正常任务执行,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战浒战役已接近尾声。这也是青岛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人民服务,永远跟党走的实际行动表现,也是在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另一种献礼。 刚刚跟田老师学了纪实摄影,记录浒苔来袭和治理过程,星空感觉应该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就去海边溜达了一圈,用镜头记录下了今年浒苔来袭的实况,并整理一篇游记纪实今年浒苔来袭的“盛况”。最近几年浒苔来袭的情况不时很严重,但今年好像数量很多。 青岛东、南、西,三面环海。浒苔爆发主要在青岛的南边海域,也就是每年盛夏游人最集中的海域,不及时清理将严重影响青岛的旅游产业发展。就浒苔来袭问题,山东与江苏一直争吵不休,一直吵闹到国务院。最终,经专家调研考察,浒苔的确是由江苏爆发,经黄海漂浮到山东,而青岛是最大的重灾区。 自2007年以来,浒苔已连续14年袭扰青岛。浒苔,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陌生的词汇,一时间变得家喻户晓。“像一棵海草,随波飘摇,浪花里舞蹈,海草海草,管它骇浪惊涛,我有我乐消遥。”一首热火朝天的神曲《海草舞》的歌词,直接描绘出了浒苔实际情况。 看到浒苔,在中国海滨城市中,大概最不喜欢浒苔的就是青岛人了。2008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青岛茫茫的大海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有人调侃青岛终于“名副其实”了。此后10多年,青岛人看见一定规模的浒苔都会“紧张”。为此,青岛已连续12年与浒苔展开阻击战。 浒苔的繁衍秘技,既能分身,又能合体。我国从南到北,浒苔均有“安家”,中、低潮区的砂砾、岩石以及滩涂之上是它们最喜欢的安家之处,不过有的浒苔个体也会附生在一些大型海藻的植物体和船舶外壳之上。 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那么,这种“浪花里舞蹈的海草”有着怎样的身世呢?究竟是什么分身秘技让它们一夜之间泛滥成灾?十几年间,浒患暴发谁是“罪魁祸首”?浒苔泛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宏大故事?面对堆积如山的浒苔我们该如何应对?经专家调查研究最终找到了“网红浒苔”的答案。 浒苔别名苔条,苔菜, 虽然名字中有个苔字,但浒苔却不是苔藓植物,而是一种海藻。它们以“聚族而居”,“家族”如一根不断衍生的链条将它的兄弟们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和小管浒苔维系在一起。随着不断的迁徙、繁衍,它的家人遍及到了世界各地,支系庞大,子孙繁多。 据查,在浒苔在生长的过程中,一些细胞会变大变圆,外表也会变得不规律,通过几天的成长,这些细胞便会成为“配子囊”,配子囊成熟之后变会释放出配子。所谓配子,其实就是只有普通细胞一半染色体的繁殖细胞,与人类的卵子和精子一样,浒苔的配子也有雄雌之分,雌配子稍稍大一些。 这些配子可以自由游动,并且它们都有趋光性,会向水面聚集。雌雄配子会在阳光下合二为一,变成一个球形细胞,成为合子,合子不会喜欢光亮,于是沉入水底,在礁石上固定下来,10天左右的成长,合子就可以长成一丛新的浒苔幼苗。 除了依靠孢子和配子进行繁殖,浒苔营养繁殖的功力也不差,从母株上断裂下来的藻体很快就能长成新的植株。浒苔十分喜欢举办“家庭聚会”,每次聚会就像一块茂密的草坪铺在海面上。但是,浒苔的“身材”却非常的纤细,大概是因为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所以我们看到的浒苔就像是“一束的丝线”。 截止到2021年,青岛已连续14年开展浒苔抗击战。自2007年以来,浒苔灾害连续12年侵入青岛。“打浒”也成为了青岛每年夏天都无法绕开的一项工作。据了解,青岛市相关部门先后设置海上拦截网40多公里,组织320艘打捞船实施近海精准打捞;并成立岸域专业队伍及时清理,将浒苔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隐约可见远处的浒苔还在向岸边飘来,这是用拦截网隔离出来的游船通道,如果螺旋桨被浒苔缠住,游船就跑不动了。 2017年6月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海洋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对连续多年出现的黄海浒苔绿潮的成因、预测预警和2017年发展态势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科学认识,一致得出结论:确认大量漂浮浒苔主要来自苏北浅滩海域,这与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当地大量养殖筏架有关。 与浒苔一起从江苏飘来的养殖筏架竹竿和白色泡沫浮漂,一起被海浪冲到岸边,岸上堆放了很多竹竿和浮漂。 纵观全球,深受“绿潮”困扰的绝非青岛一处。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同属绿藻门的浒苔的近亲江篱和松藻每年都让当地政府头痛不已。在欧洲,丹麦的罗斯基尔德、荷兰的威斯密尔礁湖,甚至著名的威尼斯,都遭受过以浒苔和石莼为代表的绿藻的大规模袭击。 关于绿藻资源生物转化技术,通俗的解释就是:该技术培育的菌种能在24小时内将浒苔降解,并且无污染。浒苔通过降解后,经过一定的处理,就能转化成生物有机肥料。据悉,这种肥料因为含有浒苔独具的促生长多糖,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值得一提的是,绿藻资源生物转化技术目前已经拥有十余项专利为农业生产新增2000余万元收益。 【浒苔成因】与其他植物一样,氮、磷、钾是它们生长的基本营养元素。当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为水质的富营养化,浒苔就会因养分过足而迅猛生长和繁殖。近年来,由于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氮和磷的污染物,从而造成了海水的富营养化,加上夏季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更为浒苔迅速成长创造了必要条件。 浒苔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也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还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研究表明,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会影响海水养殖业。浒苔爆发还会污染环境,散发恶臭,严重影响景观,干扰旅游观光和水上运动的进行。所以,国外已经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爆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 2008年6月中旬开始,大量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岛附近海域,影响面积超过20000平方千米,实际覆盖面积一度超过400平方千米。青岛的浒苔是海上飘来的。如果深究其原因,那就是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气温升高所致。 夹杂着浒苔的岸边海浪。中国沿海大量的海洋养殖产业在蓬勃发展,导致海洋生物营养链条不正常,大量的浒苔幼苗在南方沿海生成,然后随着这条自然的海流向北方移动,移动的路上不断有新的养分补充,一边随波逐流一边茁壮成长,由于水温气候等方面的支撑,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达到最高峰。 夹杂着浒苔的礁石海浪。青岛的自然地理环境原因,海流带着茁壮成长的浒苔,汇聚到青岛附近的各个海湾,在哪里安营扎寨,最终的现象就是大量的浒苔在盛夏季节,相聚胶州湾,共度啤酒节。随着气温变冷,浒苔自然而然就会消退,等待着来年再次大显神通。 夹杂着浒苔的绿色浪花。浒苔的治理,单靠青岛无能为力,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来干预。谨慎的预测一下,两个字:无解!无解青岛也要清理,否则将会影响青岛的旅游产业和环境。 在光合作用下,岸边的浒苔会变成白色。 岸边浒苔爆发,小朋友照样玩的不亦说乎。 浒苔堆积腐烂时会需要大量氧气,并散发刺鼻异味,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阻塞航道,给近岸海域造成多重影响。所以,每到浒苔爆发期,青岛海边都会出现很多船只、推土机、运输车辆,负责浒苔打捞和清理工作。岸上会有人工和挖掘机共同作业将浒苔搬运至卡车上拉走。 战浒苔,海上捕捞。 渔船,休渔期改捞浒苔。 在人工清理过程中,清理人员经常会抓到被浒苔困住的大鱼、章鱼、海带、裙带菜等。

青岛

海草

配子

星空

游记

绿藻

清理

大量

海域

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