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期介绍一位“钢铁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场杀鬼子;在推翻蒋家王朝的战争中冲锋陷阵,失去了右腿。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地方工作,没有安静的座在办公室里,而是拖着一条残腿走遍了占全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p> <p class="ql-block"> 杨一青</p> <p class="ql-block"> <b>请缨奔赴迪化</b></p><p class="ql-block"> <b><i>二军教导团副政委 杨一青</i></b></p><p class="ql-block">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标志着100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主义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使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永远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经历长征后的杨一青(后排左二)和红六军团49团的战友们——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人民解放军横扫千军、挥戈前进,威逼新疆之际,驻新疆的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审时度势,分别于9月25日和26日通电起义,归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原来的设想,经过积极努力,新疆最后终于获得了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 为了及早稳定新疆的局势,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决定我第一野战军迅速向新疆大进军。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就对解放全中国作了周密的部署,由哪支部队去解放什么地方都有考虑。当时王震将军主动提出率部到最边远、最艰苦的新疆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领导就解决新疆问题同王震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毛主席说:“你到新疆去就是当'红娘,在那里唱主角,去给新疆人民做好事。”“要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英勇奋战,克服任何艰难险阻,解放新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p> <p class="ql-block"><b>峥嵘岁月,壮丽青春</b>——抗日战争时期,杨一青(后排右一)和八路军120师 717团营以上干部 摄于陕西绥德</p> <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9月28日,第一野战军前委发出《关于入新工作给一、二兵团党委,二、六军党委,战车营的指示》,命令一兵团的二军和于9月26 日奉令拨归一兵团建制的原二兵团的六军和战车营迅速向新疆进军。二军由陆路以汽车加步行迅速开进天山南部的南疆地区;六军以空运为主,迅速开进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于是,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两军从陆空两路向新疆展开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p> <p class="ql-block"><b>人民的军队人民爱</b>——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陕甘宁晋绥人民向杨一青所在的717团赠送的锦旗。</p> <p class="ql-block"> 在向新疆大进军的同时,为了稳定起义部队和加强对起义部队的领导,决定从二、六军抽调一批团以上干部到起义部队去。这时二军教导团团长林海清、政委贺振新奉命到迪化(1950年改称乌鲁木齐)报到待命,贺振新政委的工作由我接替。我知道这一决定后再三考虑:我已经是一个失去一条腿的残疾人,继续留在教导团作教学工作有许多不便。于是我鼓起勇气,向王震司令员和王恩茂政委主动请缨,要求将我调到迪化去从事一项可能做得更好的工作。王霞司令员经过考虑,批准了我的请求,决定调我到迪化去另行分配。于是我和家人就在酒泉待命搭乘飞机去迪化。</p> <p class="ql-block"><b>不向霸权主义者让寸分</b>——1964年冬季,杨一青(拄拐杖者)任自治区军工领导小组副组长,率工作组在选定的红旗厂厂址研究建厂方案。</p> <p class="ql-block"> 12月初的一天,我和妻子带着刚生下两个多月的儿子,同奉命调新疆军区二军教导团参训队的十几个人,一起乘苏联的伊尔小型飞机,从酒泉飞赴迪化,途中因飞机出了故障飞到哈密就降落了,我们只好在哈密过了一夜。当时我们和参训队的同志一起住在一个天主教堂里,由于房子比较高大,虽然烧着壁炉但数九寒天还是感到很冷,只好用皮大衣裹着儿子过了一夜。</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飞机修好了,我们继续乘机到达迪化。当时正值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我出生在南方,虽然在北方也生活了几年,但却没想到新疆的冬天会是这样冷。到了迪化,一下飞机只感到寒气袭人,极目是一片白茫茫的雪野,一问才知气温是零下30多度。我和妻子用皮大衣包裹着小孩坐上汽车到了新疆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东、西大楼(今自治区党委所在地),这里原是盛世才的边防督办公署所在地,如今彭德怀司令员、王震司令员以及从各地调来的干部都住在这里。房子里烧着火炉还觉得有点冷,但寒冬终将过去,我总算来到了想往以久的新疆,开始了我人生又一新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1994年6月,在北京参加纪念红六军团长征60周年座谈会期间。左起:萧克 左齐 杨一青 朱家胜</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萧克(1907—2008北京)开国上将,红六军团军团长。</p><p class="ql-block">左齐(1911—1998济南)开国少将,红六军团老战士,1949年进军新疆。</p><p class="ql-block">朱家胜(1914—2007南京)<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国少将,红六军团老战士,1949年进军新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图文摘自《独步人生》——纪念杨一青同志文集</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杨一青,1915年12月出生,江西省万载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湘赣苏区红军独立一师政治部宣传员,红六军团17师49团文书。参加了红六军团西征(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和红二、六军团长征(红二方面军)。</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359旅717团1营副教导员,组织股长,2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达动。随南下第一支队南下北返和中原突围作战。</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359旅717团副团长、团长,在宜瓦战役中,负伤致残,但仍然坚持在部队工作,在一野二军教导团任职,被誉称为“独脚政委”。1949年随部进军新疆。</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先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军工部政委,八一钢铁总厂政委、党委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交办、建委、计委、物价委、国防工办副主任,自治区计划局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建委主任,自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人大第五、六届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行政9级,自行做主告诉财务科按10级编工资表,剩余的工资存放在财务科。</p><p class="ql-block">2000年4月22日5时20分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b>【战创】四次负伤。</b>1935年在招头寨的战斗中负伤;1938年7月与日寇作战,子弹穿过胸膛重伤;1945年1月还是与日寇作战,右腿被子弹射穿;1948年宜瓦战役中子弹击中右腿关节,感染后截肢,时任717团团长,二等甲级伤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