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想挽救这个家__心理老师咨询手记之二

汤兵芳

<p class="ql-block">一个十岁男孩,在父母离婚后出现了很多叛逆的行为,父母特别头疼所以来咨询。</p> <p class="ql-block">最初男孩母亲要离婚,父亲不反省自己的问题,跟孩子说“我不想离,是你妈妈要离”,孩子觉得母亲不爱自己不考虑自己感受所以不服母亲管教。后来母亲看孩子难教育想复婚,可是父亲又有了新欢,母亲跟孩子说“我为了你想复婚,可是你爸不肯。”孩子又怨恨父亲不爱自己抛弃自己。这时候孩子在学校频频出状况,今天跟同学打架,明天上课违纪跟老师顶撞,后天又不写作业旷课。老师频繁请家长,夫妻俩焦头烂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跟夫妻俩分析,现在孩子用自己的问题把父母的眼光吸引到自己身上,希望父母为了自己复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实夫妻俩都明白,感情已经破裂强行绑在一起只会双方都痛苦,只是他们心里对对方还有怨气还有不平衡所以在孩子问题上互相指责吵闹纠缠。如果夫妻双方自己过不了这个坎,孩子势必放不下,会成为替罪羔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应该客观冷静向孩子解释母亲离开的原因。可以说爸爸有的事情没做好,你妈妈很生气,所以要跟我分开,跟你没关系,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爱你。母亲也应向孩子解释:“你父亲现在找了对象,处得很好,人家为他付出了很多,他不能随便抛弃人家,所以他不能复婚了也是身不由己”。这样孩子也能体谅父母,如果看到父母分开更快乐,就会坦然接受事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但是我知道,如果父母懂得反思,能为对方着想,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的婚姻可能根本不会走到这一步。很多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想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好形象,互相推卸责任甚至互相诋毁,所以孩子才会痛苦,分裂,不接受现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指出现在母亲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因为母亲不能放下怨恨,对复婚怀有指望,情绪不稳定,孩子也就抱有希望想帮助母亲挽救婚姻。只有母亲放下过去恩怨,活得比以前开心,让孩子的生活不受影响,让孩子觉得父母离婚也是好的选择,孩子才可能健康成长。父母以后必须停止互相攻击,精诚团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亲听了我的及时调整心态,果然孩子很快走出来了,行为正常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咨询师朋友曾介绍过一个女孩因为追星节食而死的案例。所有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了解这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孩子生病是因为家庭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女孩从小听话懂事特别体谅母亲,父亲后来出轨要求离婚,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在孩子面前哭诉并流露对婚姻的不舍,这个时候表现一直很好成绩优秀的女孩突然开始不爱学习开始节食追星了。父母发现孩子异常开始关注孩子,久不回家的父亲也开始回家,但是父亲回家女孩就上桌吃一点,父亲不回家女孩就一点都不吃。那时朋友才接触心理学,经验不足,担心孩子健康出问题,建议孩子父母把她送到省城医院治疗,可惜医院给她插管输液挽救了生命却没有进行心理治疗,出院后父亲照样不回家,女孩就离家出走了,最后器官衰竭死在外地街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女孩的节食症状只是心理疾病的表象,其实这个女孩是为了挽救父母婚姻而死的啊!</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竟要透过牺牲自己,让自己生病的方式,使父母难得有一个“一起救孩子”的共同目标,将两个大人拉在一起,满足孩子对“爸妈还在一起,没分开”的小盼望。当父母坚决分开时,孩子竟没法活下去了。我们很多人可能会谴责父亲,但是母亲的无力,让孩子参与自己婚姻,把孩子当情感伴侣,</span>孩子出于对母亲的忠诚,挺身而出捍卫母亲的婚姻,才承担了自己不该承受之重啊!我们虽不忍心责备这个失去爱女的母亲,但是无可否认母亲无形中是孩子死亡的幕后推手。</p><p class="ql-block">家庭中一般母子母女关系更加紧密,加上女性相对柔弱喜欢倾诉,很容易把孩子拉入自己阵营,让孩子为自己发声,让父子父女关系恶化。</p> <p class="ql-block">婚姻是夫妻间的事,夫妻争吵都要让孩子隔离,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让孩子僭越进父母的婚姻。有的孩子常成为夫妻争斗的借口,有的夫妻把孩子当争取拉拢的对象,把孩子当打击对方的工具,动不动让孩子选择站队,这会让孩子内心冲突,十分分裂。因为伴侣可以换,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身上流着父母双方的血液,深深的链接是割舍不了的,两个至爱的亲人相互攻击,你让孩子情何以堪,而且你否定配偶也是否定孩子的另一半啊!不懂家庭系统原则,孩子是一定会出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怎样处理离婚。如果夫妻能意识到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直面自己的问题,不把孩子卷进来,让孩子做回孩子。哪怕对对方再多愤怒,也不迁怒孩子,不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只让孩子继续享受父母的关爱。孩子就能少受离婚的影响,就能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