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作者:胡 珊

大爱无疆

<p class="ql-block">  2021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奶奶顾乃珍1963年入党,是一位已有58年党龄的老党员,党给入党五十年以上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奶奶很高兴!作为红色家庭的后代我们也感到无尚荣光!</p> <p class="ql-block">我奶奶顾乃珍同志</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志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奶奶的三儿子胡建华和二女儿胡青云陪同</p> <p class="ql-block">我奶奶的三侄女李加兰和二女儿胡青云陪同</p> <p class="ql-block">  奶奶经常给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33年春天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父母因为子女多实在扶养不起,就将没满月的她遗弃在村头的草垛边,幸被外公太爷捡到并抱回家领养才没被冻死饿死。</p><p class="ql-block"> 外公太爷顾海山是共产党早期在苏北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党员,外婆太包丛兰和外公太爷结婚后已有一个女儿,收养了奶奶后就再也没有生育,一心哺养俩个女儿长大成人。</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外公太爷是新四军盐阜老区一支抗日游击队(模范班)的负责人,奶奶至今还记得外公太爷当年持双枪打仗时英俊威武的模样,他杀鬼子除汉奸英勇无畏,令附近百里的日本鬼子和汉奸闻风丧胆。1943年他选派同在游击队的弟弟顾汝云随新四军一部执行任务,在滨海县东坎镇北与日本鬼子的一场遭遇战中小外公太爷顾汝云不幸负伤被俘,敌人用尽酷刑他仍坚贞不屈,后通过汉奸“和平军”小队长“覃大肚子”传话说:新四军模范班的顾海山如想救其弟弟顾汝云只要拿十支步枪来就可赎人,面对敌人的诱惑他斩钉截铁地说:我用十支步枪可以武装一个班,就能要鬼子汉奸百条命,为了抗日我弟弟献出一条命值得!三天后,黔驴技穷的日本鬼子将小外公太爷顾汝云残忍的杀害了,牺牲时年仅33岁,乡亲们将遗体抬回来看到小外公太爷的头颅仅有三寸宽的皮肤连着身体,我奶奶当时仅有十岁,只知道哭泣……大家劝说外公太爷抓紧时间让小外公太爷入土为安,外公太爷说:不急!我要让敌人血债血偿!几天后外公太爷带领游击队袭击了敌人东坎据点,歼灭了据点里的敌人并将汉奸“和平军”小队长“覃大肚子”活捉,押至位于滨海县东坎镇盘洋村小外公太爷顾汝云的安葬地,召开了公审大会,当场枪毙了“覃大肚子”。(烈士墓地后已迁至滨海县八滩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苏北解放前后外公太爷顾海山先后担任了区长、乡长、粮站站长、农副产品公司经理等职。他一生胸怀共产主义理想,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奋勇杀敌;解放以后勤政为民、大公无私。他一辈子爱枪如命,文革初期,他老人家担心组织上配发给他的两支驳壳枪落入造反派之手,亲手送交县武装部点验入库。</p><p class="ql-block"> 奶奶跟随外公太爷长大,长期受到革命思想教育,1963年农大毕业主动到农村当农民,算是最早的下乡知识青年了。在生产大队担任妇女主任,带领群众进行社教,扫除文盲,带头组织妇女参加生产劳动,重活累活抢着干,数九寒天带领妇女下到冰河里割柴草,挑泥挖土修水利,从来不叫苦叫累。她常说:什么叫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利益面前先为别人考虑,困难面前走在群众前面,危险面前把群众挡在身后,生死面前能挺身而出。</p><p class="ql-block"> 现在奶奶已经风烛残年,我们仍然能够从她侬那里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骨,我坚信从外公太爷和小外公太爷到爷爷、奶奶那里给我们的红色基因必然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七月一日</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剧照</p> <p class="ql-block">小外公太爷顾汝云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奶奶1963年入党时33岁</p> <p class="ql-block">爷爷老共产党员胡广元上世纪五十年代入党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外公太爷老共产党员顾海山1949年建国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外婆太1960年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胡珊和奶奶的合影</p>